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说理
  • 1篇道德
  • 1篇虚无
  • 1篇虚无主义
  • 1篇学派
  • 1篇学术
  • 1篇学术训练
  • 1篇学者
  • 1篇哲学
  • 1篇政治思想
  • 1篇政治思想研究
  • 1篇社会
  • 1篇社会道德
  • 1篇主义
  • 1篇历史方法
  • 1篇利他
  • 1篇利他主义
  • 1篇剑桥学派
  • 1篇工作坊
  • 1篇共和主义

机构

  • 5篇香港大学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慈继伟
  • 2篇陈嘉映
  • 2篇周濂
  • 2篇刘擎
  • 1篇黄晨
  • 1篇张新刚
  • 1篇任锋
  • 1篇崔之元
  • 1篇段德敏
  • 1篇李石
  • 1篇黄璇

传媒

  • 2篇哲学分析
  • 1篇哲学研究
  • 1篇中国政治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从法治与人治的区分看法治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性
<正>"法治"往往被称为"人治"的对立面,而实际上法治不可避免地代表人的意志。真正的问题在于:谁的意志,什么样的意志。当人们把"法治"与"人治"对立起来时,关注的往往是"什么样的意志"的问题,因而反对的是任意的意志。而另...
慈继伟
文献传递
说理四人谈(下)
2013年
陈嘉映(以下简称“陈”):Seminar是一种好的形式,对于干我们这行的,seminar比较好。
陈嘉映刘擎慈继伟周濂
关键词:SEMINARSEMINAR说理
虚无主义与伦理多元化被引量:14
2000年
慈继伟
关键词:虚无主义利他主义社会道德
说理四人谈(上)被引量:1
2013年
陈嘉映(以下简称"陈"):昨天晚上我跟几个北大的老同事聚餐聊天,还有钟磊,我以前的一个硕士生,当时在北大就很优秀,后来到美国读了博士,受到更完整的学术训练,主要是分析哲学方面的训练。但这种训练也有点儿毛病,你说什么,他都要用他的概念框架来重述你所说的,仿佛你的意思如果不用专门术语来说,我们就听不懂。然后他依据这类重述,推论出一个结论。如果你不同意这个结论,他会说,你不能不同意呀,我只是把你的意思换了个说法,然后推论出这个结论的。"换了个说法"是件挺复杂的事儿,多半,他何尝当真认为这里只是说法不同而已,他是在说,只有他的那个说法才是实质的说法,才真正切入实质问题。这一点,奥斯汀批评艾耶尔时揭示得很明确。初一听只是无关痛痒把说法变了变,只是把通常的说法变成严格的学术的行话,但你一旦接受这转化,你已经掉在陷阱里了。
陈嘉映刘擎慈继伟周濂
关键词:学术训练说理分析哲学艾耶尔奥斯汀
政治思想研究的历史方法——以剑桥学派的历史方法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2019年11月8日,约翰·邓恩教授做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第一期"历史政治学工作坊",以"政治思想的历史方法:剑桥学派的视野"("The Historical Method of Political Thought:Viewed from Cambridge")为题,与国内学者展开对话与讨论。会议的工作语言为英语,本文为此次讨论的中译稿。邓恩教授首先进行主题发言。邓恩教授指出,政治思想对于历史变迁的重要性,以及历史对于理解政治思想的重要性,是一个半世纪以来剑桥大学开展历史研究的主要假设。剑桥学派研究方法的核心关怀在于,任何政治思想都产生于特定的时空,并且被当时当地所发生的一切影响着。过去的历史经验构成了我们的思想资源,使理论学说不至于远离人类经验。邓恩教授以现代民主革命的历程为例,展示了历史学家如何描述历史变迁与民主理论之间的紧密关联。在讨论环节中,邓恩教授与多位国内学者就民主未来的发展前景、共和主义的自由观、历史语境方法、政治制度的历史经验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约翰·邓恩李强崔之元慈继伟任锋段德敏李石黄璇张新刚郑荃文黄晨刘冠男(译)吴佳蔚(译)
关键词:共和主义剑桥学派国内学者工作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