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栋益

作品数:26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皮瓣
  • 7篇手术
  • 7篇畸形
  • 6篇血管
  • 5篇外科
  • 5篇耳廓
  • 5篇耳廓再造
  • 4篇耳畸形
  • 3篇修复外科
  • 3篇修复外科手术
  • 3篇氧自由基
  • 3篇再灌注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再造术
  • 3篇失神经
  • 3篇失神经骨骼肌
  • 3篇术后
  • 3篇缺损
  • 3篇缺血
  • 3篇缺血再灌注

机构

  • 18篇河南省人民医...
  • 7篇郑州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河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开封市第二人...

作者

  • 26篇张栋益
  • 16篇康深松
  • 13篇张正文
  • 9篇李磊
  • 8篇谢峰
  • 5篇马腾霄
  • 3篇康皓
  • 3篇钟爱梅
  • 3篇丑海燕
  • 3篇陈燕花
  • 3篇洪光祥
  • 3篇翟弘峰
  • 3篇李进
  • 3篇吴蕊
  • 2篇王璐
  • 2篇王璐
  • 2篇刘宏建
  • 2篇翟宏峰
  • 2篇王发斌
  • 1篇赵军磊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医药论坛杂志
  • 3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华手外科杂...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 1篇第三届全球华...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08
  • 2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局部皮瓣修复面部基底细胞癌术后皮肤缺损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切除后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基底细胞癌患者在全麻或局麻下,行皮损扩大切除,根据缺损的大小、部位、深度采取各种局部皮瓣修复创面,术后观察皮瓣成活及外观。结果 62例面部皮肤缺损,皮瓣修复成活良好、美观,达到了较理想的效果。结论通过局部皮瓣修复面部基底细胞癌术后皮肤缺损,结果满意,瘢痕不明显。
赵军磊张栋益
关键词:皮瓣面部基底细胞癌
氧自由基清除剂提高大鼠扩张皮瓣成活率的作用及血管保护机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探讨氧自由基清除剂提高大鼠扩张皮瓣成活率的作用及血管保护机制.方法 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维生素E治疗组、依达拉奉治疗组,每组16只.于各组大鼠背部均埋入30 ml软组织扩张器1个,术后定期注水扩张至32 ml.再次手术取出软组织扩张器,并于背部扩张区形成蒂部位于尾侧的2.0 cm ×6.0 cm的任意皮瓣.皮瓣形成后即刻开始,维生素E治疗组、依达拉奉治疗组、对照组大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维生素E注射液(100 mg/kg)、依达拉奉注射液(10 mg/kg)、生理盐水1ml;频率均为每12h注射1次,直至术后第3天.扩张皮瓣形成后24h各组分别随机选取8只大鼠对皮瓣进行取材,通过原位标记皮瓣中段、远端组织血管壁的凋亡细胞,计算2个区域皮瓣血管壁组成细胞的凋亡率.术后第7天计算各组大鼠皮瓣成活率,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皮瓣中段血管,计数皮瓣中段皮下平均血管数.结果 术后24h,皮瓣中段、远端的血管壁组成细胞凋亡比率在维生素E治疗组分别为(12.47±1.58)%、(23.35±2.46)%,在依达拉奉治疗组分别为(11.01 ±1.67)%、(18.94±1.35)%;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82±2.25)%、(28.34±1.17)%(P<0.05);且依达拉奉治疗组皮瓣远端的血管壁组成细胞凋亡比率显著低于维生素E治疗组(P<0.05).术后7d,皮瓣成活率、皮瓣中段皮下平均血管数目在维生素E治疗组分别为:(64.17±2.82)%、(11.52±1.09)个/高倍视野,依达拉奉治疗组分别为(73.66±3.24)%、(13.63±1.78)个/高倍视野,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相应皮瓣成活率及皮下平均血管数目[(41.92±3.59)%、(4.30±0.86)个/高倍视野,P<0.05];且依达拉奉治疗组皮瓣成活率、皮瓣皮下平均血管数目均显著高于维生素E治疗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较维生素E更能有效提高扩张皮瓣的成活率;作用机制与
张栋益康深松张正文吴蕊
关键词:依达拉奉维生素E扩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胎肝激酶-1在大鼠失神经骨骼肌血管壁中的表达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胎肝激酶-1(flk-1)在大鼠失神经骨骼肌血管壁中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27只,其中健康对照组3只,实验组切断双侧坐骨神经后,在术后4 h、8 h、12 h、24 h、3 d、5 d、7 d、14 d取双侧腓肠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VEGF在肌肉中血管壁及flk-1在血管内皮的表达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在正常大鼠腓肠肌,VEGF在血管壁有表达,flk-1只在血管内皮有表达。坐骨神经切断8 h内VEGF在血管壁中的表达呈一过性的降低,随后至术后3 d保持在低于健康对照组的低水平表达。术后3 d至14 d表达逐渐增强,但14 d时VEGF的表达量仍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坐骨神经切断后flk-1在血管内皮的表达于术后0~12 h呈现先升高而后降低的明显波动,术后24 h~14 d表达逐渐升高。结论本实验揭示了早期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血管壁内VEGF及其受体胎肝激酶-1(flk-1)的表达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它们在失神经骨骼肌内表达的调节机制、血管退化在失神经肌萎缩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VEGF治疗失神经肌萎缩奠定了基础。
张栋益康皓李进陈燕花王发斌洪光祥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失神经肌萎缩
探讨抑癌基因FHIT在皮肤血管瘤中的表达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抑癌基因FHIT在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中的变化情况,从而研究其在血管瘤发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近近两年内存档的皮肤毛细血管瘤蜡块50例(男女各2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不同时期的血管瘤中抑癌基因FHIT的表达情况:定量分析后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颗粒的阳性面积率、平均光密度。结果血管瘤增生期抑癌基因FHIT低表达,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高表达,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与增生期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退化期和正常皮肤组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癌基因FHIT在增生期血管瘤组织中表达减少或缺失,可能减少了血管瘤细胞增殖的拮抗因素,从而与血管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两种基因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靳君翟弘峰李磊张栋益马腾霄
