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乃君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静脉
  • 5篇血栓
  • 5篇静脉血
  • 5篇静脉血栓
  • 4篇血栓形成
  • 4篇深静脉
  • 4篇深静脉血栓
  • 4篇下肢深静脉
  • 4篇下肢深静脉血...
  • 3篇慢性
  • 3篇静脉血栓形成
  • 3篇急慢性
  • 3篇成像
  • 2篇影像
  • 2篇深静脉血栓形...
  • 2篇体层摄影
  • 2篇凝血
  • 2篇凝血纤溶
  • 2篇凝血纤溶指标
  • 2篇下肢深静脉血...

机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庄乃君
  • 4篇顾建平
  • 2篇张娅梅
  • 2篇王书智
  • 2篇陈国平
  • 2篇殷信道
  • 2篇吴刚
  • 1篇昝星有
  • 1篇汪涛
  • 1篇付登礼
  • 1篇周卫平
  • 1篇楼文胜
  • 1篇姚选军
  • 1篇徐克
  • 1篇翟晓东
  • 1篇汤群锋
  • 1篇陈亮
  • 1篇宋进华
  • 1篇何旭
  • 1篇苏浩波

传媒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静脉血栓栓龄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1
2010年
静脉血栓栓塞是一种常见疾病,目前诊断静脉血栓形成并能判断血栓栓龄的常用影像学方法有超声、CT、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及核医学检查等。血栓栓龄的准确判断对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评估疗效和预后具有指导价值。本文就以上各种检查方法进行综述。
庄乃君顾建平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影像
急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MSCT征象与凝血纤溶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判断急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价值,以及急慢性期DVT的MSCT征象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时间(TT)之间的相...
庄乃君
关键词:静脉体层摄影技术凝血
文献传递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CT表现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MALT淋巴瘤CT表现。结果 (1)单发病灶4例,多发病灶9例,其中多发实变5例,多发肿块结节合并间质性改变3例,多发磨玻璃影1例;(2)实变影11个病灶,均见扩张"空气支气管征",3例跨叶分布;结节共41枚,其中分叶34枚,边缘模糊31枚,胸膜下分布27枚,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11枚,"细支气管征"或"空泡征"28枚;肿块9枚,均为分叶状,边缘模糊7枚,"空气支气管征"7枚。结论肺MALT淋巴瘤常表现为两肺多发实变、结节和肿块,扩张"空气支气管征"对诊断有提示意义;多发分叶状肿块和跨叶分布的实变,多发的胸膜下或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伴"细支气管征"或"空泡征"的分叶状结节,应考虑MALT淋巴瘤的可能。
周卫平昝星有陈宏伟庄乃君刘垚姚选军
关键词:肺肿瘤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首次影像诊断的漏诊及误诊分析
2018年
目的提高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首次影像诊断率,以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结合CT及MRI、CE-MRV影像学表现,总结漏诊或误诊的原因.结果 17例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首次影像学检查均采用CT平扫,漏诊或误诊病例有7例,2例初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初诊为左枕部亚急性硬膜下血肿,1例初诊为右额顶枕叶脑出血,1例初诊为左颞枕叶脑出血破入脑室,2例初诊为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总结CT首次检查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漏诊及误诊的原因,有助于提高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首次影像诊断率.
