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旭

作品数:10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遥感
  • 2篇地表
  • 2篇卫星遥感
  • 2篇MODIS
  • 1篇地表湿润指数
  • 1篇地表温度
  • 1篇地表温度反演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面气温
  • 1篇地区植被
  • 1篇多时相
  • 1篇信息系统
  • 1篇遥感监测
  • 1篇云量
  • 1篇植被
  • 1篇日平均
  • 1篇日平均气温
  • 1篇融雪洪水
  • 1篇湿润指数

机构

  • 10篇新疆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乌鲁木齐市气...

作者

  • 10篇张旭
  • 4篇杨志华
  • 3篇陈鹏翔
  • 3篇石玉
  • 3篇肖继东
  • 2篇毛炜峄
  • 2篇沙依然
  • 2篇李聪
  • 1篇沈永平
  • 1篇李淑娟
  • 1篇陈爱京
  • 1篇马雷凯
  • 1篇姚俊强
  • 1篇邢文渊
  • 1篇宫恒瑞
  • 1篇傅华
  • 1篇丁林

传媒

  • 6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冰川冻土
  • 1篇测绘科学
  • 1篇干旱气象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山西部地区冰雹云的卫星光谱特征及监测应用被引量:6
2009年
针对冰雹灾害多发的新疆天山西部地区,利用2007年和2008年5—10月14次MODIS卫星过境资料,选取共计45个云系样本数,进行冰雹云、强对流云团和薄卷云的光谱特征提取和雹暴指数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冰雹云的热红外亮度温度(CH31、CH32、CH35)均<240K,中红外波段反射率(CH20)相对较低<30%,可见光和短红外波段反射率(CH1和CH6)均>80%,雹暴指数≥0.35,得到了有利于冰雹云的卫星遥感客观判识指标。
傅华张旭沙依然
关键词:MODIS冰雹云光谱特征
基于卫星遥感的新疆地表太阳总辐射估算被引量:4
2019年
为了实现地表太阳总辐射合理的精细化模拟,本文尝试将天文辐射分布式理论模型和总辐射气候学经验模型相结合,引入重采样后的FY-2G卫星遥感总云量资料,建立了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地表太阳总辐射估算模型,并以气象站点稀疏的新疆为例,完成年、季地表太阳总辐射的精细化空间模拟,同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1)新疆区域年天文辐射量由南向北递减,大致以天山为界,天山以南区域的年天文辐射量高于10 000 MJ·m^(-2),天山以北低于9750 MJ·m^(-2),三大山脉对天文辐射的影响非常明显;(2)基于条带状重采样后的FY-2G总云量建立的日照百分率模型,其模拟的新疆区域平均绝对误差14.4%,且空间分布更加客观;(3)新疆"单站单月式"地表太阳总辐射气候学估算模型中,相关系数在夏半年较高,冬半年略有下降,且a、b系数的互补关系较为稳定;(4)从地表太阳总辐射检验结果来看,全区地表太阳总辐射的均方根误差年平均3.08 MJ·m^(-2),模拟结果夏半年好于冬半年,南疆好于北疆,其中乌鲁木齐误差最大;(5)新疆年地表太阳总辐射整体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的空间分布,南疆盆地的总辐射量高于北疆盆地,天山山区西部为低值中心,而春、夏季总辐射由西向东呈经向分布,秋、冬季则呈纬向分布。
彭冬梅陈鹏翔张旭
关键词:总云量
基于多时相FY-3A/MERSI的新疆地区植被指数提取及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近年来,我国遥感卫星技术发展迅速,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FY3)上携带的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已获取大量对地观测资料,在大尺度遥感监测等方面显示出较高的实用价值。为了实现自动批量处理FY-3A/MERSI影像数据,提取新疆范围植被指数特征,为今后新疆植被类型制图方法研究做准备,对MERSI数据经过预处理、投影变换等处理,提取植被指数特征数据,按旬生成最大植被指数时间序列影像;并对生成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结果进行分析,其结果可为今后按MERSI NDVI时间序列影像进行新疆植被类型分布研究、监测植被长势的应用等后续工作做准备。
李聪张旭石玉杨志华
关键词:NDVI
风云三号温度植被指数反演土壤湿度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研究利用我国自主产权极轨卫星风云三号(FY-3)的MERSI数据反演区域土壤水分的效果,该文利用MERSI数据分别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陆地表面温度并构建NDVI-Ts特征空间;依据该特征空间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作为土壤湿度监测指标,反演了2012年乌昌地区4—9月的土壤湿度。从反演结果看乌昌地区2012年4—5月土壤湿度较低,造成农区农作物不同程度的缺水,这与实际旱情监测相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ERSI数据的TVDI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区域土壤湿度的变化情况,为今后应用风云三号数据进行干旱监测提供参考。
石玉宫恒瑞张旭李聪
关键词:MERSI土壤湿度
基于MODIS数据的乌昌地区地表温度反演被引量:3
2010年
陆地表面温度是监测地球资源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区域干旱预报、作物产量估算、数值天气预报等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MODIS资料反演地表温度的原理,建立了基于MODIS资料、地理信息数据和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反演地表温度的统计模型。
石玉肖继东张旭
关键词:MODIS地表温度分裂窗算法
卫星遥感首次监测到准噶尔盆地西北部的冬季融雪洪水被引量:11
2010年
