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有信

作品数:84 被引量:907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农业科学
  • 28篇生物学
  • 6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7篇植被
  • 15篇植物
  • 15篇土壤种子库
  • 15篇种子库
  • 10篇土壤
  • 8篇云南松
  • 8篇石漠化
  • 8篇喀斯特山地
  • 6篇植被恢复
  • 6篇黔西北
  • 6篇群落
  • 6篇种子
  • 5篇岩溶
  • 5篇幼苗
  • 5篇紫茎泽兰
  • 5篇物种
  • 5篇萌发
  • 5篇干热
  • 5篇干热河谷
  • 4篇地貌

机构

  • 84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0篇云南师范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毕节学院
  • 4篇云南大学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3篇石林风景名胜...
  • 2篇毕节市水土保...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西南林学院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云南省林业科...
  • 1篇中南林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贵州师范学院
  • 1篇毕节地区水土...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84篇沈有信
  • 21篇刘文耀
  • 9篇赵志猛
  • 8篇戴开结
  • 8篇周文君
  • 6篇陈发军
  • 6篇张彦东
  • 6篇刘伦辉
  • 5篇官会林
  • 5篇李玉辉
  • 5篇邓云
  • 4篇唐樱殷
  • 4篇崔建武
  • 4篇陈坤浩
  • 4篇何方
  • 4篇王电杰
  • 4篇赵春燕
  • 3篇罗林
  • 3篇高雷
  • 3篇黄金