庄乃君翟晓东万红燕付登礼章丽丽
关键词: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T磁共振成像
CT血管成像判断急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在判断急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DSA证实为DVT的病例,分析其在CT增强图像上形态学表现,测量平扫时轴位图像上血栓CT值及标准差,分别做两样本均数t检验。结果:急性期DVT18例,增强图像上多呈管腔中央类圆形低密度充盈缺损,范围广,常累及全下肢,血栓处管腔明显扩张,患肢软组织肿胀明显。慢性期DVT19例,增强图像上多呈管腔内不规则形状的低密度充盈缺损,节段性分布,血栓处管腔无明显扩大,可有局部管腔狭窄闭塞,管壁不规则增厚,侧枝循环增多,浅静脉增粗。平扫时急慢性期血栓CT值平均数分别为59.26HU和37.42HU,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9,P<0.05),平扫时急慢性期血栓标准差平均数分别为12.46和8.3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P<0.05)。结论:CTA对显示急慢性期血栓有一定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庄乃君王书智顾建平吴刚张娅梅陈国平殷信道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静脉血栓形成
急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MSCT征象与凝血纤溶指标相关性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与凝血纤溶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之间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DVT患者资料,根据病程将DVT分为急慢性期,观察MSCT增强图像上血栓及软组织表现,测量平扫时轴位图像上血栓CT值。根据MSCT上血栓形态、血栓分布范围、CT值分组,分析MSCT征象与PT、APTT、FIB、TT的相关性。结果根据病程分组,急性期DVT 18例,MSCT主要表现为管腔中央充盈缺损,管腔扩大,血栓呈连续性分布,软组织肿胀;慢性期DVT 19例,MSCT主要表现为管腔内偏心性充盈缺损,血栓分布呈节段性,侧支循环增多、浅静脉迂曲;平扫时急慢性期血栓CT值平均数分别为(59.26±11.89)HU和(37.42±9.46)HU,U=20.9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CT上,血栓形态为中心性充盈缺损组PT、APTT、FIB值均较偏心性充盈缺损组高,t值分别为4.95、3.27、4.05,P<0.05;血栓呈连续性分布组PT值较节段性分布组高,t=6.10,P<0.05;血栓CT值≥53.6 HU组PT、APTT、FIB值均较CT值<53.6 HU者高,t分别为3.97、6.21、6.14,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慢性期DVT的MSCT表现与PT、APTT、FIB存在一定相关性,TT未见明显相关性,结合两者检查,可提高血栓急慢性期判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庄乃君王书智顾建平吴刚张娅梅殷信道
关键词:凝血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解剖分布与抗凝、溶栓及介入治疗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 根据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部位,比较单纯抗凝、足背静脉顺行溶栓及介入治疗3种方法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4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静脉造影结果及治疗方法.根据血栓解剖部位将DVT分为3型:周围型、中央型和混合型.每型DVT根据治疗方法分为3组.A组(37例)单纯抗凝,B组(55例)足背静脉顺行溶栓,C组(112例)介入治疗.评价每型DVT患者住院期间选择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根据临床症状及造影复查计算各种治疗方法的优良率,其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急性DVT发生于左下肢、右下肢、双下肢分别有132、62和10例,分别有4例(3.0%)、5例(8.1%)和2例合并肺栓塞(PE),左、右、双下肢DVT合并PE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94,P=0.039).周围型、中央型、混合型DVT分别有23、48和133例,分别有2(8.7%)、5(10.4%)和4例(3.0%)合并PE,三者发生PE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350,P=0.114).23例周围型DVT中,A、B组分别为5和18例,治疗达到优良者分别为2和11例;48例中央型DVT中,A、B、C组分别为10、5和33例,治疗后达到优良的分别为1、2和2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6.157,P=0.000);133例混合型DVT中,A、B、C组分别为22、32和79例,治疗后达到优良的分别为1、10和6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3.993,P=0.000).结论 急性下肢DVT在左下肢患病率较右下肢高,且以混合型为主.3种方法中,中央型和混合型DVT介入治疗疗效最好,可根据血栓解剖分布类型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庄乃君陈国平顾建平楼文胜何旭陈亮苏浩波宋进华汪涛徐克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血栓溶解疗法放射学介入性
MRI在三叉神经痛术前检查的价值
2014年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三叉神经痛术前检查中的诊断价值及手术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及MRI资料,与临床手术对照,比较3D-TOF MRA显示神经血管的能力。结果:20例患者均行3D-TOF MRA检查,图像显示血管压迫发生率为60%(12/20),非血管压迫发生率为40%(8/20)。3D-TOF MRA检查与手术结果相符率为70%(14/20),假阳性率为30%(6/20),假阴性率为10%(2/20)。结论:3D-TOF MRA检查可有效地显示神经与血管的关系,是术前检查的有效手段,对手术具有指导意义。
庄乃君赵颖汤群锋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磁共振成像术前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