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4篇成像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结
  • 3篇颈部
  • 3篇256层CT
  • 3篇256层螺旋...
  • 2篇低剂量
  • 2篇动脉成像
  • 2篇心率
  • 2篇血管
  • 2篇图像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冠状动脉成像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成像
  • 2篇鼻咽
  • 2篇鼻咽癌

机构

  • 7篇广东省中山市...
  • 3篇中山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0篇唐秉航
  • 10篇张晓东
  • 10篇李良才
  • 10篇黄晖
  • 9篇黄德成
  • 8篇吴任国
  • 8篇李芳云
  • 7篇何亚奇
  • 2篇赖紫霞
  • 2篇梁建雄
  • 2篇王振常
  • 2篇梁健雄
  • 1篇杨建勇
  • 1篇孙世君

传媒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放射学实践
  • 1篇《放射学实践...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56层螺旋CT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研究被引量:27
2011年
目的评价256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并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对照分析。方法共200例患者纳入研究。100例行前瞻性心电门控的患者分为2组:(1)心率≤70次/min(bpm)50例,数据采集时间窗设在心动周期的75%期相(A组);(2)心率〉70bpm50例,数据采集时间窗设在心动周期的45%期相,包含5%宽容度(B组)。另外100例行回顾性心电门控的患者亦分为2组:(3)心率≤70bpm50例,最大管电流输出设在75%期相(C组);(4)心率〉70bpm50例,最大管电流输出设在45%与75%期相(D组)。所有患者由数字表法随机分组。采用4分法半定量分析冠状动脉节段及整体评分。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比较组间图像质量,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的辐射剂量;并对100例前瞻性心电门控检查者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平均心率进行ROC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在共2338个冠状动脉节段中,图像质量优秀或良好(评分1或2分)者A组中达到96.5%(585/606),B组为77.7%(445/573),C组为96.1%(548/570),D组为85.7%(505/589),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51.P〉0.05);B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36,P〈0.05)。前瞻性心电门控检查ROC分析及相关分析显示,平均心率与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密切相关(r=0.577,P〈0.01),平均心率78bpm可做为满足诊断图像的最高临界点心率(ROC曲线下面积为0.827,P〈0.05)。A组[(2.6±0.5)mSv]相对C组[(10.6±2.3)mSv]平均辐射剂量减少75%,B组[(4.0±0.7)mSv]相对D组[(13.0±1.4)mSv]平均辐射剂量减少69%。结论256层CT低剂量前瞻性心电门控成像可获得与回顾性心电门控相似的满足诊断需要的图像质量,并可应用于高心率检查者。
张晓东唐秉航李芳云李良才黄晖何亚奇吴任国黄德成梁建雄赖紫霞杨建勇
关键词:冠状血管诊断显像
心率、重建时相对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评价心率、重建时相对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229例行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其中156例应用Step-and-shoot检查,73例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检查。所有检查者均未服用控制心率的药...
唐秉航张晓东李芳云李良才何亚齐吴任国黄晖黄德成梁健雄
文献传递
心率对256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心率对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并与回顾性心电门控进行对照分析。方法:156例患者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73例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所有病例按心率分为<60次/分,60~69次/分,70~79次/分,80~89次/分,90~99次/分及≥100次/分共6组。对所有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进行评分(4分法)。比较不同心率组间的图像质量;比较各心率组前瞻性心电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图像质量。记录前瞻性心电门控检查每例图像是否出现运动伪影,并对平均心率与运动伪影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前瞻性心电门控检查,冠状动脉节段评分优良(1~2分)者在各心率组分别达96%、93%、80%、62%、45%和54%,不同心率组冠状动脉分段评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回顾性心电门控检查,各心率组评分为优良者分别达100%、95%、90%、88%、92%和49%,不同心率组冠状动脉分段评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的,在前瞻性心电门控检查时分别为100%、99%、98%、98%、98%和100%;回顾性心电门控检查时分别为100%、100%、99%、100%、100%和96%;除心率80~89次/分之外,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检查能满足诊断图像质量者在各心率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前瞻性心电门控检查,ROC分析表明平均心率与运动伪影密切相关(AUC=0.783;95%CI:0.709~0.856;P<0.01)。结论: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时心率对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无明显影响;前瞻性心电门控能获得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检查相似的能满足诊断需要的图像质量。平均心率影响冠状动脉运动伪影的出现,心率65.5次/分可作为冠状动脉出现运动伪影的临界点。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张晓东唐秉航李芳云李良才黄晖何亚奇吴任国黄德成梁建雄赖紫霞
关键词:血管成像冠状动脉心率前瞻性心电门控
肠系膜损伤的MSCT表现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肠系膜损伤的CT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18例经手术证实肠系膜损伤患者的CT检查结果,采用多窗技术分析其CT征象。结果18例患者的CT图像均显示有腹膜腔内游离积液/积血及肠系膜脂肪内渗出,其中14例可见肠系膜内血肿,13例可见肠壁增厚及增强后异常强化,7例合并肠管损伤可见肠腔外游离气体,2例可见血管内对比剂外溢。CT表现均与手术结果一致。结论肠系膜损伤可出现多种CT表现,采用多窗技术分析并正确认识其CT征象有助于避免漏诊和误诊。
