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勇
- 作品数:11 被引量:19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冶金工程更多>>
- 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化学行为和可给性
- 冉勇
- 关键词:土壤化学稀土元素
- 三氯偶氮胂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可给态稀土元素被引量:10
- 1993年
- 1 引言 稀土农用的效果与土壤中可给态稀土的含量有密切关系,因此,测定土壤中可给态稀土的含量是经济地、合理地施用稀土的前提。石灰性土壤的浸提液中较高含量的钙对可给态稀土的直接测定带来困难。虽然用偶氮氯膦Ⅲ—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三波长分光光度法可消除钙的干扰,直接测定可给态稀土。
- 冉勇刘铮
-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土壤稀土族
- 外源稀土在我国主要土壤中化学形态的研究被引量:24
- 1993年
- 本文研究了不同量混合稀土(0~500mg/kg)在我国主要类型土壤中化学形态的分布和受土壤pH的影响。在砖红壤、黄棕壤、黑土和黑钙土中,外源稀土主要以无定形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存在;而在土壤pH和无定形氧化铁、锰含量均低的红壤中,外源稀土主要以交换态和氧化锰结合态存在。土壤pH升高,稀土的专性吸附作用增强,因而降低了土壤中交换态稀土的含量和稀土的活性。
- 冉勇刘铮
- 关键词:化学形态分布活性土壤稀土族
- 黄土区土壤中锌的化学形态分布及有效性研究被引量:6
- 1993年
- 本文应用选择性化学浸提法,对黄土区及陕南23个土样进行土壤锌形态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吸收锌主要与土壤中氧化锰或无定形铁结合态锌含量有关;石灰性土壤的DTPA—Zn主要来源于无定形铁和氧化锰结合态锌.碳酸盐对土壤中锌没有明显的富集作用.
- 冉勇彭琳
- 关键词:土壤黄土锌化学形态有效性
- 白垩纪红层碳酸盐岩和恐龙蛋壳碳氧同位素组成及环境意义被引量:23
- 1993年
- 白垩纪是地史中重要的变革时期之一。这一时期的古气候古环境是当今地学界关注的前沿课题。白垩纪的海相记录已被国际上正在开展的“全球沉积地质计划(GSGP)”列为研究重点。我国白垩纪时主要为陆相沉积,特别是中国南方广泛发育了陆相红层。这些红层形成于地圈与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交界面上,比海相地层更有效地记录了地球表层环境的信息。
- 杨卫东陈南生倪师军南君亚吴明清蒋九余叶健骝奉新湘冉勇
- 关键词:白垩纪碳酸盐岩同位素古环境
- 我国主要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和分布被引量:43
- 1994年
- 我国主要土壤中La、Ce、Nd、Sm和Y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3.7、86.2、35.8、8.38、21.8μg/g,稀土总量为264μg/g。稀土元素在成土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富集和淋溶,但其含量末表现有地带性差异。在61个土样中可给态稀土的平均含量为24.9μg/g,有从南向北降低的趋势;其中低于10μg/g的中酸性土壤占酸性土壤样品总数的17%,低于10μg/g的中性、石灰性土镶占中性和石灰性土镶样品总数的77%,土壤中稀土的可给性主要受土壤pH、粘粒含量和Eh的影响。
- 冉勇刘铮
- 关键词:土壤稀土族
- 稀土对黑麦草的效果和土壤中稀土元素可给性的研究被引量:6
- 1992年
- 土壤中稀土总量往往不能反映稀土的可给性,即使在土壤稀土总量相同的条件下,由于不同土壤条件下稀土元素的可给性不同,因此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稀土以及稀土在土壤中的移动都会有很大的差异。目前已应用NaOAc(pH4.8)
- 冉勇刘铮
- 关键词:稀土黑麦草土壤
- 稀土元素在土壤和氧化物表面的吸附和解吸研究被引量:40
- 1993年
- 混合稀土在我国主要类型土壤、铁锰氧化物、高岭石表面的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Temkin和Langmuir吸附方程.最大吸附量(Q_m)的顺序为:δ-MnO_2≥黑土>黑钙土>无定形铁>黄棕壤>红壤>砖红壤>高岭石.决定土壤吸附稀土容量的主要因素是粘土矿物类型,其次是无定型铁含量;土壤对稀土的吸附强度与铁氧化物的专性吸附强度和粘土矿物的交换吸附强度有关.土壤和矿物对混合稀土的专性吸附能力顺序为:δ-MnO_2>无定形铁>黑土、黑钙上>砖红壤>高岭石>红壤、黄棕壤.
- 冉勇刘铮
- 关键词:土壤氧化物解吸稀土族
- 土壤和合成氧化物对稀土元素的吸附和解吸特征
- 冉勇刘铮
- 关键词:稀土族土壤污染化学吸附氧化物土壤矿物
- 我国主要类型土壤对稀土元素的吸附和解吸特征被引量:19
- 1992年
- 研究了我国主要类型土壤、高岭石和合成氧化物对混合稀土元素的吸附-解吸行为。其对稀土元素的等温吸附可以用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方程描述。决定其对稀土吸附量的因素,主要是粘土矿物类型和无定形氧化铁含量。这两个因素和土壤的pH值决定土壤对稀土的吸附强度。土壤中以及合成的铁、锰氧化物对稀土有强烈专性吸附作用。
- 冉勇刘铮
- 关键词:解吸稀土族土壤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