关键词:皮肤血管瘤FHIT基因免疫组织化学
3D打印耳模在儿童个体化耳廓再造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在3D打印技术辅助下应用自体肋软骨在儿童个体化耳廓再造中的优势。方法河南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2019年8月-2021年9月收治的70例小耳畸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人,分别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3D打印耳模和传统的胶片耳模作为模版术中雕刻。结果术后6个月复诊照相,由术者,第三方整形医生及家属对研究组再造耳廓外形的总体评价的优良率为94.3%,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7.1%,P=0.003<0.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3D打印技术辅助下的运用自体肋软骨对儿童小耳畸形患者进行全耳再造,形态更加逼真,立体感更强,患者家属及医生的满意度认可度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赵尚华康深松张栋益许颖溦
关键词: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支架
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的个性化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巨痣)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巨痣患儿15例,病变位于头面部5例、躯干3例、上肢3例、下肢4例,病变面积10cm×12cm-16cm×24cm;于一次全部切除或分期切除病变后,个性化选择...
张栋益
MRI诊断与治疗肢体血管瘤的价值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MRI对血管瘤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对15例肢体血管瘤患者,使用Siemens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行矢状、冠状T1加权和他加权扫描,然后注射Gd—DTPA进行增强。并对8例患者行CEMRI增强血管成像。15例中10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并与术前MRI检查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所有患者T1WI显示为不均匀的混杂信号,以低信号为主,边界不清楚。T2WI亦显示为不均匀的混杂信号,而以高信号为主。Gd—DTPA增强后,肿瘤影像明显强化,可清楚显示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CEMRI血管成像,可见肿瘤组织内成团的血管畸形图像。10例患者术中所见与MRI影像显示完全一致。结论MRI对血管瘤的定性及准确的定位诊断、血管瘤的侵犯范围以及对术后疗效的评价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康皓陈燕花李进张栋益洪光祥
关键词:血管瘤磁共振成像
维生素E、依达拉奉对转移术后扩张皮瓣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维生素E、依达拉奉对大鼠转移术后扩张皮瓣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2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维生素E治疗组、依达拉奉治疗组,每组8只。于各组大鼠背部均埋入30ml软组织扩张器1只,术后定期注水扩张至32ml。再次手术取出软组织扩张器,并于背部扩张区形成蒂部位于尾侧的2.0cm×6.0cm的任意皮瓣。皮瓣形成后即刻,维生素E治疗组、依达拉奉治疗组、对照组大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维生素E注射液(100mg/kg)、依达拉奉注射液(10mg/kg)、生理盐水1ml;术后24h分别取材检测各组大鼠皮瓣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并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皮瓣组织结构变化及炎性细胞浸润,计数多核炎性细胞数。结果皮瓣的MDA含量、MPO活性、多核炎性细胞数在维生素E治疗组分别为:(9.25±0.33)nmol/mg prot、(0.47±0.05)U/mgprot、(5.36±0.29)个/高倍视野,在依达拉奉治疗组分别为:(6.12±0.53)nmol/mgprot、(0.35±0.03)U/mg prot、(3.71±0.33)个/高倍视野,结果均显著低于IR组[(11.74±0.29)nmol/mg prot、(0.61±0.02)U/mg prot、(7.43±0.62)个/高倍视野,P〈0.05];且依达拉奉治疗组皮瓣的MDA含量、MPO活性、多核炎性细胞数均显著低于维生素E治疗组。皮瓣的SOD活性在维生素E治疗组为(25.36±2.01)U/mg prot,在依达拉奉治疗组为(28.23±1.82)U/mg prot,结果均显著高于IR组[(18.61±1.32)U/mg prot,P〈0.05];且依达拉奉治疗组皮瓣的SOD活性显著高于维生素E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维生素E均能清除转移后扩张皮瓣组织内的氧自由基并减轻炎性反应,且依达拉奉的作用效果优于维生素E。
张栋益康深松张正文吴蕊
关键词:扩张皮瓣氧自由基依达拉奉维生素E
大鼠腹壁浅动脉岛状皮瓣防护的研究
2015年
目的 观察医学影像胶片制作的一种防护罩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腹壁浅动脉岛状皮瓣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1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组,每组8只.各组大鼠于左侧腹部制备6cm×3cm腹壁浅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血管夹阻断皮瓣动脉血流10 h后恢复灌注制备皮瓣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实验组大鼠以防护罩固定,对照组大鼠造模后不做外固定,模型制备完成后的5d内每天观察各组大鼠的活动、皮瓣的完整性及回缩程度.结果 各组大鼠模型制备完成后第2、3、5天分别观察显示,本防护罩在不影响大鼠基本活动的前提下对防止大鼠自身咬伤皮瓣及预防皮瓣回缩效果显著.结论 大鼠缺血再灌注腹壁浅动脉岛状皮瓣模型制备完成后对皮瓣的固定及防护非常必要;采用医学影像胶片制作的防护罩对防止大鼠自身咬伤皮瓣及预防皮瓣回缩效果显著且制作工艺简单.
张栋益康深松张正文吴蕊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岛状皮瓣防护罩
氧自由基与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14
2014年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移植皮瓣部分或全部坏死的重要因素。氧自由基与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各种机制密切相关,是各种损伤机制学说中的重要启动因素。本文就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中氧自由基的作用及氧自由基清除剂保护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张栋益康深松徐军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氧自由基皮瓣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