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运超

作品数:1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音乐
  • 3篇口语
  • 2篇腔圆
  • 2篇曲牌
  • 2篇曲牌体
  • 2篇自然生态
  • 2篇字正
  • 2篇字正腔圆
  • 2篇文化
  • 2篇家族
  • 2篇简约
  • 2篇简约美
  • 2篇管窥
  • 2篇大家族
  • 1篇心态
  • 1篇旋律
  • 1篇旋律线
  • 1篇旋律线条
  • 1篇眼看
  • 1篇音乐教育

机构

  • 13篇贵州大学
  • 2篇长治学院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城市学院

作者

  • 14篇宋运超
  • 2篇赵守卫
  • 2篇回薇
  • 1篇李翔
  • 1篇熊岸枫
  • 1篇朱显碧

传媒

  • 1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丝绸之路
  • 1篇音乐探索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未来戏曲向傩愿戏等祭祀戏剧的“返祖”
2003年
包含傩愿戏在内的华夏祭祀戏剧 ,自 2 0世纪 4 0年代末起 ,遭遇了 30余年的尘封 ,对其丰厚的文化堆积进行真正的非急功近利、恶意掠夺的抢救性发掘、清理、研究迫在眉睫。而傩愿戏等祭祀戏剧所蕴涵的优秀口语文化艺术遗产 ,对多样化的未来戏曲在渐变中的影响 ,亦不可忽视 ,其中未来戏曲向祭祀戏剧的“返祖” ,似首当其冲。
宋运超
关键词:祭祀戏剧
论曲艺音乐推陈出新中之腔句解放——四川扬琴《秋江》赏析
1992年
在传统的曲牌体曲艺音乐中,多重视曲牌的丰富而忽视腔句的功能,故腔句在曲牌里的地位和作用,多是一成不变的,即其形态和功能多是单一的。表面上看,传统的板腔体曲艺音乐中的腔句,其形态相功能似乎此曲牌体中的腔句要丰富,实则不然。因作为具体的腔句,一经固定在任何板式中,其形态和功能亦随即被固定下来。即某板式中的上下两腔在运动时,也是成块而并非成线的。只不过是变曲牌的大块为板式的小块同时动作而已,故其形态、功能仍是单一的。所谓腔句解放,即让腔句摆脱曲牌、板式的束缚,予以腔(句)形(态)重铸和功能更新,并能作灵活的线状(非呆滞的块状)运动,以腔随词变而自由地“造型”、“发声”、“表意”——流淌出无数能表现各式感情的崭新的“集成块”,最后显现出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曲艺音乐(感)性(形)象。
宋运超
关键词:曲艺音乐四川扬琴曲牌体板腔体旋律线条变宫
“是什么”与“不是什么”——黔域口语音乐自然生态“‘一’、‘多’场”(下)被引量:1
2016年
对于黔域单一民族聚居区的一些耳熟能详的口语音乐,如苗族飞歌、侗族大歌、汉族灯调……行家一听必知其"是什么"("‘一’之‘多’")。但是,当其面对黔域多民族杂居区的一些极难定性的非此非彼的口语乐时,却不知其"是什么"("‘多’之‘一’")。类似的"不是什么"的口语乐,几乎遍及黔域巫调、傩腔、野曲、家歌、说唱及戏曲、器乐曲之中。
宋运超
关键词:自然生态
再论口语戏乐自然优生流程——乡语改调中“地、心、语、乐、情、美态递为反映”之个案
2010年
中国口语戏乐流变中的乡语改调,一为静态为主的"‘改’"之‘不改’";另为动态为主的"‘不改’之‘改’"。乡语改调时所生动地呈现出的"地、心、语、乐、情、美态递为反映"之自然优生流程,十分鲜明地展示出我华夏农业文明中口语音乐文化繁衍过程中的某种优势,此实乃中国口语戏乐能得以长期流传、广泛流行的生命攸关之根把。同时也从中无比鲜明地体现出一种中华民众所崇尚的"熟悉中新鲜"的美学定位和追求。
朱显碧宋运超
关键词:心态语态情态
另眼看民歌 妙谣由口心——与新世纪华人青年探讨华夏口语文化价值
2004年
