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明亮

作品数:14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海岸
  • 2篇地质
  • 2篇地质环境
  • 2篇盐沼
  • 2篇输运
  • 2篇中小型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围垦
  • 2篇建设用地
  • 2篇建闸
  • 2篇建闸河口
  • 2篇负面
  • 2篇沉积物
  • 2篇城市地质
  • 1篇挡潮
  • 1篇挡潮闸
  • 1篇动力响应
  • 1篇断面
  • 1篇悬沙

机构

  • 13篇江苏省地质调...
  • 9篇南京大学
  • 5篇国土资源部
  • 2篇国家海洋技术...
  • 1篇海洋沉积与环...

作者

  • 14篇李明亮
  • 7篇龚绪龙
  • 6篇杨磊
  • 5篇苟富刚
  • 4篇汪亚平
  • 4篇高建华
  • 4篇杨旸
  • 3篇蔡田露
  • 2篇陆徐荣
  • 2篇吴曙亮
  • 2篇石勇
  • 2篇李进
  • 1篇卢毅
  • 1篇李明
  • 1篇陈景东
  • 1篇张继才
  • 1篇欧健
  • 1篇金洋
  • 1篇陆华
  • 1篇刘治帅

传媒

  • 3篇海洋通报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地质论评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城市地质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综合评价土体固结状态的方法
一种综合评价土体固结状态的方法,属于岩土工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若周期在1月内,选用标准固结试验方法获取土层的先期固结压力P<Sub>c</Sub>,结合密度和水位数据计算固结比OCR,采用OCR描述土体的固结状态;若周...
苟富刚蔡田露卢毅李明亮陆徐荣李进
地上地下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一体化评价——以连云港城市规划区为例被引量:3
2023年
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以江苏连云港城市规划区为例,探索地上地下工程建设适宜性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一体化评价是一个空间综合决策问题,涉及多个层次多种因素。借鉴经济领域的负面清单模式,基于自然因素的负面清单建立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一体化评价地上和地下评价指标差异性较为明显,地上评价考虑地形坡度、地基承载力、桩基埋深等11因素,而地下空间评价则不考虑地形坡度、桩基埋深等因素。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熵权系数法的综合评价方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GIS平台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模型进行了工程建设一体化分区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工程建设适宜性好区和较好区分布广泛,占比73.94%~93.22%。随着竖向深度增加,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好的区域面积显著增加。地上空间适宜性主要受软土、腐蚀性土及地质灾害影响。浅层(0~15 m)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主要受浅埋厚层软土的影响,地下空间开发面临软土变形的风险。次浅层(15~30 m)与次深层(30~50 m)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主要受砂层涌水量和岩土结合面的影响。从评价结果看,地下空间工程建设适宜性优于地上,建议地下空间分为3个竖向分层进行开发,充分开发利用15 m以浅的地下空间,超前规划次浅层与次深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应尽量避开适宜性一般区和差区。适宜性好区和较好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时应着重考虑。
苟富刚李明亮欧健顾春生蔡田露毛磊
关键词:城市地质地质环境适宜性建设用地
中小型建闸河口的闸下水体悬沙输运过程:以新洋港河口为例被引量:5
2013年
河口建闸使河口区沉积动力条件发生剧烈改变,常产生航道淤浅、泄洪不畅的危害。以新洋港河口为例,于2012年8月18-24日在对新洋港闸下河口进行全潮锚系观测,分析水位、流速及悬沙浓度时空变化和悬沙输运特征。结果表明,建闸河口区为不规则半日潮,大潮期间涨潮历时短、潮流强,落潮历时长、流速相对较小;潮周期内沉积物发生强烈的再悬浮和沉降作用,再悬浮通量数量级可达到10-3kg m-2s-1;小潮期间流速、悬沙浓度和再悬浮通量均小于大潮期间的数值。大潮期间的强涨潮流导致水体不但能够产生强烈再悬浮,同时还将高浓度悬沙水体向上游输送、抵达闸下区域,这是造成建闸河口水道淤积的主要原因。在上游开闸初期和后期,存在较强的盐度垂向梯度,水体层化特征显著;但当上游淡水量较大时,流速迅速增强、再悬浮较为显著,水流可将高悬沙水体向外海输送,对河口水深的维持有利。
李明亮汪亚平朱国贤杨旸项明陆体成成建周俭华张继才高建华
关键词:河口海岸挡潮闸再悬浮沉积动力
建闸背景下的中小型入海河流河口治理——以盐城海岸为例
2015年
中小型入海河流数量众多,每年输运大量沉积物、营养盐与污染物入海,会对河口海岸地区的地貌演化、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系统平衡产生重要影响。在入海河口建闸,改变原有的物质输运格局,将产生一系列需要治理的河口问题,如河口淤积、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以盐城海岸主要入海河口为例,分析了建闸河口的主要特征,提出了建闸河口可持续治理概念与对策措施,以确保河口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陆体成李明亮陈景东杨磊龚绪龙陆立寅
