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洁

张洁

作品数:32 被引量:141H指数:7
供职机构:杭州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中医
  • 10篇酒精
  • 10篇酒精性
  • 9篇证型
  • 9篇中医证
  • 9篇中医证型
  • 8篇酒精性肝病
  • 8篇肝病
  • 7篇食管
  • 7篇鼠肝
  • 7篇反流
  • 7篇不同中医证型
  • 7篇大鼠肝
  • 6篇食管炎
  • 6篇细胞
  • 6篇酒精性肝疾病
  • 6篇反流性
  • 6篇反流性食管炎
  • 6篇肝疾病
  • 5篇食管黏膜

机构

  • 32篇杭州市中医院
  • 8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浙江省中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浙江省立同德...
  • 1篇天津市武清区...

作者

  • 32篇张洁
  • 21篇刘庆生
  • 21篇王小奇
  • 15篇叶蔚
  • 13篇陈芝芸
  • 8篇蔡丹莉
  • 4篇叶彬
  • 4篇桑怡
  • 4篇来丽群
  • 4篇张卫华
  • 3篇姚嘉明
  • 3篇周天梅
  • 2篇刘彬彬
  • 2篇严茂祥
  • 2篇周平
  • 2篇来立群
  • 1篇丛川
  • 1篇赵文波
  • 1篇陈宝贵
  • 1篇于芳芳