李良才唐秉航张晓东何亚奇吴任国黄晖
关键词:肠系膜闭合性损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与CCA对照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评价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CA)对照分析。方法:80例行256层CT冠状动脉造影(CCTA)及CCA检查者纳入研究。半定量分析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以CCA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估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同时分析256层CT误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原因。结果:80例可评估冠状动脉312支,256层CT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轻度狭窄分别为59.1%、99.0%、81.3%、97.0%和81.3%;中度狭窄分别为80.0%、97.0%、81.8%、96.6%和81.8%;重度狭窄分别为91.3%、96.4%、91.3%、96.4%和91.3%。与CCA对照,256层CT误诊冠状动脉狭窄共31支。结论: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冠心病的早期筛查及危险评估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及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唐秉航张晓东李良才李芳云黄晖黄德成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管造影术
256层螺旋CT Step-and-Shoot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
目的评价256层螺旋CT Step-and-shoo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方法156例行256层螺旋CT Step-and-shoot冠状动脉成像,分为两组:低剂量组(A组,n=80)和常规组(B组,n=76...
唐秉航张晓东李芳云李良才何亚齐吴任国黄晖黄德成梁健雄
文献传递
256层CT全颈灌注成像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256层CT全颈部灌注成像对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采用256层CT对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25例患者行全颈部CT灌注成像,其中鼻咽癌15例,颈部转移淋巴结65枚,同时取颈部正常肌肉组(65枚淋巴结);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颈部有未转移淋巴结55枚。记录转移淋巴结、未转移淋巴结及颈部正常肌肉的灌注参数值[灌注(P)、血流量(BF)、血容量(BV)、达峰时间(TTP)],并比较各灌注参数值在转移淋巴结与未转移淋巴结及正常肌肉间的差异。结果转移淋巴结组、正常肌肉组及未转移淋巴结组P值中位数分别为32.54HU、8.04HU和20.92HU,PEI均数分别为36.14HU、14.74HU和35.95HU,TTP值均数分别为36.35s、53.05s、48.65s,BV值中位数分别为31.17ml/100g、8.28ml/100g和18.98ml/100g。转移淋巴结P值、PEI值与BV值均高于正常肌肉组织(P<0.01),TTP值小于正常肌肉组织(P<0.01)。转移淋巴结与未转移淋巴结间P值、PEI值、B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淋巴结TTP值小于未转移淋巴结(P<0.01)。结论 256层CT能对所有颈部淋巴结进行灌注成像研究,TTP值对判定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价值。
吴任国唐秉航何亚奇李良才黄德成黄晖张晓东李芳云王振常
关键词:淋巴结鼻咽癌颈部
颈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CT表现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分析颈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CT表现,提高对其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0例患者的CT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4~75岁,中位年龄26岁,9例行颈部CT平扫,其中5例同时行颈部增强扫描,1例直接行颈部增强扫描。结果10例均表现为颈部淋巴结受累,共检出受累淋巴结127枚,以II~V区为主。受累淋巴结长径0.5~3.6cm,平均1.3cm。CT平扫示受累淋巴结密度均匀者108枚,不均匀者8枚,CT增强扫描示受累淋巴结均匀强化79枚,不均匀强化27枚,110枚受累淋巴结边缘不清,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结论颈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CT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需与其他淋巴结病变相鉴别,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有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吴4-2国唐秉航孙世君何亚奇李良才黄德成黄晖张晓东王振常
关键词: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淋巴结
腹部隐睾合并肿瘤的MSCT征象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腹部隐睾合并肿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腹部隐睾肿瘤患者的MSCT表现及血供特征。结果 7例中5例肿块位于右侧腹膜后,2例位于盆腔腹膜外。CT示肿瘤有完整或不完整包膜,密度多不均匀,1例内部较多"条网"状钙化;增强扫描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4例瘤体内可见"索条"状纤维血管分隔;多平面重组(MPR)或容积再现(VR)重组示肿块长轴多与睾丸下行途径一致,1例毗邻腹股沟管内口肿块可见"指"状突起;血管成像可显示肿瘤供血动脉为同侧睾丸动脉,2例显示睾丸静脉引流;同侧精索结构均未见显示。结论腹部隐睾肿瘤有一定影像学特征,MSCT与后处理技术联合使用是术前定位定性诊断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手段。
李良才唐秉航张晓东李芳云何亚奇吴任国黄晖黄德成
关键词:隐睾肿瘤腹部图像处理
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iCT全颈灌注成像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iCT全颈部灌注成像对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iCT对8例鼻咽癌并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及对照组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全颈部CT灌注成像,记录转移淋巴结、正常淋巴结及同层面颈部正常肌肉的灌注...
吴任国唐秉航何亚奇李良才黄德成黄晖张晓东李芳云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鼻咽癌影像学诊断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