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振宇

作品数:31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瘢痕
  • 6篇皮瓣
  • 6篇热休克
  • 6篇瘢痕疙瘩
  • 6篇创面
  • 5篇蛋白
  • 5篇热休克蛋白
  • 4篇软组织
  • 4篇缺损
  • 4篇热休克因子
  • 3篇蛋白表达
  • 3篇休克
  • 3篇愈合
  • 3篇术后
  • 3篇热休克蛋白表...
  • 3篇外科
  • 3篇疗效
  • 3篇胶原
  • 3篇胶原沉积
  • 3篇创面愈合

机构

  • 31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1篇张振宇
  • 27篇岑瑛
  • 18篇陈俊杰
  • 11篇李正勇
  • 9篇王茹
  • 5篇陈志兴
  • 4篇刘晓雪
  • 4篇伍俊良
  • 3篇伍晓靖
  • 3篇唐军
  • 2篇王怀胜
  • 2篇许学文
  • 2篇卿勇
  • 2篇蒲怡
  • 1篇李虹
  • 1篇陈晓娟
  • 1篇廖殿英
  • 1篇段伟强
  • 1篇陈思思
  • 1篇毛宇

传媒

  • 5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华烧伤杂志
  • 2篇西部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医学教育研究...
  • 1篇中华烧伤与创...
  • 1篇第八届西南五...
  • 1篇中华医学会整...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瘢痕疙瘩中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的表达与胶原沉积相关性研究
陈俊杰岑瑛张振宇陈志兴伍晓靖
热休克因子-1及其调控的热休克蛋白与皮肤应激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综述热休克因子-1(heat shock factor-1,HSF-1)及其调控的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与创面愈合、肿瘤发生及瘢痕疙瘩形成等皮肤应激状态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进展.利用P...
张振宇陈俊杰王茹岑瑛
关键词:创面热休克蛋白
热休克因子1及其与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热休克因子(HSF)是指能与热休克元件(HSE)结合,并活化热休克蛋白(HSP)转录的反式作用因子。HSF存在于自然界高度保守的转录调节元件中,介导真核细胞在热、感染、炎症、药物及其他应激条件下的转录应答。
张振宇陈俊杰于蓉岑瑛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质类瘢痕疙瘩热休克因子
热休克因子-1的结构及与热休克蛋白表达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目的综述热休克因子-1(heat shock factor-1,HSF-1)的结构特点、活化过程、影响其表达的因素,及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和热休克蛋白(heatshock p...
张振宇岑瑛陈俊杰
文献传递
腹壁脂膜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分类及防治进展
2024年
腹壁脂膜切除术是帮助肥胖人群去除腹壁多余皮肤和脂膜的功能性手术,该术式改善腹壁外形的效果显著,让肥胖患者受益匪浅,因此手术需求日趋增多。然而,在肥胖患者中实施腹壁脂膜切除术后,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效果,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报道,对腹壁脂膜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类型、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了总结分析,希望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王禹栋(综述)王一希(综述)赵焓杏(综述)岑瑛李正勇张振宇
关键词:肥胖并发症腹壁成形术
胸大肌肌瓣修复前胸软组织肉瘤切除术后创面
目的总结采用胸大肌肌瓣修复前胸软组织肉瘤切除术后创面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15例前胸软组织肉瘤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36~67岁,中位年龄52岁。其中隆突性纤维肉瘤8例,粘液样...
张振宇王茹岑瑛卿勇刘晓雪
文献传递
日间手术模式下硬化剂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评价使用日间手术模式行体表血管瘤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6月~2017年10月采用日间诊疗模式行硬化剂注射治疗的73例体表血管瘤患者作为日间组;2010年6月~2014年12月按照传统诊疗模式治疗的血管瘤患者86例作为传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治疗结果、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均顺利接受硬化剂注射治疗,血管瘤病情发展均得到抑制,病灶缩小萎缩消失,随访期间未出现复发。与传统组比较,日间组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总费用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日间模式进行血管瘤硬化剂注射治疗不但安全可行,具有与传统模式同样的治疗效果,而且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张振宇刘睿奇王茹李正勇唐军岑瑛马洪升张艳阁许学文
关键词:血管瘤日间手术
汶川大地震致皮肤软组织缺损伤的特点和治疗
目的探讨地震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特点和治疗缺损的方法方法2008年5月12日~6月7日,汶川特大地震后收治地震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伤员37例43处创面。男20例,女17例;年龄2~85岁,平均40岁。挫裂伤16例,压榨...
张振宇陈俊杰王怀胜岑瑛刘晓雪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皮肤软组织缺损
文献传递
改良法构建含瘢痕疙瘩及正常皮肤的组织芯片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构建包含瘢痕疙瘩、瘢痕疙瘩周围皮肤和正常皮肤的组织芯片方法。方法标本均由2009年3月-5月收治患者自愿捐赠,其中瘢痕疙瘩组27例,瘢痕疙瘩周围皮肤组13例,正常皮肤组27例。根据瘢痕疙瘩组织和皮肤的组织学特点和实验需要,对传统组织芯片制作和切片方法进行改良。采集实验标本后行石蜡包埋制备供体蜡块,制作黏附平台,用取样针依次钻取组织芯并固定于黏附平台。将组织芯与黏附平台整体移入包埋铸模,预热后,注入70℃溶蜡填满铸模,室温冷却为组织芯片蜡块。切片后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与传统方法制备的组织芯片进行比较。结果改良法构建的组织芯片蜡块包含67个位点,表面平整,外观无明显裂纹,位点完整、分布均一、无明显移位。HE染色示各位点厚薄均匀、染色层次分明、对比明显、边缘锐利,符合原始病理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组织芯片中各个位点染色后组织量充足,能够满足对染色结果进行对比的要求。而传统法制作的组织芯片HE染色示多个位点缺失,个别位点移位明显。结论采用改良法能够成功制作包含瘢痕疙瘩、瘢痕疙瘩周围皮肤和正常皮肤的组织芯片,构建的组织芯片将成为研究瘢痕疙瘩发病机制的有效工具。
张振宇陈俊杰岑瑛赵莎廖殿英龚静
关键词:组织芯片瘢痕疙瘩正常皮肤改良法
胸壁重建技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目的:综述近年来胸璧重建技术应用于治疗整形外科领域相关疾病的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应用胸壁重建技术治疗整形外科领域相关疾病的国内外文献,按照疾病类型的予以分类并进行综述。结果:根据胸壁缺损部位、范围及程度的不同,可选...
张振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