传媒

  • 9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肝脏
  • 1篇中医药学刊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浙江省中西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七对酒精性肝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三七对酒精性肝病的防治作用。方法7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三七高剂量组、三七低剂量组和硫普罗宁组各15只;以56度红星二锅头5g/(kg.d)、玉米油2ml/(kg.d)和吡唑27.2mg/(kg.d)每天1次灌胃,连续14周建立酒精性肝病模型,同时分别以1.2g/(kg.d)和0.6g/(kg.d)的三七粉和100mg/(kg.d)的硫普罗宁灌胃进行干预,均连续14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各组大鼠血脂、血清肝功能水平,ELISA法检测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含量,常规HE及Masson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的脂肪变、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及炎症程度、血清CHOL、HDL-C、LDL-C、AST、ALT、HA、LN水平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P<0.05),但血清TG水平则无明显升高(P>0.05)。三七高低剂量组、硫普罗宁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及炎症程度、血清AST、ALT、血清HA、LN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1,P<0.05),但血清TG、CHOL、HDL-C、LDL-C水平与模型组比差异无显著性差(P>0.05)。结论(1)采用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灌服大鼠14周能成功复制ALD模型,表现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细胞浸润、血脂紊乱、血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升高。(2)三七可明显减轻酒精性肝病大鼠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改善血清肝功能和纤维化指标。
张洁刘庆生王小奇蔡丹莉陈芝芸严茂祥叶蔚
关键词:酒精性肝疾病动物模型
饮食调整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刘庆生王小奇张洁陈芝芸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病患病率
三七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TNF-α IL-6 IL-8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三七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TNF-α、IL-6、IL-8的水平和肝组织TNF-α、IL-6、IL-8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三七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损害保护效应的作用机制。方法:6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易善复组、三七大、小剂量组各13只;模型组大鼠2次/d采用50%酒精灌胃,同时每天自由饮用10%酒精饮料进行造模,易善复组、三七大、小剂量组大鼠在造模的同时予相应的药物进行干预,连续14周后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放免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6、IL-8含量,原位杂交检测肝组织中TNF-α、IL-6、IL-8的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脂肪变性,血清中TNF-α、IL-6、IL-8含量和肝组织TNF-αmRNA、IL-6mRNA、IL-8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高,应用三七大、小剂量干预后,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明显减轻,血清TNF-α、IL-6、IL-8含量和肝组织TNF-αmRNA、IL-6mRNA、IL-8mRNA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长期单纯大量饮酒可造成大鼠TNF-α、IL-6、IL-8等细胞因子分泌的异常,三七能调节细胞因子网络,抑制酒精性脂肪肝大鼠TNF-α、IL-6、IL-8等的生成可能是其有效防止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张洁陈芝芸严茂祥何蓓晖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细胞因子
大黄对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肝组织FXR及胆汁酸转运体表达的影响
刘庆生叶蔚姚嘉明张洁王小奇
课题主要研究方法及结果:1、雄性SD大鼠128只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8只,模型组、大黄高剂量组、大黄低剂量组、大黄复方组及熊去氧胆酸组各24只。正常组每天灌服等容量的蒸馏水,并于第3天灌服等量的麻油;大黄高、低剂量组、熊...
关键词:
关键词:肝组织病理学
张卫华治疗腹泻三方介绍
2013年
张卫华乃杭州市名中医,从医50年,临床经验丰富,特别是对腹泻治疗有独到的认识。张老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不断的总结经验,勤临证,勤读书,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结合各名家之专病方药,参考应用各名家之经验灵活加减变化,形成自身独特的方药风格,临床疗效满意。笔者有幸侍诊于侧,聆听教诲,揣摩精要。兹择张老治疗腹泻专病三方阐述如下。
盛桐亮张洁周天梅张卫华
关键词:腹泻七味白术散少腹逐瘀汤临证经验
张卫华封髓丹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经验被引量:3
2013年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复发性口腔溃疡更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在此方面张卫华主任医师经验颜丰,认为脾胃虚弱是病机根本,阴盛于下,虚阳浮于上,相火不潜是病因,其辨证分型可分为湿从热化;寒湿内盛;外感燥热,虚火内扰;阴寒内盛,逼阳于外;火灼津液,肝肾阴亏热等型。在封髓丹基础上加减治疗,能起到扶阳抑阴,引火归源,阴阳平和之功效,并制定出6张协定方,在根本上调整阴阳,临床取得较好疗效。就其临证经验进行分析总结。
周天梅张洁盛桐亮张卫华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封髓丹临证经验
慢性咳嗽证治体会被引量:5
2012年
慢性咳嗽病因系外感与内伤互为因果,表证多不明显,风、痰、寒等病理产物夹杂,加之久病耗气伤阴,燥热内生,病久者或可兼夹瘀血导致气血不通畅,气机不利是疾病久治不愈的关键。
朱黎红张洁张卫华
关键词:慢性咳嗽中医药疗法
不同中医证型反流性食管炎与食管黏膜内镜分级的关系探讨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证型反流性食管炎与食管黏膜内镜分级的关系。方法:对178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进行中医分型,分为肝胃郁热、脾胃虚弱、气郁痰阻3型。观察和分析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内镜检出率,与性别、年龄分布以及不同中医证型反流性食管炎与食管黏膜内镜分级的关系。结果:反流性食管炎的检出率为9.7%,男女性别比为1.06∶1。随着年龄增长,反流性食管炎检出率逐步升高,且病变程度呈加重的趋势。反流性食管炎内镜分级以A、B级为主。不同中医证型反流性食管炎的食管黏膜内镜严重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且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弱证>气郁痰阻。结论:不同中医证型反流性食管炎与食管黏膜内镜分级存在明显的关系。
叶蔚刘庆生张洁叶彬王小奇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内镜分级中医证型
不同中医证型反流性食管炎食管黏膜cyclin D1、CDK4、PCNA、p16的表达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等炎症病变.由于近年来发病率的增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重视.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中医证型反流性食管炎食管...
叶蔚刘彬彬刘庆生张洁王小奇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食管黏膜细胞周期因子
文献传递
加味五苓散对脑外伤中度脑水肿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加味五苓散对脑外伤中度脑水肿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外伤中度脑水肿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五苓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T结果,外周血清IL-6、IL-8、TNF-α水平,NIHSS评分,颅内压水平,GCS评分。结果治疗后1周,两组CT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清IL-6、IL-8、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颅内压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颅内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C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两组GC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五苓散能促进脑外伤中度脑水肿吸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促进恢复。
方金张新文张洁
关键词:加味五苓散脑外伤脑水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