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新科

作品数:32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基因
  • 12篇细胞
  • 6篇酶链反应
  • 6篇聚合酶
  • 6篇聚合酶链反应
  • 6篇合酶
  • 6篇病毒
  • 5篇巨细胞
  • 4篇凋亡
  • 4篇乳头
  • 4篇乳头瘤
  • 4篇乳头瘤病毒
  • 4篇细胞凋亡
  • 4篇腺伴随病毒
  • 4篇瘤病毒
  • 4篇克隆
  • 4篇过表达
  • 3篇血小板
  • 3篇血小板生成
  • 3篇血小板生成素

机构

  • 28篇中国预防医学...
  • 10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热带医学...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康复研究...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东省老年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1篇杨新科
  • 11篇侯云德
  • 8篇王文亮
  • 7篇段淑敏
  • 7篇候云德
  • 5篇于欣欣
  • 5篇李江
  • 4篇王凤莲
  • 4篇张景华
  • 4篇张浩燕
  • 4篇王伯云
  • 4篇汪治清
  • 4篇范灵芝
  • 4篇佟玉品
  • 4篇张桐
  • 4篇钱止维
  • 4篇郭津津
  • 3篇张杰
  • 3篇李桂英
  • 2篇段淑敏

传媒

  • 14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西安医科大学...
  • 2篇病毒学报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癌症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友谊医学

