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癌患者血脂及总胆汁酸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血脂及总胆汁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40例肝癌患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 (HDL -C)、低密度脂蛋白 (LDL -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 ]及总胆汁酸 (TBA)水平 ,并以 9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肝癌患者各项指标水平 ( x±s)分别为TC 3 .85± 1.16,TG 1.0 5± 0 .63 ,HDL -C 0 .91± 0 .5 1,LDL -C 2 .74± 0 .88,APOA10 .73± 0 .3 5 ,APOB 0 .87± 0 .3 4,LP(a) 78.2 6± 5 5 .48,TBA 2 9.3 2± 10 .17,对照组各项指标为TC 4.2 8± 0 .72 ,TG1.98± 1.5 8,HDL -C 1.3 1± 0 .2 8,LDL -C2 .96± 0 .67,APOA11.3 5± 0 .2 0 ,APOB 0 .91±0 .2 9,LP(a) 15 3 .63± 112 .65 ,TBA 8.0 2± 2 .15 ,经统计学处理表明TC、TG、APOA1、HDL -C、LP(a)均低于对照组 ,TBA高于对照组 ,而LDL -C、APOB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肝癌患者存在血脂水平的代谢紊乱 ;检测肝癌患者的血脂及总胆汁酸水平 ,对于观察病情具有实用的临床意义。
- 张旭张根山周胜利徐文杰
- 关键词:肝癌血脂总胆汁酸
- CT引导下经皮乙酸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经皮乙酸注射 (PA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2 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乙酸注射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复查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 ,病灶明显缩小 2 8个 ( 80 % ) ,其中呈囊性变的 4个 ( 11.4% )。 3例术后 3月肝动脉造影 ,未见明显肿瘤染色。结论 :实践初步证明乙酸瘤内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方便。
- 张旭张根山周胜利徐文杰
- 关键词:CT引导经皮乙酸注射原发性肝癌
- 组胺对C57BL/6小鼠B16黑色素瘤转移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背景与目的:肿瘤生物治疗中微血管壁通透性是大分子抗体偶联药物进入瘤体的主要屏障。组胺可通过增加微血管壁通透性和组织液的生成促进抗体偶联物在肿瘤局部的富集。本研究观察组胺所致微血管壁通透性的增加和组织液的生成增多是否会增加肿瘤血行及/或淋巴的转移。方法:采用瘤细胞悬液接种法将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注入小鼠左上肢腋部皮下,建立C57BL/6小鼠荷瘤模型。实验组接种第6天起,背部皮下注射300mg/kg组胺,隔日一次,共5次,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细胞在各脏器的转移情况。分别用Studentt-test和四格表资料确切概率法分析组胺对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结果:接种成瘤率100%。300mg/kg组胺隔日一次皮下注射能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实验组与对照组瘤重分别为(5.26±1.55)g和(6.96±1.31)g,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3.3%和75.0%,血行转移率分别为25.0%和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胺能够抑制C57BL/6小鼠B16黑色素瘤的血行和淋巴转移,该抑制作用部分与其抑制瘤细胞的增殖有关。
- 秦迎松张旭李俐于红丽
- 关键词:组胺黑色素瘤B16细胞小鼠
- 单发肝脏转移癌的CT诊断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分析肝脏单发转移癌的CT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14例肝脏单发结节或巨块型转移癌 ,探讨其CT平扫及增强特点。结果 :肝脏单发转移癌大多位于肝右叶肝脏边缘 ,平扫时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 ,边缘隆起 ,周围肝脏萎缩 ,形成锯齿样边缘 ,动态增强扫描时强化程度不等 ,以边缘强化为主 ,但病灶大部分密度仍低于肝实质。结论 :肝脏单发转移癌容易误诊 ,特别是与少血供原发肿瘤和未液化的肝脓肿难以鉴别 ,正确诊断须密切结合病史 。
- 张旭张根山
- 关键词:单发性肝脏转移癌CT单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