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昕

作品数:13 被引量:32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气候
  • 5篇生态系统
  • 4篇陆地生态
  • 4篇陆地生态系统
  • 3篇碳循环
  • 3篇降水
  • 2篇碳库
  • 2篇碳通量
  • 2篇土壤
  • 2篇排放源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气候响应
  • 2篇气溶胶
  • 2篇甲烷
  • 2篇CO2
  • 1篇稻田
  • 1篇地面臭氧
  • 1篇延拓
  • 1篇氧化碳
  • 1篇沙尘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3篇杨昕
  • 10篇王明星
  • 3篇张仁健
  • 2篇黄耀
  • 1篇李兴生
  • 1篇李阳春
  • 1篇李晶
  • 1篇王跃思
  • 1篇徐永福
  • 1篇王秀玲

传媒

  • 3篇气候与环境研...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大气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地面O_3变化化学反应机理的数值研究被引量:77
1999年
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 M M5) 及区域化学模式( R A D M) 对中国地区近地面 O3 变化化学反应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研究了近地面 O3 变化与其主要前体物 N M H C( 非甲烷烃) 、 N Ox 、 C O 等之间复杂相互作用关系。主要结论为:(1) 污染地区近地面 O3 变化主要受光化学作用控制;而清洁地区地面 O3〗变化主要受大气背景 O3 浓度影响。(2) N M H C和 N Ox 的变化对 H O2 和 O H 自由基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 O3 的反馈作用对自由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3) 在高 N Ox 污染地区的地面上空可能出现高 O3 污染。(4) 在 O3 光化学反应机理中同样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杨昕李兴生
关键词:近地面臭氧化学反应机理臭氧
大气化学研究的一些新进展被引量:10
2001年
近十几年来,对大气化学的某些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实验、机理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取得了一些有重要意义的观测数据井有一些新发现.对有关农田温室气体(CH_4,N_2O)排放、气溶胶、全球碳循环、近地面臭氧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了简要介绍.
王明星杨昕
关键词:大气化学甲烷气溶胶全球碳循环大气科学生态系统
降水,云与大气CO_2浓度的年际波动被引量:4
2005年
观测资料显示大气CO2 浓度具有非常明显的年际变化 .通过分析年平均降水量和夏威夷MaunaLoa站大气CO2 浓度的关系 ,发现大气CO2 浓度年际增长量与全球陆地降水的年际增长量成正相关 ,提出了亚洲季风区云量变化对生态系统净生产力 (NEP)有显著影响的假设 .利用更高分辨率的月平均温度和降水资料 ,进一步分析研究大气CO2 浓度的年际变化与温度以及降水变化的关系 ;利用 1 984~ 1 993年的月平均卫星云资料 ,研究了云量变化与大气CO2 浓度变化关系 ,结果发现全球CO2 浓度年际增长量与低纬度地区陆地上空云量的年际增长量呈同步变化趋势 .
李阳春杨昕王明星徐永福
陆面碳循环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评述被引量:91
2001年
陆面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 ,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很广。对碳循环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主要问题——碳元素的源和汇、“漏失汇”(missing sink)、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NPP)、土壤呼吸、CO2 的“施肥效应”、目前和末次冰期极盛时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反褶积”(deconvolution)分析方法以及气候变化对净碳通量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及其进展情况作了简要回顾和介绍。总结了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及各自存在的问题 ,并对有关研究结果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评述。
杨昕王明星
关键词:CO2陆地生态系统
地-气间碳通量气候响应的模拟研究II.未来气候变化被引量:3
2002年
利用 GCM模式模拟的未来气候状况 ,结合一个简单计算碳通量的模型 ,对未来地 -气间碳交换通量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做初步模拟分析。结果显示 ,在未来气候变暖情况下 ,要保持陆地生态系统不成为大气碳源 ,降水量需要有很大的增加幅度 (至少要比 GCM模式模拟的结果要高 )。在不考虑二氧化碳及氮素的“施肥效应”前提下 ,得出要使陆地生态系统的碳通量为零 ,全球平均温度每增加 1℃ ,降水量需要增加 7% (约 5 4 mm)。
杨昕王明星黄耀
关键词:气候响应气候变化降水未来气候
均值生成函数的周期性延拓在回归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案被引量:8
1998年
针对均值生成函数的周期性延拓在回归分析中存在的回归前提不同,预报因子是预报量的非独立表现等缺点,给出了改进方案。实例分析计算表明:新方案可以有效地消除原方案中存在的非独立虚假相关现象,从而使得筛选出周期性预报因子更加客观。基于本方案所建立的数学预报模型,具有历史拟合率与多步长预报精度基本一致的特点,是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长期预报手段,也有一定的隐含周期分辨能力。
杨昕张仁健
关键词:数学模型
末次冰期极盛时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模式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利用计算土壤及植被碳密度的一个简单数学模型,根据全球环流模式(GCM)模拟21000 a前的末次冰期极盛(LGM)时气候状况,对当时陆地生态系统碳库进行了估计。GCM模拟结果显示,LGM时全球陆地平均温度比现在低4.2℃,平均降水低0.2mm·d^(-1),那时碳储量比现在低372Pg。敏感实验显示,LGM时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对气候条件的依赖性很大,特别是降水的变化对碳库的影响巨大,平均陆地降水量减小(或增加)1%,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将减小(或增加)约45.6 Pg;平均温度每上升(或降低)1℃,陆地碳储量将减少(或增加)44Pg,在设定温度变化为-4.2℃的情况下,如果平均降水减小量由0.2mm·d^(-1),变为0.4和0.6mm·d^(-1),则碳库减小量将由372 Pg变为652和782 Pg。
杨昕王明星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碳库温度降水碳储量气候模拟
一个计算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碳密度的简单模型被引量:19
2001年
根据大量实测的土壤碳密度资料并结合生产力模型 ,得到一组直接利用气候资料来计算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碳密度的公式 ,并同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 .根据此模型的模拟结果 ,对最近基于观测资料而得出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并不显著的结论提出了质疑 .利用此模型还对全球潜在的土壤碳密度分布做了模拟 ,计算出全球土壤碳库为1 1 5 2Pg .该模型成功地模拟了土壤碳密度随降水 (或湿度 )状况而变化的特征 .
杨昕王明星
关键词:土壤碳密度土壤碳库气候资料
中国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排放源初步估算被引量:16
2000年
通过调研大量资料和统计分析 ,初步估算出 1995年中国氢氟碳化物 (HFCs)、全氟化碳 (PFCs)和六氟化硫 (SF6)这 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分别为 2 2 4 4、 2 581 2和2 15t ,分别占当年全球排放总量的 0 9%、 6 4 5%和 3 7%。
张仁健王明星杨昕王跃思
关键词:全氟化碳六氟化硫排放源HFCSPFCSSF6
全文增补中
大气——陆地生态系统的碳交换与气候因素的关系
该文利用1959-1995年间夏威夷Mauna Loa Observatory站的大气CO<,2>观测资料和同期的全球陆地降水资料,分析发现二者的年际增长率间存在显著的统计正相关.利用全球范围内的土壤碳密度资料和气候资料...
杨昕
关键词:碳循环土壤密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