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攀
- 作品数:25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移动骨穿车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骨穿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部活动连接有抽屉,所述车架下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一侧侧壁上转动连接有锐器盒,所述容纳腔内放置有杂物盒,所述车架一侧外壁上固设有消毒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的存放和运...
- 洪攀
- 艾曲泊帕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ITP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艾曲泊帕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初治ITP患者45例,观察组(18例)应用艾曲泊帕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27例)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如血小板≤10×10^9/L或<20×10^9/L同时合并出血,予血小板输注.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血小板输注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反应(CR)率77.8%,有效(R)率94.4%,对照组CR率44.4%,有效率8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CR、R时间为(9.0±4.0)d、(7.2±2.7)d,对照组达CR、R时间为(14.0±5.1)d、(11.9±5.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更高的血小板数值,第7、14、2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小板峰值观察组(154.4±58.2)×10^9/L,对照组(101.5±37.3)×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输注率、输注量均低于对照组[72.2%VS.85.1%,(1.1±0.3)袋VS.(1.7±0.8)袋;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类似,观察组出现1例头痛,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艾曲泊帕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起效快,有效率高,血小板输注量少,不良反应可耐受.
- 洪攀傅佳萍封蔚莹傅雷华
- 关键词:地塞米松血小板减少症
- 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病原学分析及耐药性变迁
-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率、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细菌鉴定、药敏检测及耐药性分析。结果真菌分离率由2009年22.1%上升到2011年34.3%,白色...
- 洪攀傅佳萍罗洪强陆明钢
- 关键词:血液疾病真菌感染耐药性
- 文献传递
-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B1细胞及血小板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治疗对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患者外周血B1细胞及血小板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37例RITP患者,给予抗Hp治疗,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B1细胞及血小板水平变化,另选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抗Hp治疗前外周血总B淋巴细胞(CD1+9细胞)占总淋巴细胞比例为(21.4±3.7)%,B1细胞占总B淋巴细胞比例为(8.8±2.2)%,CD1+9细胞、B1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5.41和6.24,P<0.01);抗Hp治疗后CD1+9细胞、B1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2.74和3.19,P<0.05);抗Hp治疗后外周血CD1+9细胞、B1细胞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2.35和2.61,P<0.01)。抗Hp治疗后血小板水平有所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P<0.05)。结论抗Hp治疗对RITP患者有一定疗效,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B1细胞水平而起作用。
- 罗洪强林茂芳钟永根傅佳萍封蔚莹洪攀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幽门螺杆菌B1细胞
- 一种骨穿针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穿针,包括针体、针套、安装在针套中部外壁的限位件、限位固定在针套中部和限位件上的调节件,针体包括相互连接的针芯和针柄,针套包括相互连接的针鞘和针体帽,针鞘贴合穿过调节件上部,针柄部分伸入针体帽内并与...
- 洪攀
- 文献传递
- 地西他滨联合CH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地西他滨联合CH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多选择。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4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老年AML患者。观察组28例,采用地西他滨联合CHG方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高三尖杉酯+阿糖胞苷),对照组25例,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方案。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血制品输注情况及生存分析。结果第二疗程后观察组完全缓解率64.3%,有效率75.0%,对照组完全缓解率56.0%,有效率6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第一疗程化疗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粒细胞缺乏时间短(P<0.05),PLT<20×10^9/L的时间短(P<0.05),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少(P<0.05);非血液学不良反应,观察组3~4级感染少(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低(P<0.05)。两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HG方案治疗老年AML疗效确切,骨髓抑制程度轻,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优于传统方案。
- 洪攀傅佳萍封蔚莹傅雷华
- 关键词:地西他滨老年
- 克拉屈滨治疗经典型毛细胞白血病致间质性肺炎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2020年
- 毛细胞白血病(HCL)是一种以脾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组织增生等为临床表现的罕见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克拉屈滨作为其一线药物,对HCL的完全缓解率很高。本文报道了2017-09-04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经典型HCL患者在克拉屈滨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粒细胞缺乏伴高热,合并全身皮疹及间质性肺炎,经大剂量激素等治疗后好转的诊疗过程。并结合文献回顾了HCL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简述了克拉屈滨治疗HCL致间质性肺炎这一少见并发症的诊疗思路,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毒副作用的认识,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 傅雷华葛国兴傅佳萍张志坚洪攀封蔚莹
- 关键词:毛细胞白血病间质性肺炎病例报告
- 血液病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发生率、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病患者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细菌鉴定、药敏检测及耐药性分析。结果革兰阳性菌分离率由2007年19.9%上升到2011年32.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检出率分别为61.4%、43.1%,MRSA、MRSE、肠球菌呈多重耐药,但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近年来血液病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呈上升趋势,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谨慎使用万古霉素,以减少或避免新耐药菌株的出现。
- 洪攀傅佳萍陆明钢蔡真
- 关键词:血液疾病革兰阳性菌耐药性
- 恶性血液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变迁
- 2011年
- 目的:明确恶性血液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变迁。方法:分析近5年来115例恶性血液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和药敏学特点。结果:培养出病原菌242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158株,排在前4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30%;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30%;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复方磺胺甲唑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有一定的抗菌活性。革兰阳性(G+)菌56株,耐药性严重,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率均为100%。近5年来无论是G-菌还是G+菌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恶性血液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G-菌,呈现出多重耐药性,且耐药率不断增加。
- 洪攀陆明钢
-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肺部感染病原菌药敏试验耐药性
- PCD方案与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及感染发生率比较被引量:19
- 2019年
- 目的新药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PCD)方案与传统化疗方案长春地辛+阿霉素+地塞米松(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疗效及感染发生率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4月于医院治疗的66例MM患者,分为PCD组及VAD组,其中PCD组(观察组)39例,VAD组(对照组)27例。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酐(Cr)等生化指标,观察治疗期间感染以及其他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84.62%,对照组为59.2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Cr、血清M蛋白、骨髓浆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43.59%,对照组为1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炎、脱发、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D方案治疗MM具有更显著的近期疗效,但化疗期间感染发生率更高,临床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化疗方案的调整与选择。
- 周炀洪攀钟永根张志坚傅雷华
- 关键词:VAD方案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