大自然的绿色植被———森林、草场是大地的肺脏 ,她为天地之心———人 ,供给须臾不可缺的纯净空气。华夏“口语文化”———民歌 ,是神州大地上的绿色精神植被。进入新世纪 ,华夏民歌虽更其危机四伏、但危机中却往往充满生机。而让华人特别是其中的青年 ,知道、接近、吸收、深爱华夏民歌 ,最终能以回天的决心 ,保护、发展、利用好华夏农业文明的累累硕果———民歌为义务、天职 ,这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亦独具固本清源的重大划时代意义。
宋运超
关键词:口语文化返本开新
小往大来“一”之“多”——“徵”口语戏曲音乐大家族管窥
2007年
《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在仅仅以“徵”(含音、腔旬、调式——下不赘)为核心的口语戏曲音乐大家族发生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任谁只要其可能和愿意参与,均为其随意施展艺术才能(冷歌热唱),抒发内心情感得尽精神享受的自由舞台。八大方言区对“徵”的众多“乡语改调”,以集体无意识行为,使口语戏曲音乐发展能小往大来“‘一’之‘多’”,繁荣昌盛、经久不衰,堪称华夏农业文明简约美创造的典范。其“‘一’之‘多’”也确属一种小往大来、天地相交似的“穷、变、通、久”。
宋运超赵守卫
关键词:简约美
黔域八种巫戏文化与中华古风间之文化源流互证
2012年
当下有幸仍存活在中华文明大系里的原生文化,必将填补人类文明发展的诸多空白。而黔域巫戏,当属此类典型。诸如土家族“毛(人)故事”,彝族“撮挺几”,苗族“古老话”,汉族目连戏(高腔、傀儡、丧堂绕棺、成人大礼)、傀儡巫戏、愿灯巫戏、巫傩愿戏、屯堡人跳神……设若将其置于各民族民俗传承视野中,并以各种综合艺术形式为载体,通过现代媒介主动上传展示,盘活这批巫文化遗产,给当下的心亡(忙)人,提供必要而异样的心灵滋养。更其关键的是,在21世纪以远的世界文明复兴工程中,发挥其绝对不可替代的支柱作用。
李翔宋运超
关键词:文化源流
小往大来“‘一’之‘多’”——“徵”口语戏曲音乐大家族管窥
2006年
《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在仅仅以“徵”(含音、腔句、调式——下不赘)为核心的口语戏曲音乐大家族发生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任谁只要其可能和愿意参与,均为其随意施展艺术才能(冷歌热唱),抒发内心情感得尽精神享受的自由舞台。八大方言区对“微”的众多“乡语改调”,以集体无意识行为,使口语戏曲音乐发展能小往大来“‘一’之‘多”’,繁荣昌盛、经久不衰,堪称华夏农业文明简约美创造的典范。其“‘一’之‘多”’也确属一种小往大来、天地相交似的“穷、变、通、久”。
宋运超赵守卫
关键词:简约美
“字歪腔破”话美唱——论“字歪腔破”与“字正腔圆”的艺术合力与形情张力
2009年
汉语在中国万年以上的流变中,化生出数以千计的方言土语,致使其文字存在着无法计量、互难对话的读音。是故,在以其作为曲文的民歌、说唱、戏曲、艺术歌曲、合唱等的演唱(下简称汉语歌唱)中,其"字正腔圆"便具有与生俱来的相对性!一旦改变注视角度、更新观念,再对不同汉语歌唱(含方言土语)不同的字腔关系稍作透析便不难发现,除开各地方言土语本身歌唱时的"字正腔圆"的相对性之外,还不可避免地闪烁着相对(方言土语之间)的"字歪腔破"、"字正腔破"、"字歪腔圆"等,相反相成的汉语歌唱艺术的特异光彩。而恰恰又正是这些实际广泛存在着的,诸如"字的歪、正","腔的破、圆"等种种刚柔相推所形成的艺术合力,方能全方位地展现出汉语歌唱艺术须臾不可离的各式各样的形情张力,继而彩绘出千姿百态的汉语歌唱艺术情象,彰显出我华夏音乐文化既古老又青春永葆的独特艺术魅力。
宋运超回薇
“是什么”与“不是什么”——黔域口语音乐自然生态“‘一’、‘多’场”(上)
2016年
对于黔域单一民族聚居区的一些耳熟能详的口语音乐,如苗族飞歌、侗族大歌、汉族灯调……行家一听必知其"是什么"("‘一’之‘多’")。但是,当其面对黔域多民族杂居区的一些极难定性的非此非彼的口语乐时,却不知其"是什么"("‘多’之‘一’")。类似的"不是什么"的口语乐,几乎遍及黔域巫调、傩腔、野曲、家歌、说唱及戏曲、器乐曲之中。
宋运超
关键词:自然生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