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敏燕

作品数:28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细胞
  • 6篇单抗
  • 6篇血小板
  • 6篇利妥昔
  • 6篇利妥昔单抗
  • 6篇骨髓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5篇血栓
  • 5篇血小板减少
  • 5篇淋巴
  • 5篇耐药
  • 4篇血浆
  • 4篇血栓性
  • 4篇血栓性血小板...
  • 4篇血栓性血小板...
  • 4篇血小板减少性...
  • 4篇紫癜
  • 4篇淋巴瘤
  • 4篇急性

机构

  • 28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辽宁医学院

作者

  • 28篇周凡
  • 28篇李敏燕
  • 25篇刘彦琴
  • 24篇刘景华
  • 23篇王吉刚
  • 19篇白颖
  • 15篇张晓琳
  • 8篇刘洋
  • 7篇张海婷
  • 5篇惠玉
  • 3篇刘秀婷
  • 3篇佟丹江
  • 3篇孟广晗
  • 2篇宋福林
  • 2篇张素芬
  • 1篇白清宇
  • 1篇李姗姗
  • 1篇王璐
  • 1篇郭步云
  • 1篇王继红

传媒

  • 10篇临床军医杂志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李敏燕周凡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为基础治疗32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评价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评估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100 mg/周,连用4周)为基础治疗的32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疗效。结果 32例ITP患者中可评估29例,完全反应18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反应率79.3%。新诊断ITP患者6例,完全反应1例,有效2例,无效3例;持续性ITP患者5例,完全反应4例,有效1例;慢性ITP患者18例,完全反应13例,有效2例,无效3例。先前治疗史:糖皮质激素有效17例,完全反应12例,有效2例,无效3例;糖皮质激素无效10例,完全反应6例,部分反应3例,无效1例。结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小,可作为有效的二线治疗手段。
刘景华周凡刘彦琴王吉刚白颖张晓琳李敏燕刘洋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利妥昔单抗小剂量
CTLA4Ig基因修饰骨髓基质细胞诱导HLA单倍型供者T细胞的免疫耐受
2015年
背景:CTLA4Ig作为免疫耐受诱导剂是目前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很有潜力的策略之一。目的:体外研究腺病毒介导CTLA4Ig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诱导HLA单倍型供者T细胞免疫耐受的有效性。方法:自HLA单倍型相合供者骨髓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用CTLA4Ig-重组腺病毒按感染复数50转染骨髓基质细胞72 h,免疫荧光法检测CTLA4Ig在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分别将2×104,4×104及8×104CTLA4Ig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与105个HLA单倍型相合的供者外周血T细胞及105个受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TT法测定T细胞增殖抑制率,收集培养上清以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水平。构建CTLA4Ig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层于6孔板,每孔接种骨髓单个核细胞1×105,于培养第5天计数扩增后的单个核细胞数及CFU-GM集落数。结果与结论:按感染复数50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中CTLA4Ig表达阳性率为85%,荧光信号在细胞浆中呈不均匀分布。2×104,4×104及8×104 CTLA4Ig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对供者T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高于未转染基质细胞组,而白细胞介素2水平低于未转染基质细胞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培养第5天,CTLA4Ig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组单个核细胞数及CFU-GM集落数与未转染骨髓基质细胞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腺病毒介导CTLA4Ig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能诱导HLA单倍型相合供者T细胞的免疫耐受。
王吉刚周凡刘彦琴白颖刘景华张海婷李敏燕
关键词:单倍性免疫耐受
白血病合并血栓栓塞尸检12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白血病合并血栓栓塞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我院1956—1988年剖检的12例合并血栓栓塞的白血病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慢粒急髓变1例,慢粒急淋变1例;初治患者9例,复发患者3例。(2)6例患者合并霉菌性败血症,4例为毛霉菌,2例为曲霉菌。(3)WBC(96.4±12)×109/L,PLT(73.2±12)×109/L。(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化疗中均应用门冬酰胺酶。结论白血病合并血栓栓塞并不少见,临床应引起重视。
刘景华周凡张晓琳李敏燕张素芬宋福林刘彦琴王吉刚
关键词:白血病血栓栓塞尸检
伏立康唑治疗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合并侵袭性真菌性肺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在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应用氟达拉滨治疗过程中并发侵袭性真菌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患者在应用氟达拉滨治疗过程中并发侵袭性真菌性肺炎,比较应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血气分析、肺部影像学、真菌表面抗原等的改变。结果氟达拉滨为基础方案化疗两个疗程后,出现侵袭性真菌性肺炎,其病程呈延缓性,在发病1个月后开始给予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治疗3d后临床症状改善,1周后血气分析改善,约2周真菌表面抗原滴度降低,约5周肺部炎性病变大部吸收。结论伏立康唑在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应用氟达拉滨治疗过程中并发侵袭性真菌性肺炎中的疗效是确切的。
刘景华周凡张晓琳李敏燕刘彦琴王吉刚
关键词:伏立康唑
