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春江

作品数:46 被引量:109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9篇蛋白
  • 9篇细胞
  • 6篇血管
  • 6篇急性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4篇急性脑梗死
  • 4篇脊髓炎
  • 4篇痴呆
  • 3篇动脉
  • 3篇血管性痴呆
  • 3篇缺血
  • 3篇重度颅脑损伤
  • 3篇腺样
  • 3篇腺样囊性癌
  • 3篇磷酸化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囊性

机构

  • 40篇哈尔滨医科大...
  • 14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北京市海淀医...
  • 2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黑龙江省森工...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46篇俞春江
  • 7篇李峰
  • 6篇付锦
  • 6篇王莉
  • 5篇闫晓波
  • 5篇王维治
  • 5篇陈立杰
  • 4篇关呈超
  • 4篇胡那日苏
  • 4篇张斌
  • 4篇刘伟
  • 3篇付英子
  • 3篇伞勇智
  • 3篇李兵
  • 3篇刘恩重
  • 2篇朴松林
  • 2篇毛森林
  • 2篇朱雨岚
  • 2篇叶菲
  • 2篇牟海滨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神经...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中国脑血管病...
  • 2篇中国神经免疫...
  • 2篇口腔颌面外科...
  • 2篇脑与神经疾病...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9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罗格列酮保护氧糖剥夺复氧PC12细胞通过减少HMGB1释放和上调DUSP
2019年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GZ)对氧葡萄糖剥夺/复氧处理后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氧葡萄糖剥夺/复氧细胞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罗格列酮及PPAR-γ特异性抑制剂GW9662,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法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双特异性蛋白磷酸酶8(Dual-specificity Phosphotase,DUSP8)、Bcl-xl、PPARγ以及RAGE蛋白表达水平。结果OGD10h/R24 h后,DUSP8、Bcl-xl及PPARγ蛋白水平明显降低,RAGE和HMGB1水平明显增高(P<0.05);罗格列酮干预后,DUSP8、Bcl-xl及PPARγ蛋白水平明显增加,RAGE和HMGB1水平下降(P<0.05)。罗格列酮上调DUSP8、Bcl-xl及下调HMGB1、RAGE的作用可被GW9662有效抑制。结论罗格列酮通过上调PC12细胞OGD/R后的PPARγ蛋白表达,继而增加DUSP8和Bcl-xl抗凋亡蛋白的表达并减少晚期炎症介质HMGB1的分泌,是PPARγ激动剂保护氧糖剥夺复氧细胞的机制,PPARγ有望成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靶标。
王莉张美杰李文静毛森林刘美玲黄山蔡灵钰俞春江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脑囊虫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细胞因子与血-脑脊液屏障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脑囊虫患者是否存在血 -脑脊液屏障 ( BBB)功能障碍及其与细胞因子产生是否相关 ,以期对临床诊治有所帮助。方法 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 41例脑囊虫患者 BBB功能 ;用 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和脑脊液 ( CSF)中 γ-干扰素 ( 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 ( TNF-α)水平 ;观察 BBB功能与 IFN-γ、TNF-α产生的关系。结果  ( 1 )脑囊虫患者中有 82 .9%出现 BBB损害。 ( 2 )脑囊虫患者组血清和 CSF中 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 P <0 .0 1 ) ,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 P <0 .0 5 ,P <0 .0 1 )。 ( 3 ) BBB损害组 CSF中 IFN-γ水平较BBB正常组明显减低 ( P <0 .0 5 ) ,而血清中 IFN-γ无变化。 ( 4) BBB损害组 CSF中 TNF-α水平较 BBB正常组无明显增高 ( P >0 .0 5 ) ,而血清中 TNF-α水平较 BBB正常组明显增高 ( P <0 .0 5 )。结论 脑囊虫患者多出现BBB损害且与细胞因子水平有明显相关性 ,同时存在体液免疫增高和细胞免疫减低。
闫晓波俞春江王维治
关键词:脑囊虫病血-脑脊液屏障细胞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α、VEGF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揭示进展期胃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规律,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探讨HIF-1α蛋白在胃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HIF-1α、VEGF蛋白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HIF-1α蛋白与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4/50)和62%(31/50),MVD平均计数为23.14±11.58;HIF-1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EGF、MVD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5)和PTNM临床分期(P<0.05)密切相关;HIF-1α与VEGF表达密切相关(χ2=4.96,P<0.05);HIF-1α或VEGF表达阳性的MVD值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HIF-1α、VEGF是反映胃癌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HIF-1α诱导VEGF表达从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可能参与胃癌的进展。
王莉俞春江耿敬姝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缺氧诱导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进展期胃癌HIF-1Α蛋白免疫组化方法