2010年1月,新疆北部出现了多次寒潮和60a一遇的连续暴雪天气.在此期间,准噶尔盆地西北部的裕民县及其邻近地区2010年1月6日出现了融雪型洪水.2010年1月裕民降雪量高达95mm,较历年同期偏多5.8倍,突破历史极值;2010年1月1—20日裕民日平均气温均方差达6.5℃,气温升降剧烈,变化幅度大.通过EOS/MODIS卫星遥感监测发现,2010年1月5日裕民县及其邻近地区地表有明显成片的液态水痕迹,而在其前后时段该地区为积雪覆盖.2010年1月,裕民县出现极端降雪事件的同时,极端暖事件与极端冷事件交替出现,隆冬时节的异常升温造成阶段气温异常偏高,引发冬季融雪型洪水.气候变暖背景下,需加强对新疆区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分析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加强区域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毛炜峄张旭杨志华沙依然陈鹏翔沈永平
关键词:卫星遥感监测气候变化
基于DEM的新疆区域可照时间的分布式模拟
2018年
以新疆区域500 m×500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在提取纬度、坡度、坡向等地形要素栅格数据的基础上,使用考虑地形遮蔽的分布式计算模型,完成了新疆区域全年每日可照时间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讨论了地形因子对可照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新疆而言,可照时间7月最长,为441 h;12月最短,为266 h,区域内可照时间的离散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地形差异所致;海拔高于1500 m的山区对全区可照时间标准差的贡献率达到了80.1%;冬夏两季有较为显著的纬向分布特征,三大山脉地区可照时间与同纬度平地相比差异明显,表现出可照时间的地域性分布特征;地形对可照时间的影响比较明显,坡度越大可照时间越少;坡向对可照时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冬季,大致为可照时间南坡多、北坡少;随着地形开阔度的增大,可照时间有较为明显的增加。
陈鹏翔彭冬梅张旭
关键词:DEM分布式模型
基于TM/ETM^+影像的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以吐鲁番市的葡萄乡和亚尔乡为研究区域,采用1990年的TM影像数据和1999年的ETM+影像数据以及200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主要信息,应用遥感(RS)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吐鲁番市的葡萄乡和亚尔乡近15a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变化情况、各地类面积变化率、土地利用/覆盖总体变化情况和农业用地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15a中,葡萄乡和亚尔乡的土地利用/覆盖呈现"四增四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引起变化的原因,为今后土地利用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陈爱京肖继东张旭杨志华丁林
关键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北疆地区地表湿润指数变化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通过计算北疆1971—2008年逐月的地表湿润指数,并参照气候标准值的做法,以1971—2000年月湿润指数的30a均值数据作为参照标准,得出:北疆月湿润指数30a均值数据反映出北疆湿润指数呈现出较大的时空变化;北疆月湿润指数30a均值时空分布不均:空间分布上,地域差异较为明显;时间分布上,6—9月湿润指数普遍偏低,8月湿润指数呈现最低,较为干旱;北疆月湿润指数30a均值反映出春季较为干旱,对春耕不利;夏季湿润指数较低,不利于植物生长发育;借助30a均值为参照标准可进行不同年份同期数据与30a均值数据的比较,可作为反映生态环境变化的指标以及判断旱情状况的参考标准,为科学合理的进行生态环境变化监测提供服务。
邢文渊马雷凯肖继东杨志华张旭
关键词:湿润指数时间序列分析北疆
新疆区域CRA40地面气温检验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将高空间分辨率的CRA40地面日平均气温插值到新疆区域105站,以105站实测气温为基准,用平均误差(ME)、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关系数(r)3项检验指标,对新疆区域_(CRA40)地面气温数据质量进行评估,与ERA5气温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1981—2020年,新疆区域105站CRA40日平均气温与测站实况之间的相关系数r_(_(CRA40))为0.973,通过0.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新疆区域CRA40气温与实况比较,日平均气温的年平均值、年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相差0.12、0.02和1.94℃,日平均气温年最大、最小值出现日期完全一致。(2)逐年检验结果中,2004年之前ME_(CRA40)为负偏差,2005年之后为正偏差,无论是ME_(CRA40)和RMSE_(CRA40)还是R_(CRA40),都反映出2005—2020年新疆区域_(CRA40)气温数据质量有所改进,较前期更加接近ERA5。(3)逐月检验结果中,新疆区域ME_(CRA40)绝对值和RMSE_(CRA40)均在冬季最大。结合ME与RMSE指标,在3月和10—11月新疆区域CRA40气温数据质量略优于ERA5。(4)逐日检验结果中,新疆区域ME_(CRA40)的绝对值在1.0℃以内的日数占全年的80.8%,RMSE_(CRA40)<3.0℃的日数占72.3%。以RMSE为指标,新疆区域CRA40数据质量优于ERA5的日数有79 d,集中在3—4月和10—11月;以相关系数r为指标,新疆区域CRA40数据质量优于ERA5的日数有22 d,其中21 d集中在3月。(5)逐站检验结果中,新疆区域105站中有49站的ME_(CRA40)绝对值较小,38站的RMSE_(CRA40)较小,有51站的r_(_CRA40)较大。整体上ERA5气温数据质量略优于CRA40,但是依据不同指标,CRA40气温数据质量占优的测站分别占36.2%~48.6%。(6)在分海拔高度的次级区域检验结果中,在Ⅰ区海拔<1500 m的区域,ERA5气温数据质量整体占优;在Ⅱ区海拔1500~2000 m的山区,CRA40气温数据质量优于ERA5;在Ⅲ区海拔>2000 m的山区,CRA40气温数据质量略差,与ERA5十分接近。
张旭毛炜峄陈静李淑娟姚俊强
关键词:日平均气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