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哲

作品数:163 被引量:49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专利
  • 63篇期刊文章
  • 6篇学位论文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农业科学
  • 13篇经济管理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0篇玉米
  • 26篇作物
  • 20篇遥感
  • 20篇果穗
  • 18篇玉米果穗
  • 15篇图像
  • 13篇土壤
  • 11篇遥感影像
  • 11篇制种
  • 10篇玉米品种
  • 10篇生育
  • 10篇生育期
  • 10篇考种
  • 9篇格网
  • 9篇冠层
  • 8篇施肥
  • 7篇农业遥感
  • 6篇遥感影像数据
  • 6篇自交
  • 6篇自交系

机构

  • 147篇中国农业大学
  • 23篇国土资源部
  • 14篇陕西省土地工...
  • 11篇陕西地建土地...
  • 3篇北京物资学院
  • 3篇全国农业技术...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金色农华...
  • 1篇国家农业信息...
  • 1篇内蒙古农牧业...
  • 1篇教育部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新华通讯社
  • 1篇北京市水科学...
  • 1篇科技公司
  • 1篇信息技术有限...

作者

  • 163篇刘哲
  • 105篇张晓东
  • 93篇朱德海
  • 73篇李绍明
  • 28篇黄健熙
  • 27篇马钦
  • 25篇苏伟
  • 22篇刘玮
  • 22篇张超
  • 19篇熊全
  • 16篇赵祖亮
  • 14篇周金辉
  • 14篇王越
  • 13篇郭浩
  • 13篇杨建宇
  • 11篇李俐
  • 10篇李林
  • 10篇刘峻明
  • 8篇叶思菁
  • 8篇张帆

