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力夫
- 作品数:55 被引量:141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民进党近期两岸政策的调整及其实质
- 2011年
- 2012大选中"两岸牌"将是国民两党选战中制胜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蔡英文在两岸问题上动作频频,受到外界高度关注。从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动力和阻力,分析民进党调整两岸政策的可能性和真正意图。
- 杜力夫许川
- 关键词:民进党两岸政策
- 地方人大视野下的社会管理创新被引量:2
- 2011年
- 社会管理的第一要义,是公民权益保障。唯有靠法治,才能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法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之间的关联意义,为地方人大参与和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以法治的视角审视社会管理创新,充分发挥立法、监督职能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到社会管理的各领域、全过程,推动社会管理导向依法治理的模式。
- 詹毅任徐平杜力夫黄以西郑江旗许伟平陈颖华
-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大视野社会管理体系合法权益长治久安
- 论家族主义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及当代价值
- 2017年
- 家族主义是指以维护家族成员之间天然形成的血缘关系、亲属关系为最高宗旨的社会理念,其形成有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原因。其对于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主要在法律观念和法律制度两大层面。进入清末之后,家族主义在"从身份到契约"的社会运动之中逐渐式微。而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设中,对于家族主义的因素有矫枉过正的倾向。对此,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设中,应当对家族主义采取理性的"扬弃"态度。
- 游志强杜力夫
- 关键词:家族主义中国传统法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宪政基础上的和谐——宽容、妥协与自律被引量:2
- 2009年
- 民主宪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民主宪政、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前提。宪政法治所需的宽容精神和妥协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精神资源和思想条件。掌握庞大国家机器的政府对民众要讲宽容;掌握大量财富和社会资源的社会强势集团对收入低下的社会弱势群体要讲妥协。宪法就是统治阶级自律的宣言书,宪政秩序就是统治阶级自律的政治成果。各国家机关的自律是宪政基础上社会和谐的条件与保障。
- 杜力夫
- 关键词:宪政和谐社会宽容妥协自律
- 论我国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完善
- 依据199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分析了我国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制度基础,对现行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做了考察,提出,应当从目前的'多头执法'逐步过渡到'联合执法',再从'联合执法'逐步过渡到'综合执...
- 杜力夫
- 关键词:海洋环境保护联合执法环境监督
- 文献传递
- 法学实验教学创新模式探究被引量:5
- 2011年
- 法学实验教学是法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法学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立足于法学教育自身特点,从教学内容、形式、考核机制等方面探讨创新型法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该模式对法学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技能要求.
- 谢步高杜力夫李伟征
- 关键词:法学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 近期民进党两岸政策的调整及其实质被引量:1
- 2011年
- 随着蔡英文在民进党初选中胜出,2012大选"双英会"大局已定,人们很难清晰地看出谁将在大选中获胜,但大部分学者认为"两岸牌"将是两党在选战中制胜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蔡英文在两岸问题上动作频频,试图调整其两岸政策,以免在选战中陷入被动。蔡英文带领的民进党到底能不能跳脱传统思维,实现民进党两岸政策的调整?民进党两岸政策的调整十分敏感,受到外界高度关注。分析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动力和阻力,可以得出民进党调整两岸政策的可能性和真正意图。
- 杜力夫许川
- 关键词:民进党两岸政策
- 宪法的功能与价值再探讨被引量:4
- 2001年
- 杜力夫
- 关键词:宪法资产阶级资产者剥削阶级宪法价值
- 近期民进党两岸政策的调整及其实质被引量:1
- 2011年
- 随着蔡英文在民进党初选中胜出,2012大选"双英会"大局已定,人们很难清晰的看出谁将大选中获胜,但大部分学者都一致认为"两岸牌"将是两党在选战中制胜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蔡英文在两岸问题上动作频频,试图调整其两岸政策,以免在选战中陷入被动。蔡英文带领的民进党到底能不能跳脱传统思维,实现民进党的两岸政策的调整?民进党两岸政策的调整十分敏感,受到到外界高度关注。笔者将从分析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动力和阻力入手,以此得出民进党调整两岸政策的可能性和真正意图。
- 杜力夫许川
- 关键词:民进党两岸政策
- 宪政是宪法和民主的统一
- 2008年
- 曾几何时,个别学术界人士基于认识的偏颇对"宪政"一词极尽诋毁之能事,形成了所谓宪政否定说,此说长期误导我国社会大众和法政高层。宪政否定说在政治学和法律学界虽几乎没有市场,但此说在其他人群中的流播却对我国宪法实施造成了不容低估的负面影响。我国法学界、尤其是宪法学界历来对宪政持充分肯定的态度。为了给宪政正名,近几年来不乏宪法学者对宪政否定说提出批评,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许崇德先生发表在本刊2008年第2期上的《宪政是法治国家应有之义》一文。编辑部今欣闻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从善如流,重新肯定了宪政之说,认为2004年通过的一系列修正案是"我国宪政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编辑部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天肯定宪政,正如当年肯定法治和人权一样,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深远历史意义,并且意味着对法学界呕心沥血的研究成果的吸纳。为进一步提升对宪政的学理认识,充分开发宪政的实践功能,本刊编辑部特组织了此次笔谈。
- 杜力夫
- 关键词:民主政治制度宪法确认立宪政治立宪主义立宪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