关键词:建闸河口河口治理
鸭绿江河口及近岸地区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对物质运移的指示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稀土元素(REE)的稳定性使其在物源示踪中得到广泛应用,而针对沉积物REE在运移过程中的微弱变化却往往被忽略。本文以鸭绿江河口地区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探讨该区沉积物Ce、Eu的分异特征及其对物质运移格局变化的指示作用。鸭绿江河口地区沉积物的REE含量与平均粒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δEu呈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即随着REE的富集,Eu的亏损程度加剧。Eu的异常发生于岩浆结晶过程,长石类矿物的Ca^(2+)与Eu^(2+)发生置换,造成富集REE矿物的Eu亏损。河流来源的溶解态Ce的氧化沉淀作用,造成河口地区沉积物的Ce呈正异常。此外,柱样历史时期与表层样的δCe差异及河口地区不同亚环境间的δCe差异,有效指示了河口地区物质的运移及沉积环境的变迁。辽东半岛南侧沉积物中砂组分(大于63μm)的δEu指示,水深超过50 m后,Eu呈显著正异常,该处可能为鸭绿江砂组分的运移极限。
石勇高建华刘治帅汪小勇李明亮
关键词:稀土元素物质输运
江苏沿海典型围垦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根据江苏沿海条子泥围垦区90个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测试数据,分析其分布特征,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重金属污染现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重金属平均含量的大小顺序为Cr>Zn>Ni>Cu>Pb>As>Cd>Hg,高值区分布于梁垛河口,低值区分布于用作淡水养殖的滩涂;土壤环境质量优良,88个样品为一类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地质累积指数小于0,污染程度为无污染;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自然沉积,Cr、Cd、Pb还受到一定人类活动影响。
杨磊李明亮龚绪龙吴曙亮
关键词:重金属
潮滩围垦对沉积物重金属的影响初探——以江苏为例
2017年
根据围垦前后的江苏条子泥潮滩沉积物重金属数据,获取重金属背景值,分析重金属含量与分布的变化特征,探讨围垦对重金属的影响机制,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重金属生态风险变化。结果表明,重金属Cr、Ni、Pb的平均含量降低7.2%~15.2%,Cu、Zn、As、Cd的平均含量升高2.7%~23.6%,重金属空间分布的异质性增强;围垦改变堤外潮滩水动力与沉积物分布格局,离岸越远,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越不明显;受植被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互花米草滩重金属含量变化率明显高于盐蒿滩,用作水产养殖的潮滩重金属含量普遍降低,用作农业种植的潮滩重金属含量普遍升高;潮滩沉积物总体质量优良,重金属总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和最大值分别升高6.5%和23.8%,仍处于低生态风险程度。
杨磊李明亮金洋龚绪龙汪亚平高建华
关键词:围垦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
围垦工程影响下的淤涨型潮滩演化:以江苏弶港潮滩为例被引量:7
2016年
通过对受到围垦工程影响的江苏弶港海岸两条潮滩剖面的多期高精度实测高程及沉积物粒度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淤涨型潮滩剖面对围垦工程的响应特征及剖面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在物源充足的淤涨型潮滩围垦,可导致沉积物在围垦堤附近海域快速堆积、沉积物粒径变细;离海堤越远,沉积速率及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变化越不显著。围垦堤附近海域是潮滩低能区,沉积物在此汇聚,造成潮滩剖面凸点的向岸迁移及双凸型剖面的塑造。另外,大型潮沟及其迁移也是影响剖面发育的重要因素。未来需结合海平面变化,研究围垦背景下的长周期潮滩演化趋势。
李明亮杨磊龚绪龙薛文勇杨旸石勇汪亚平
关键词:围垦工程沉积物输运沉积速率
新洋港河口悬沙特征与再悬浮过程被引量:3
2014年
中小型入海河口由于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其沉积动力学特征对于河口区的地貌环境演化等具有重要意义.新洋港河口是江苏淤泥质平原海岸上的典型中小型建闸河口,本文通过在新洋港河口进行的高精度三船同步现场观测,研究了河口的悬沙特征及沉积物对再悬浮作用的响应状况.结果表明,潮周期内悬沙浓度变化显著,涨潮及开闸放水期间悬沙浓度较大,最大平均悬沙浓度达1.45g·L^-1;而在其它时间段内悬沙浓度较小,从口门至闸门悬沙浓度有逐渐增大趋势.潮周期内典型时刻悬沙垂向分布符合"L型"分布特点,表、底层悬沙浓度差异显著.在有径流下泻期间,悬沙浓度垂向变化较为均匀,水体混合作用显著.悬沙平均粒径介于5~10μm;悬沙组分以粉砂为主,平均含量在70%以上.闸下及入海口区域再悬浮作用显著,最大再悬浮通量为10-4~10^-3 kg·m^-2·s^-1,从口门至河闸呈递减趋势;同时,悬沙出现粗化现象,砂组分含量增加.
李明亮杨旸项明朱国贤陆体成周俭华高建华汪亚平
关键词:动力响应
沉积动力过程对盐沼植物响应的初步研究
陈德志李明亮罗锋张一乙汪亚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