年份

  • 1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6篇1997
  • 6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8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促血小板生成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998年
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近年分离的一种造血生长因子,能特异地刺激巨核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和血小板的产生,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凝血功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对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TPO的基因克隆与基因结构1994年...
汪治清杨新科
关键词:促血小板生成素分子生物学基因克隆基因结构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海南岛登革热流行区某些动物体内登革病毒RNA被引量:8
1998年
目的寻找中国海南岛一带登革热疫区,登革病毒潜伏的动物宿主及鉴定其毒株型别。方法采用1-4型登革病毒通用引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海南岛登革热流行区蝙蝠脑细胞,血清和埃及伊蚊的登革病毒RNA。结果检测35例疫区蝙蝠脑细胞,20例阳性;检测18例蝙蝠血清,3例阳性;检测三组埃及伊蚊,1组阳性,3组非流行区者都阴性。用4个登革病毒原型株的单克隆荧光抗体技术检测20例登革病毒RNA阳性的蝙蝠脑细胞压印片,16例为2型株阳性,与RT-PCR检测登革热流行区登革病毒RNA阳性蝙蝠脑细胞的阳性符合率为8000%。用RT-PCR检测非流行区蝙蝠脑细胞登革病毒RNA,均为阴性。结论本研究证实蝙蝠是登革病毒的贮存宿主,为登革热流行的有效控制提供了一定重要的线索。
张浩燕杨新科李桂英王凤莲王凤莲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登革病毒蝙蝠RT-PCR
Bak基因对Hela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英文)
2000年
目的研究Bcl 2基因家族促凋亡蛋白Bak在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 ,评价它们作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基因的可能性。方法采用一种可诱导性表达系统,(MT II调节系统),在外加锌离子(ZnSO4,100μmol/L)的条件下诱导Bak基因表达。以Hela细胞系作为靶细胞 ,获得表达Bak基因的稳定转染子。结果可诱导性Bak基因过表达的Hela细胞出现广泛死亡。TUNEL染色证实细胞核碎片化 ,提示细胞死亡是凋亡。流式细胞仪显示 ,在诱导后24h有19.29 %的细胞发生凋亡且细胞在G1 期明显积聚。结论Bak基因能显著诱导Hela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在G1 期延长。因此 。
李江王文亮杨新科于欣欣张杰侯云德
关键词:BAK基因HELA细胞细胞周期细胞凋亡肿瘤
Bak基因诱导P27^(KIP1)基因的过表达使HCC-9204细胞在G_1期停滞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Bak基因的过表达能够使HCC-9204细胞的G1期延长并导致细胞凋亡,探讨p27KIP1基因是否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方法建立Bak诱导HCC—9204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停滞的模型。从Bak诱导的凋亡模型中获得P27KIP1基因并测序。构建PMD-KIP1可诱导型表达系统并转染 HCC-9204细胞,获得稳定转染子。 进一步研究p27KIP1对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Western blot证实在这一过程中该基因的表达水平上调。结果在诱导 48 h后 p27KIP1基因稳定转染细胞的活力降低 35%。在诱导后 24h时 P27KIP1能够使 HCC-9204细胞在G1期停滞,累积的细胞增加 40%。结论 Bak使HCC-9204细胞的 G1期延长是通过上调 p27KIP1的表达;可诱导型 P27KIP1基因的过表达能够诱导 G1期停滞。
李江王文亮于欣欣杨新科侯云德
关键词:基因
酵母双杂交系统用于TPO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2001年
目的 探索促血小板生成素 (Thrombopoietin ,TPO)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其存在位置。方法 构建了含有不同TPO区段的酵母双杂交系统融合表达质粒 ,转化酵母菌SFY5 2 6 ,分析 β 半乳糖苷酶活性以推测TPO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全长TPO pGBT9与全长TPO pGAD42 4、全长TPO pGAD42 4与TPO(N) pGBT9、TPO(N) pGBT9与TPO(N) pGAD42 4之间有相互作用 ,全长TPO pGBT9与TPO(C) pGAD42 4、TPO(N) pGBT9与TPO(C) pGAD42 4、TPO(C) pGBT9与TPO(C) pGAD42 4之间无相互作用。结论 自然状态下TPO在N端结构区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C端结构域不参与此过程。
汪治清杨新科佟玉品侯云德
关键词:促血小板生成素酵母双杂交系统相互作用
融合蛋白Epo-Tpo(C)的表达及初步活性检测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进一步研究促血小板生成素Tpo的功能 ,探讨新型Epo的可能性。 方法 构建了融合蛋白Epo Tpo(C)的真核表达载体 ,在CHO细胞中表达融合蛋白 ,染料亲合柱Blue SepharoseCL 6B初步纯化 ,网织红细胞计数法体内测活并测定了体内半衰期和融合蛋白对大鼠肾衰模型的疗效。结果 初步纯化的融合蛋白体内活性比ELISA结果高 2 0 % ,半衰期为 12h ,比标准Epo长近5 0 % ,对大鼠肾衰模型有良好的疗效。结论 Tpo富糖基化的C端结构域能显著延长Epo的半衰期 ,融合蛋白Epo Tpo(C)
汪治清侯云德杨翔佟玉品杨新科
关键词:血小板生成素红细胞生成素融合蛋白质类
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腺伴随病毒(AAV-2)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哺乳类细胞中的表达
1996年
以野生型2型人类腺伴随病毒(AAV-2)全基因组载体(pSSV9和pSSV9-int-)为基础,构建了重组AAV载体pSSV9/P40-LacZ(+)和pSSV9/P40-LacZ(-),制备AAV重组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表达了β-半乳糖苷酶基因。此外,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载体导入293细胞和A549细胞,进行了LacZ基因瞬时表达研究。结果显示,重组AAV载体(PSSV9/P40-LacZ(+))LacZ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特点是,转染后表达较早(12~24h)出现,并迅速达到高峰值(经24h),随后较快下降(经48~72h)并维持在较低水平。将启动子附近itr结构有差别的上述两载体转染宿主细胞72h后做表达水平比较,结果pSSV9/P40-LacZ(-)在293细胞和A549细胞中,LacZ表达水平均高于pSSV9/P40-LacZ(+)(1.2倍~1.4倍),提示启动子附近AAVitr结构的变异对表达有一定的影响。
张桐王文亮王伯云杨新科颜子颖段淑敏候云德
关键词:腺伴随病毒基因治疗Β-半乳糖苷酶
Aptamer核酸药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2年
汪治清佟玉品杨新科
关键词:APTAMER体外筛选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被引量:2
1995年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能促进大多数来源于中胚叶及神经外胚叶细胞的增殖,它对神经再生、创伤愈合、蝾螈断肢及晶体再生等具有促进作用。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牛bFGFcDNA插入到pBV221高效表达质粒载体中,并使之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经SePharosc-肝素亲和层析获得重组bFGF纯品。SDS-PAGE显示两条带,其中18000系21000降解所致,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其降解,并经免疫印迹试验和生物活性分析证实均为bFGF。
陈惠杨新科刘诚
关键词:BFGF基因重组免疫印迹法大肠杆菌
我国单纯疱疹病毒Ⅰ型168株糖蛋白D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痘苗病毒天坛株中的表达被引量:4
1996年
将我国单纯疮疹病毒Ⅰ型168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的糖蛋白D基因,插入痘苗病毒p7.5启动子下游,使其在痘苗病毒天坛株表达。免疫荧光分析表明,产生的重组病毒糖蛋白D能被运到被重组病毒感染的143细胞表面表达,表达的产物经Westemblot鉴定为分子量约50kD的多肽。Southemblot证明重组病毒基因组中整合有HSV-1168株糖蛋白基因片段,重组病毒免疫家兔后,产生了高滴度的HSV特异性中和抗体。
杨雄虎尚大庄杨新科段淑敏候云德阮力朱既明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D痘苗病毒基因克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