传媒

  • 12篇山地学报
  • 7篇广西植物
  • 5篇植物生态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3篇云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岩溶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中南林学院学...
  • 2篇草地学报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种子
  • 1篇防护林科技
  • 1篇人口与经济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12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川干热退化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物种组成与土壤种子库的影响被引量:54
2003年
探讨了在云南东北部干热河谷区域的严重砂石化土地上利用两种典型固氮树种进行植被恢复后对当地原有植被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 ,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影响是巨大的 ,物种的组成与密度都发生变化。高密度合欢 ( Leucaena glauca)恢复方式下 ,大量当地物种 ,尤其是一些阳性物种从地表植被中消失或生长受到抑制 ,生物多样性降低。参照稀灌草丛设计的马桑 ( Coriaria sinica)恢复方式对原有草坡地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影响不大。各种植被恢复方式的土壤种子库的萌发试验表明 ,合欢恢复方式 ( L.glauca)使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增大 ,同时种子组成也由原来的喜光耐旱为主变为耐荫型为主 ;马桑 ( C.sinica)恢复降低了种子密度并减少了种子种类 ,但主成分的性质未发生改变。一些当地物种仍存在于受影响后的地表植被和种子库中 ,使改变后的系统与当地草坡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但这种相似性随植被恢复的变化在地表植被与土壤种子库间表现不一致 ,显现出随干扰与植被恢复变化的非同步性。
沈有信刘文耀张彦东
关键词:退化山地干热河谷植被恢复
云南松研究综述被引量:81
2006年
1994年以来的10年间,云南松研究继续得以深入,在资源、环境及利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新成果.这些成果表明,云南松遗传资源丰富,地理种源多样,非木材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前景看好,人类开发、利用和管理云南松的理论和技术也更加成熟,云南松的资源和经济价值将更加体现,而有关云南松适应低磷土壤机制的研究还将对其低磷适应对策有所揭示.
戴开结何方沈有信周文君李扬苹唐丽
关键词:林学云南松
一种森林表土替代物及其石漠化植被恢复效应被引量:3
2021年
直接迁植森林表土的植被恢复方式消耗土壤资源,故需寻找替代基质。将处理过的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的生活垃圾置于供体森林中"养育"并接收种子雨,形成"森林表土替代物",与供体森林表土之间在萌发期的石漠化植被恢复效能进行比对。结果表明:(1)一个种子雨季节可以收集到供体森林中约79%的物种种类的种子;(2)经过一个种子雨季节的森林"养育",森林表土替代物的繁殖体库密度约为当季森林表土的67%,向其中混合1/5比例的森林表土后,密度为森林表土的77%;(3)经过处理的小城镇生活垃圾中含有显著高于森林表土的土壤肥力值,能够促进部分原生植物的成功建苗,如滇合欢、假虎刺、小叶鼠李、■子梢等,并提高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等物种多样性指标。综合来看,小城镇生活垃圾可作为土壤替代物接收种子雨,并且可用于喀斯特石漠化迹地植被恢复,同时也为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谭琲琳沈有信赵高卷李振江陈发军朱虹肖桂英
关键词:小城镇生活垃圾种子雨植被恢复喀斯特石漠化
中国近期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种子库研究:成就与挑战
土壤种子库是植物种群、群落更新与恢复的物质基础。中国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植物群落的土壤种子库研究工作,但至今仍然无人对这些结果进行系统地总结。本研究以采集自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1989—2006)和 Web of Sci...
沈有信赵春燕
文献传递
云南石林景区主要乡土植物物候特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0
2006年
为掌握石林景区主要乡土植物物候节律,选择25科35种乡土植物,对其物候特征与同期主要气象因子进行了2a平行观测。结果表明,在2月气温达到10℃,有46%的植物开始萌动;3月气温持续增高并超过15℃,展叶的植物最多,占57.1%;开花期集中在3~6月,尤其在5月温度超过20℃,有82.9%的树种开花;果实成熟期则分散在4~12月。各个物候期的平均温度和≥5℃积温与植物物候表现较为密切,光照和温度对植物开花和结实期影响较大。根据乡土植物物候特征,结合喀斯特山地自然景观特点和景区适配植物群落建设,提出“石中有树,树中有石”的配置原则,筛选在时空格局上适应喀斯特山地环境的观赏植物,构建出与石林喀斯特景观相协调的植被景观,增加景区景观和生态价值,提升景区的内涵。
吴毅刘文耀沈有信李玉辉刘伦辉
关键词:物候乡土植物植被景观世界地质公园
林木保苗高效滴灌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林木保苗高效滴灌桶。包括桶体、桶盖,所述的桶体侧壁上接近桶底的位置设置一滴灌管,并设置水量控制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搬移方便,可重复使用;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适用于苗木移栽...
沈有信
文献传递
一种喀斯特露石的石面自然径流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喀斯特露石的石面自然径流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所述测定装置的径流框包括相互连接并围成矩形的上挡板、下挡板及两个侧挡板,上挡板、下挡板及两个侧挡板的底部与预测定石面固定连接,导流板与下挡板内侧面连接形成导水槽,...
赵志猛沈有信王电杰
文献传递
云南石林地区喀斯特山地种子休眠分类和生态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种子休眠是植物自身调节后代繁殖时间节律以适应生长环境的最重要方式,喀斯特是一种特殊的植物生长环境,植物种子休眠对这种生境适应的研究缺乏。为探讨种子休眠与种子大小、散落时间之间的联系,揭示喀斯特植物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的生殖对策,对滇中喀斯特岩溶地区的19科35种植物的种子萌发和休眠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35种植物中,休眠物种(19种,54.29%)比不休眠物种多(16种,45.71%);(2)19种休眠的物种中,15种具生理休眠,4种具物理休眠,没有形态休眠、形态-生理休眠和联合休眠的植物;(3)具物理休眠的植物种子明显大于不休眠和生理休眠的植物种子;(4)雨季初期(4~7月)散落的种子不休眠比例很高(75.00%),而雨季后期(10月)和旱季(11月至次年3月)散落的种子的休眠比例很高,分别达80.00%和61.54%;(5)68.75%的乔木休眠;灌木的休眠比例为33.33%;藤本植物休眠和不休眠的物种比例相差不大;草本植物大部分(66.67%)不休眠。
陈巧巧沈有信杨光荣赵红梅
关键词:种子萌发休眠喀斯特地貌
滇中喀斯特山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生态学研究被引量:33
2005年
依据两个10000m2森林样地(蓑衣山和月湖)的调查,在两个样地内分别记录到植物95科142属的163种(蓑衣山)和70科110属的125种(月湖),其中,草本物种最多,乔木次之,藤本较少。两个样地的主要组成物种都为滇青冈、清香木、团花新木姜子、云南木樨榄。群落中大径级的物种和个体数相对较少,优势种主要通过较多数量的中小径级个体体现出来。按Raunkiaer生活型划分,该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主要由高位芽植物(54.9%和48.8%)和地面芽植物(39.6%和41.6%)组成。按中国植被进行的生活型分类结果显示,乔木物种组成只有中、小乔木,它们在群落中仅占总物种数的1/4(25%和24%);草本植物中的多年生草本在样地总物种数中所占比例很高(42.7%和45.6%);且常绿中、小乔木与落叶中、小乔木的物种数差异不大,几乎各占一半。但如果按常绿与落叶的个体数量、或胸径总和、或重要值来判定,则落叶成分的最高比例为24·7%。鉴于此,该森林类型仍定义为混有落叶成分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种—面积曲线结果表明,曲线在400m2点有最剧烈转折,应作为类似喀斯特山地植物群落调查的最小面积。
沈有信刘文耀李玉辉崔建武
关键词:群落结构生活型
一种恢复喀斯特山地退化植被生态系统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恢复喀斯特山地退化植被生态系统的方法。该法是在10~12月份种子成熟季节,进入喀斯特山村的神山森林采集林内主要树种的种子,采种时,采用在健壮母树下陆续收集散落的成熟种子,或者从树上打落收集;收集到的种子去...
沈有信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