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双

作品数:13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科研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理学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分子
  • 5篇动力学
  • 5篇动力学模拟
  • 5篇计算机
  • 5篇分子动力学
  • 5篇分子动力学模...
  • 4篇团簇
  • 4篇计算机模拟
  • 3篇动脉瘤
  • 3篇离子束
  • 3篇离子束辅助
  • 3篇离子束辅助沉...
  • 3篇颅内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破裂动脉瘤
  • 2篇未破裂
  • 2篇未破裂动脉瘤
  • 2篇颅内未破裂动...
  • 2篇金刚石

机构

  • 13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作者

  • 13篇李双
  • 8篇郭德成
  • 8篇李之杰
  • 4篇李运超
  • 4篇开花
  • 4篇赵艳春
  • 3篇王伟
  • 3篇邹亮
  • 2篇闫孟泽
  • 2篇阎梦泽
  • 1篇裴小燕

传媒

  • 4篇内蒙古民族大...
  • 2篇计算物理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 5篇2009
  • 3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介入术后微小脑梗死灶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UIA)介入术后微小脑梗死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38例经血管内介入弹簧圈栓塞的颅内UIA患者介入术后行核磁共振平扫检查,并根据检查表现分为无微小脑梗死灶组150例和有微小脑梗死灶组8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UIA介入术后微小脑梗死灶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UIA介入术后微小脑梗死灶的患者有37%,其中3%的微小脑梗死患者有相应的临床症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组患者年龄(P<0.001)、高血压病史(P=0.023)、糖尿病史(P=0.048)、脑卒中病史(P<0.001)及手术时间(P=0.007)是UIA介入术后微小脑梗死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卒中病史及手术时间是UIA介入术后微小脑梗死灶形成的危险因素。
夏鹏飞王伟邹亮李双
关键词: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术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患者术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UI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记录术后12个月随访时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UIA术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 189例UIA患者术后发生癫痫17例,术前发作癫痫、动脉瘤最大直径≥15mm是术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OR=2.999、3.547,均P<0.05)。结论术前发作癫痫、动脉瘤最大直径≥15mm与UIA术后癫痫发作有关。
夏鹏飞王伟邹亮李双崔朋玉孙世昊
关键词: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癫痫
C2团簇在金刚石(111)表面吸附结构的研
利用Brenner(#2)半经验势函数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荷能的C在金刚石(111)表面的化学吸附过程。对300K时,初始入射动能分别为1,20,30eV的C团簇从6个不同位置轰击金刚石(111)表面进行了模拟,观...
郭德成李双阎梦泽赵艳春李之杰
文献传递
Tersoff势在小分子团簇几何优化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深入分析了Tersoff势,并将Tersoff势用于优化由碳硅锗元素构成的双原子分子团簇(C2、CSi、CGe、Si2、SiGe、Ge2)及三原子分子团簇(C3、C2Si、C2Ge、CSi2、CGe2、CSiGe、Si3、Si2Ge、SiGe2、Ge3)的结构,得到了上述这些分子的最稳定结构,并将其中有些结构与从头计算、密度泛函理论和实验值进行了对比;另外,还分析了所得分子的平均结合能、键长和键角等的特点,并总结出一些规律.
李双郭德成赵艳春闫孟泽李之杰
关键词:团簇计算机模拟
Si(111)表面离子束辅助沉积对类金刚石薄膜结构影响的计算机模拟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选C2分子和Ar离子作为沉积源和辅助沉积粒子,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在Si(111)面上模拟研究了离子束辅助沉积(IBAD)类金刚石(DLC)膜的物理过程.重点讨论了C2分子和Ar离子的入射能量及到达比(Ar/C)对平均密度和sp3键含量的影响,并与Si(001)-(2×1)表面生长类金刚石膜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到达比和入射能的改变,对薄膜结构的影响不同;Si(111)面上生长类金刚石膜,薄膜在衬底的附着力更强.
郭德成李双阎梦泽赵艳春李之杰
关键词:类金刚石薄膜离子束辅助沉积分子动力学模拟
CH_4在再构的金刚石(001)-(2×1)表面吸附的计算机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甲烷(CH4)在金刚石(001)-(2×1)表面的碰撞动力学过程与化学吸附构型的关系.观察到了甲烷分子表面碰撞产生的5种化学吸附结构,主要讨论了入射位置以及甲烷入射时的空间取向和入射能量对吸附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单次碰撞过程和CH4分子与表面的能量交换关系.
开花李运超郭德成李双李之杰
关键词:甲烷分子金刚石表面
C_2分子在有缺陷和无缺陷两种不同金刚石表面吸附的计算机模拟比较
2008年
本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在原子层次模拟研究了(不同入射能量的)C2分子在金刚石(001)-(2×1)表面的吸附过程,重点讨论了无缺陷衬底和缺陷衬底上多个对应位置对C2分子的吸附过程,并作出比较,结果表明,有缺陷底靶对C2分子的吸附效果要好于无缺陷底靶对C2分子的吸附效果.
李运超开花李双郭德成李之杰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
斜入射离子束辅助沉积对类金刚石薄膜结构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2009年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从原子尺度上研究了离子束辅助沉积(IBAD)类金刚石(DLC)薄膜过程中离子束入射角对薄膜结构的影响.重点讨论了不同的离子束入射角所对应的薄膜表面模型,平均密度和sp3键含量.结果表明,离子束斜入射加强了入射原子的水平动能,从而加强了原子水平迁移;Ar离子斜入射时C原子迁移率均比垂直入射大,薄膜密度和sp3键含量都比垂直入射小.不同的离子束入射角随着到达比和入射能的变化,对薄膜结构的影响不同.离子束斜入射时可以得到不同结构的膜.
开花李运超郭德成李双李之杰
关键词:类金刚石薄膜入射角离子束辅助沉积分子动力学模拟
CTA、MRA与DSA在脑血管狭窄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脑动脉狭窄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CTA、MRA及DSA检查方法。DSA被认为是诊断脑血管狭窄的"金标准",CTA和MRA对脑血管狭窄的诊断有互补价值。3种方法在诊断脑血管狭窄性疾病方面各有优缺点。
裴小燕杜彦李李双
关键词:脑血管障碍CTAMRADSA放射摄影术
Ar离子辅助沉积对含氢类金刚石薄膜结构影响的计算机模拟被引量:1
2009年
选C2分子和一定量的H原子作为沉积源,Ar离子作为辅助沉积粒子,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研究离子束辅助沉积(IBAD)生长类金刚石(DLC)膜的物理过程.给定Ar的入射能量并改变Ar的到达比(Ar/C),研究辅助沉积对DLC膜结构的影响;重点讨论Ar辅助沉积引起表面原子的瞬间活性变化对薄膜结构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Ar离子轰击引起的能量和动量的传递,增加了合成薄膜的SP3键含量,增大了合成薄膜的密度,加宽了沉积粒子和衬底的结合宽度,研究结果和实验观察一致,并从合成机理上给出一些定量解释.
李运超开花李双郭德成李之杰
关键词:离子束辅助沉积分子动力学模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