血浆疗法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初发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通过研究初发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临床资料,提高对TTP,的认识,并初步评价血浆疗法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初发获得性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观察血浆疗法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反应及转归。结果6例获得性TTP患者中,4例有诱发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异常、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初诊时仅1例表现为典型“五联”征,5例表现为“三联”征;5例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升高,6例均检出破碎红细胞,其中1例同时检出小球形红细胞;6例初诊时乳酸脱氢酶均升高,4例总胆红素升高,但仅1例肌酐升高。6例患者均接受了血浆疗法(血浆置换和/或血浆输注)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100mg每周1次,连用4次)的治疗。结果6例患者均达完全缓解,中位随访12月(6~18月),6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TTP早期诊断依赖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血浆疗法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可有效治疗初发获得性TTP.
王吉刚周凡刘彦琴刘景华白颖张海婷孟广晗佟丹江李敏燕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浆疗法利妥昔单抗
IgA型多发性骨髓瘤25例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IgA型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类型多发性骨髓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11年收治的25例IgA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IgA型多发性骨髓瘤占所有多发性骨髓瘤的13.2%(25/198),发病中位年龄66(48~82)岁,多见于女性(60%),骨痛、乏力、肾功损害是其主要的首发症状。(2)发生骨事件24例,腰骶部是其主要损害部位,经白蛋白校正后血钙≥2.78 mmol/L 5例。(3)25例患者中,20例进行了血清、尿液轻链水平的测定,其中IgA-κ13例(65%),IgA-λ7例(35%);DS分期:Ⅱ期3例,Ⅲ期22例;ISS分期:Ⅰ期1例,Ⅱ期7例,Ⅲ期17例。(4)化疗以PD、VADT、M2、MP、LD方案为主,2例患者在达到CR后进行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1例患者在达到nCR后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位随访13月,生存15例。结论 IgA型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时大多处于Ⅲ期,骨事件、肾功损害发生率高,对治疗反应及预后差。
李敏燕周凡刘景华刘彦琴王吉刚张晓琳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IGA型预后
纵隔淋巴瘤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纵隔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瘤,通常以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5年生存率约为55%~69%[1-2]。按照病理类型主要分为: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等。部分患者如:
刘景华周凡刘彦琴王吉刚白颖张晓琳李敏燕
关键词:纵隔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
血浆疗法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初发获得性TTP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浆疗法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初发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初发获得性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观察血浆疗法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反应及转归。结果本组6例获得性TTP患者中,4例有诱发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异常、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初诊时仅1例表现为典型"五联"征,5例表现为"三联"征;5例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升高,6例均检出破碎红细胞,其中,1例同时检出小球形红细胞;6例初诊时乳酸脱氢酶均升高,4例总胆红素升高,但仅1例肌酐升高。6例患者均接受了血浆疗法(血浆置换或/和血浆输注)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100 mg每周1次,连用4次)治疗,结果 6例患者均达CR,中位随访12(6~18)个月,6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 TTP早期诊断依赖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血浆疗法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可有效治疗初发获得性TTP。
王吉刚周凡刘彦琴刘景华白颖张海婷孟广晗佟丹江李敏燕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浆疗法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医师经验性治疗与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7月31日临床送检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培养标本,分离并分析病原菌。结果 343份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2株,阳性率为12.2%(42/343)。其中,革兰阴性菌31株(73.8%),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0株(47.4%);革兰阳性菌8株(19.2%),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各2株(4.8%);真菌3株(7.0%),均为热带假丝酵母菌。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最敏感,对阿米卡星较敏感;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及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复方新诺明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庆大霉素及利福平最敏感;对克林霉素、红霉素、青霉素、四环素及复方新诺明耐药性最高。热带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氟康唑、氟胞嘧啶敏感,其中,1株对两性霉素敏感。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流感染发生率高且病原菌种类多,其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可作为首选抗菌药物;严重葡萄球菌血流感染首选药物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真菌感染时,伏立康唑、氟康唑、氟胞嘧啶疗效较好。
李敏燕刘秀婷刘彦琴周凡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