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崇峰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滴状冷凝传热的多尺度规划与最佳接触角被引量:3
- 2011年
- 滴状冷凝传热过程具有典型的多尺度特征,一方面体现于壁面上液滴尺寸分布的空间多尺度特征以及液滴生长过程的时间多尺度分布,另一方面体现于冷凝壁面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液固相互作用特性的描述和量度上的多尺度特征。本文基于包含界面效应影响的滴状冷凝传热模型,分析了液滴尺寸分布的多尺度特征及其对滴状冷凝传热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分析液滴尺寸、接触角等因素与平均冷凝传热性能的关系,进行多尺度分析规划,得到冷凝壁面传热性能最佳时的接触角。
- 马学虎彭本利兰忠王爱丽王四芳张崇峰白涛
- 关键词:滴状冷凝传热
- 低压蒸汽滴状冷凝表面温度分布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利用自组装技术制备了铜基十八烷基硫醇疏水表面(SAM),通过红外热像仪分析了低压条件下液滴表面和换热表面的温度分布以及液滴脱落引起的温度分布演变。实验结果表明:低压蒸汽冷凝条件下,冷凝表面局部温度分布不均匀;单个液滴表面温度呈中心高边缘低的凸型分布;随着液滴半径的增加,液滴表面温度升高;相同操作压力下,随着过冷度的增加,液滴表面温度降低。在液滴脱落过程中,液滴表面温度逐渐升高,同时裸露出的换热表面局部过冷度增大,局部表面温度呈现出中心低周围高的凹型温度分布,随之恢复到液滴脱落前的温度。随着蒸汽压力降低,冷凝临界过冷度增加,导致裸露表面上具有更低温度的中心区域核化点密度高,最终加剧了整个换热表面液滴尺寸分布的非均匀程度。
- 马学虎温荣福兰忠张崇峰王四芳彭本利
- 关键词:低压蒸汽滴状冷凝红外热像表面温度
- 涂层表面上湿热空气对流冷凝传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采用加湿热空气模拟燃气锅炉的尾部烟气,通过热管换热器进行对流冷凝传热实验研究;并利用十八烷基硫醇形成的分子自组装膜对热管表面进行改性,从而强化冷凝传热。实验在较大的加湿热空气温度(70~120℃)和水蒸气体积分数(0%~20%)范围内进行,主要研究了对流冷凝传热的影响因素和分子自组装膜的强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水蒸气体积分数、加湿热空气的质量流量和入口温度是影响对流冷凝传热的主要因素,拥有分子自组装膜的改性表面对冷凝传热有极好的强化作用。
- 兰忠房正张崇峰白涛马学虎
- 关键词:热管换热器
- 自组装超疏水表面超低压蒸汽滴状冷凝的实验研究
- 水蒸气滴状冷凝传热由于具有较膜状冷凝高出数倍乃至数十倍的传热系数,受到学术界和工程应用领域的广泛关注。尤其在当今世界能源日益紧张的现状下,如何长时间维持滴状冷凝,成为众多学者们倾注精力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滴状冷凝的微观...
- 张崇峰
- 关键词:超低压滴状冷凝温度分布
- 文献传递
- 低压蒸汽滴状冷凝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实验研究了不同水蒸气压力条件下的滴状冷凝传热特性。10 kPa、40 kPa和70 kPa时的传热系数分别是常压下的56%,68%和81%。随着水蒸气压力的下降,液滴脱落直径变大,液滴生长周期延长,冷凝传热系数下降。通过液滴的动力学特性分析和基于界面效应的滴状冷凝传热模型,分析了低压对水蒸气冷凝传热的主要影响因素,压力变化主要影响了分子扩散率和气-液相际传热热阻,导致总冷凝传热系数随压力下降。
- 马学虎兰忠王爱丽汪明哲王四芳张崇峰白涛
- 关键词:滴状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