ZNF512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探讨锌指蛋白(ZNF)512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12年9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ALS患者47例。提取患者外周血DNA后采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基因风险片段的SNPs。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随访及定期评估,记录患者生存时间及病情进展情况。应用Prism 5.0软件绘制不同等位基因型患者生存曲线并采用Cox回归分析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与ALS临床预后相关的ZNF512B基因片段rs2275294包括CC、CT和TT 3种基因型,C为风险等位基因,含有风险等位基因的患者(CC型+CT型)较不含风险等位基因的患者(TT型)生存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CC型与CT型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6)。风险等位基因、起病年龄、起病部位、起病到确诊时间都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ZNF512B基因中风险片段rs2275294的SNPs对评估ALS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张颖俞春江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单核苷酸多态性
急性脑梗死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过氧化小体增殖剂激活型受体γmRNA的表达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l)与外周血淋巴细胞过氧化小体增殖剂激活型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的变化,及二者与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0年7月—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病科及神经内科就诊的发病3 d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及对照人群70例。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HMGB1,用实时RT-PCR法测定两组患者空腹周围血淋巴细胞PPARγmRNA的表达情况。根据脑梗死患者发病后48~72 h CT检查结果,计算脑梗死体积。结果①梗死组患者PPA脚mRNA表达水平(0.54±0.37)低于对照组(1.98±0.35),血清HMGBl水平(12.7±6.1)μg/L高于对照组(2.2±0.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脑梗死患者周围血淋巴细胞PPA脚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HMGBl水平呈负相关,r=-0.843,P<0.01。③经相关性分析,脑梗死患者PPARγmRNA表达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呈负相关,r=-0.886,P<0.01;脑梗死患者HMGB1水平和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847,P<0.01。结论在脑梗死急性期,PPARγ和HMGB1均参与脑缺血炎性反应,HMGB1及PPARγ脚mRNA表达水平可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体积的大小。
张一娜王莉刘向娟俞春江程露杨
关键词:脑梗死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DCs在EAE鼠免疫耐受的症状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
2011年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免疫耐受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EAE组及耐受组模型,评价EAE模型及耐受鼠发病情况。采用ELISA双夹心法测量各组脾脏DCs培养液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EAE模型组全部发病,平均12~14天达高峰。EAE组脾脏DCs培养上清液的TNF-αI、CAM-1较耐受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1);而IL-10水平耐受组较EAE组显著增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Cs调控免疫反应并影响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可能在MS免疫耐受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闫晓波王爽凌云阳俞春江孟若娟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免疫耐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加强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对神经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04年
金永华俞春江陈立杰许秋梅
关键词:神经功能影响因素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新进展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无微生物感染证据的单相病程疾病,随着认识的加深,定义亦在不断变化。ADEM常见于热带地区,罕见于温带地区,未发现性别易患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常影
伞勇智付英子付锦俞春江李兵李峰
文献传递
联合应用亚低温和冬眠疗法治疗重度颅脑损伤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亚低温和冬眠疗法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 2 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温对照组。所有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均介于 3 -8分之间。在患者受伤 10h之内 ,给予联合治疗组患者 1号冬眠合剂全量 ,并使用冰毯将其体温降至 3 2℃ -3 4℃ (直肠温度 )。维持该组患者体温在这一范围内 5d ,随后上升至 3 5℃维持 2 4h ,然后撤去冰毯 ,让体温自然上升至正常水平。在入院后第 3d和第 7d ,检查颅内压、肌酸磷酸激酶、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血小板 (platelet ,PLT)计数和血离子K+ 、Na+ 的浓度 ,计算其差值。入院 7d后 ,记录患者的格拉斯哥结果指数及每组的死亡率。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死亡率 (2 5 0 % )低于常温对照组 (66 6% ,P <0 0 5 )。联合治疗组的颅内压、肌酸磷酸激酶和血小板计数分别显著低于常温组 (P <0 0 5 )。平均动脉压、血离子浓度、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方面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联合应用亚低温和冬眠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 ,而且具有简便易行、侵袭性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安沂华刘恩重俞春江韩占强
关键词:脑损伤冬眠死亡率
丹参及其活性成分治疗急性脑梗死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8年
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供血障碍导致的脑组织缺血性损伤。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丹参及其活性成分具有抗缺血性脑损伤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血小板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降低兴奋性毒性损伤、抑制细胞凋亡实现的。本文对丹参及其活性成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治疗作用做一综述。
侯娅慧俞春江郭士佳陈立杰
关键词:丹参急性脑梗死神经保护作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