传媒

  • 15篇农业工程学报
  • 7篇农业机械学报
  • 5篇西部大开发(...
  • 4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测绘通报
  • 2篇绿色科技
  • 2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兰州学刊
  • 1篇种子
  • 1篇玉米科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经济师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土壤
  • 1篇农业科技与信...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15篇2020
  • 14篇2019
  • 29篇2018
  • 26篇2017
  • 11篇2016
  • 17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1900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品种多环境测试数据的最优相对转化方法被引量:3
2011年
相对评价是农作物品种多环境测试的主要评价方式。该文设计了5种测试数据的相对转化方法,同时,提出标准差比值这一指标,用于判别相对转化方法的优劣,并根据8a中国玉米品种区试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5种试验数据相对转化方法,均可适用于不同观测性状,相对值信息量丰富、易于理解,并有助于进行多指标加权与作图分析。标准差比值可直接反映经不同方法转化后,相对值与品种遗传特征的接近程度,可用于多环境测试数据相对转化方法优劣的判别。对于大部分性状,最优的数据相对转化方法依次为:以组均值为参照系的3S和2S转化法>标准位次法>以组均值为参照系的类NDVI法>以对照值为参照系的类NDVI法>以对照值为参照系的3S和2S转化法>原始观测值。其中,以组均值为参照系的3S和2S转化值与遗传特征最为接近,可作为品种多环境测试数据的主要相对转化方法。
刘哲杨建宇李绍明王虎李林张晓东朱德海
关键词:玉米品种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形态特性的影响
刘哲
关键词:土壤结构土壤微形态长期定位施肥
基于移动GIS的品种县域精确推广支持系统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提高品种推广的效率和精确性,减轻品种推广人员的工作负担,研究提出了一种品种和县域环境的简单适宜性匹配规则,结合移动GIS技术,开发了基于移动GIS的品种县域精确推广支持系统。该系统运行在操作系统是Windows Mobile 5.0及以上的智能手机上,以品种适宜性匹配模块为核心,同时包括了品种信息、环境信息和病害信息等一系列辅助模块。进行了多个手机平台的测试及种子公司品种推广人员的试用,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简单实用,符合品种推广人员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的工作特点,能够有效地帮助品种推广人员因地制宜地推广品种,同时也能满足种子公司及时搜集市场和环境等数据的需要,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朱俊杨锋李绍明刘哲张晓东王虎
关键词:移动GISWINDOWSMOBILE
一种小区玉米果穗考种中粘连玉米果穗分割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区玉米果穗考种中粘连玉米果穗分割方法及装置,方法为:获取二维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小区玉米果穗的二维彩色图片,并处理成包括至少两个二值化子图像(以下称子图像)的二值化图片,获取任一子图像的空白轮廓图,计算空白...
马钦张帆李绍明刘哲郭浩朱德海张晓东范梦扬张亚张秦川
文献传递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玉米穗粒重无损测量方法被引量:5
2015年
目前,国内玉米穗部考种大多采用目测尺量等传统手段,并且进行穗粒重测试时必须要经过脱粒环节,造成了对玉米果穗样本的破坏,无法保留考种原材料,不利于果穗精细化育种。为此,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利用可见光成像技术和X光成像技术,通过测量与计算果穗的三维几何性状,根据果穗质量分布特征建立了3种穗粒重估算模型:基于单粒重的穗粒重计算模型、基于容重的穗粒重计算模型和基于轴重的穗粒重计算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单粒重的穗粒重计算模型和基于容重的穗粒重计算模型对果穗品种依赖较强,计算误差较强;相比较之下,基于单粒重的穗粒重计算模型比基于容重的计算模型拟合效果要更加好一些;相比于单粒重模型和容重模型,通过轴重模型来计算穗粒重有着较高的精确度,平均误差精度能达到1.30%,而且数据波动小,测量结果较稳定。该方法能够满足玉米果穗考种的基本需求,为实现考种流水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
周金辉马钦朱德海王越张晓东刘哲李绍明
关键词:穗粒重计算机视觉
基于移动终端设备的离线语音识别方法以及实现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设备的离线语音识别方法,包括:获取语音信号并提取语音信号对应的语音特征向量;基于移动终端设备中预置的声学模型对语音特征向量进行匹配,获得语音特征向量相应的语言字符串;并基于移动终端设备中预置的语...
李林徐礼奎呼延正勇方帅张晓东叶思菁姚晓闯刘哲
文献传递
关于我国种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被引量:4
2014年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新时期,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农业信息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种业信息化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种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加快种业信息化,对于保障农业种子安全、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大意义。
孙海艳李军民刘哲方沩马帅韩庚瑞万晨李进伟王玉玺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农业现代化农业信息化种业发展现代农业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华北地区温室和农田土壤团聚体形成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0
2017年
土壤的团聚状况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团聚体数量是衡量和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施用有机肥是提高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和改善土壤结构的重要措施。本文以华北地区曲周长期定位试验站的温室土壤和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湿筛法,对比研究施用化肥(NP)、有机肥加少量化肥(NPM)、单施有机肥(OM)3种施肥方式对温室和农田两种利用方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以提示施肥措施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室土壤和农田土壤中,OM处理较NP和NPM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P<0.05),且在0~10 cm土层中效果最为明显。其中在温室土壤0~10 cm土层,单施有机肥处理(OM1)的土壤容重为1.17 g·cm^(-3),分别较施用化肥(NP1)和有机肥加少量化肥(NPM1)处理降低12.0%和8.6%,OM1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4.81 g·kg^(-1),较NP1和NPM1增加104.8%和35.7%;在农田土壤0~10 cm土层,单施有机肥处理(OM2)的土壤容重为1.19 g·cm^(-3),较施用化肥(NP2)、有机肥加少量化肥(NPM2)分别降低8.5%和7.0%,OM2的土壤有机质为22.67 g·kg^(-1),较NP2、NPM2分别增加23.1%和15.0%。温室土壤和农田土壤中,0~10 cm、10~20 cm和20~40 cm层土壤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均为OM>NPM>NP;OM处理下水稳性团聚体的分形维数(D)值最低,NP处理下最大。OM处理显著降低0~20 cm土层内水稳性团聚体的D值,表层0~10 cm土层效果最为明显,土壤结构明显得到改善;相比农田土壤,温室土壤稳定性指标变化最为明显,团聚体结构改善效果最好。土壤有机质含量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说明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就越高,土壤团聚体水稳性越强,土壤结构越稳定。因此有机施肥方式能在补充�
刘哲孙增慧吕贻忠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质温室土壤农田土壤
基于GF遥感数据纹理分析识别制种玉米被引量:16
2016年
仅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识别作物,其精度难以满足制种玉米识别的实际需求。该文针对制种玉米种植特点,利用国产GF遥感数据,构建了制种玉米遥感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多时相国产卫星GF-1 WFV数据,依据研究区作物的物候历,构建各地类EVI时序曲线,提取玉米种植区域;进一步利用抽雄期的GF-2 PAN数据,以田块为对象,通过Sobel边缘检测算子,提取作物纹理信息,并利用Hough变换检测制种玉米田块中的条带状纹理信息,最终提取出制种玉米。该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坎尔孜乡为研究区,对该文构建的方法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制种玉米识别精度为90.0%,Kappa系数为0.80。该文不但拓宽了中国国产遥感数据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为中国玉米制种监管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张超金虹杉刘哲李智晓宁明宇孙海艳
关键词:纹理制种玉米HOUGH变换
外源新碳对红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34
2017年
以中国科学院长期定位试验站的红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利用δ^(13)C示踪方法,将稳定同位素碳(δ13C)标记的水稻秸秆添加入红壤,研究水稻秸秆添加对红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探索水稻秸秆腐解过程中有机碳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中的动态变化以及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未添加水稻秸秆的红壤(对照组),微团聚体(<250μm)占主体,>2000μ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少.与对照相比,添加水稻秸秆后(试验组)促进了>2000μ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的团聚.不同培养时期,>2000μm水稳性团聚体增加了108.3%~270.3%,促使大团聚体占主体,显著提高了红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R0.25值,降低了分形维数(D)值,土壤结构明显得到改善.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也显著得到提高,>2000μ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比对照组增加了14.7%~41.5%.土壤有机碳在>53μm粒级团聚体中分布随着粒级的增大而增大,即>2000μm>2000~250μm>250~53μm.不同粒级团聚体δ13C值动态变化显著,有机碳的周转速率增大.外源新碳前期主要分配在>2000μm、250~53μm粒级团聚体中,并促进了原有机碳的分解,后期主要分配在微团聚体中.红壤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稳定性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
刘哲韩霁昌孙增慧余正洪张卫华高红贝
关键词:Δ^13C水稳性团聚体红壤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