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娜
- 作品数:28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锥形束CT与DSA血管造影诊断肝癌血供来源的临床差异性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锥形束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血管造影诊断肝癌血供来源的差异。方法将154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锥形束CT组102例和DSA组52例,分别采用锥形束CT和DSA血管造影诊断肝癌血供来源,比较肝癌肿瘤由肝动脉、门静脉、门静脉侧支供血的差异,根据血供诊断结果行栓塞术,通过B型超声或CT诊断栓塞术治疗效果。结果锥形束CT组与DSA组诊断的肝癌血供来源结果及治疗效果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形束CT与DSA造影均能够准确的诊断肝癌的血供来源,有利于栓塞术的治疗,但相比较锥形束CT血管造影避免了DSA影像重叠的缺陷,能获得更纯粹的血管供血情况,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谢宝杰朱丽娜刘光辉赵京旗艾宁赵瑜李智岗
- 关键词:锥形束CTDSA肝癌栓塞术
- CT在肝癌介入治疗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被引量:6
- 2017年
-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十分常见,由于其具有早期症状不典型、较高的恶性程度、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等患者就诊时往往已失去手术机会,死亡率较高。除外科手术切除外,介入治疗方法中的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因其安全性较高、微创和可重复性等优点,已经成为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首选方法。甲胎蛋白(AFP)是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指标。
- 朱丽娜谢宝杰王秋香李智岗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
- 锥形束CT技术在肝癌合并慢性氟中毒患者介入诊断中应用研究
- 2016年
- 目的研究锥形束CT技术在肝癌合并慢性氟中毒患者介入诊断中应用效果。方法 54例肝癌合并慢性氟中毒患者,分别给予患者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锥形束CT技术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效果。结果 54例患者中,共有18例(33.33%)接受锥形束CT检查;18例接受锥形束CT检查的患者中,1级4例(22.22%),2级7例(38.89%),3级5例(27.78%);两种检查方式的发现病灶数量相比,锥形束CT明显多于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合并慢性氟中毒患者介入诊断中应用锥形束CT技术,可准确的检查出病灶,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依据。
- 朱丽娜谢宝杰刘光辉赵京旗艾宁赵瑜李智岗
- 关键词:介入诊断
- 供血动脉灌注化疗与化疗栓塞与对进展期卵巢癌的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分析供血动脉动脉灌注化疗(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与化疗栓塞与对进展期卵巢癌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在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进展期卵巢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供血动脉灌...
- 谢宝杰朱丽娜王秋香王宁谷铁树艾宁王玲玲李智岗
- 关键词:化疗栓塞进展期卵巢癌临床疗效
- 基于CBCT的三维重建技术在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7年
- 为了深入了解基于CBCT的三维重建技术在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中的应用,本研究对在我院进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采用基于CBCT的三维重建技术和常规的DSA技术进行分析比较。我们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确诊的6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BCT组34例、血管造影(DAS组)33例,两组均采用TACE治疗,术中分别给予CBCT及三维重建、DSA技术进行手术指指导。研究表明:CBCT组对肿瘤供血动脉检出正确率、超选择动脉插管成功率、碘油在病灶中完全沉积率均高于DSA组(p<0.05);CBCT组的手术时间、辐射总剂量均高于DSA组(p<0.05);术后一个月复查,CBCT组CR 17.65%、PR 73.53%、SD 8.82%,DSA组CR 6.06%、PR 66.67%、SD 21.21%、PD 6.0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个月复查,CBCT组血清AFP水平低于DSA组(p<0.05);两组患者的KPS评分较本组术前均显著的提高(p<0.05),两组间的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的研究初步得出结论:基于CBCT的三维重建技术在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中较DSA技术能够更好的检出肿瘤的供血动脉、指导手术更加便捷和精确,能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
- 谢宝杰朱丽娜张凤娟王秋香李智岗
- 关键词:肝动脉栓塞化疗锥形束CT三维重建原发性肝癌
- 肺癌组织中骨桥蛋白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骨桥蛋白(OPN)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84例原发性肺癌患者,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OPN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84例患者肿瘤组织中OPN阳性表达率为83.3%(70/84),癌旁组织为16.7%(14/84)。OP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类型、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CT显示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胸膜浸润、血管支气管集中征有关(P均<0.05)。结论 OPN在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
- 谢宝杰朱丽娜赵京旗刘光辉王秋香艾宁赵瑜
- 关键词:肺癌骨桥蛋白影像学肿瘤分期
- 中晚期肝癌患者经导管化疗栓塞治疗后序贯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肝癌患者经导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序贯射频消融手术(RFA)治疗的时机。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10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TACE后行RFA的时间间隔>7 d,研究组TACE后行RFA的时间间隔≤7 d,治疗后3个月观察效果,并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近期抗肿瘤疗效、病灶内生物学标志基因及血液肿瘤标志物表达、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预后。结果 研究组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1(MMP-11)、Slug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AFP、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核因子κB(NF-κB)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病生存率、总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后短时间间隔行RFA治疗可增强近期抗肿瘤疗效,抑制患者病灶内侵袭基因及血液肿瘤标志物表达,安全性及预后良好。
- 郝晓光李伟靖朱丽娜史博艾宁吴勇超李智岗
- 关键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手术
- 乳腺癌肝转移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 目的:评价乳腺癌肝转移介入治疗疗效,探讨其在乳腺癌肝转移综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2月~2006年3月24例乳腺癌肝转移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Seldinger穿刺法经右股动脉穿刺, 5F肝管插...
- 朱丽娜李智岗艾宁王礼贤
- 关键词:乳腺癌肝转移介入治疗化疗栓塞
- 文献传递
-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数字钼靶X线表现及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钼靶X线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15例的钼靶X线及临床资料。结果①按WHO乳腺叶状肿瘤分级标准,其中良性8例(53.3%),交界性2例(13.3%),恶性5例(33.3%),均未见淋巴结转移。②良性乳腺分叶状肿瘤钼靶X线摄影多表现为圆形或分叶状肿块,体积较大,密度均匀,边缘光滑,边界清晰;交界性及恶性乳腺分叶状肿瘤影像学上肿块多边缘模糊、边界不清。部分伴有粗大钙化。③钼靶X线诊断为纤维腺瘤6例,乳腺癌6例,错构瘤1例,分叶状肿瘤2例,误诊率为86.7%。④所有患者均以单侧乳房肿块就诊,其中5例患者有肿块短期内迅速增大史;平均发病年龄46岁;9例患者曾有乳腺纤维腺瘤切除史,1例有乳腺叶状囊肉瘤切除史。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的影像学及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征,但须与乳腺纤维瘤、乳腺癌及乳腺间叶源性肿瘤鉴别。
- 王秋香谢宝杰朱丽娜谷铁树
- 关键词:乳腺肿瘤放射摄影术
- 钼靶无肿块乳腺癌X线征象分析
- 目的:分析钼靶未发现肿块影像学特征的乳腺癌的 X线征象,以提高钼靶X线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影像资料齐全,且经手术切除有完整相关病理资料的乳腺癌患者62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 54例,浸润型...
- 朱丽娜刘秀建
- 关键词:微钙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