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志方

作品数:30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西太平洋
  • 10篇热带
  • 9篇热带西太平洋
  • 7篇
  • 7篇冰期
  • 6篇同位素
  • 6篇硅藻
  • 5篇有孔虫
  • 4篇盛冰期
  • 4篇暖池
  • 4篇末次盛冰期
  • 4篇古海洋
  • 4篇菲律宾海
  • 4篇浮游有孔虫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东菲律宾海
  • 3篇碳循环
  • 3篇西太平洋暖池
  • 3篇末次冰期

机构

  • 23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青岛海洋地质...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宁波市国土资...

作者

  • 30篇熊志方
  • 20篇李铁刚
  • 12篇常凤鸣
  • 5篇翟滨
  • 4篇胡超涌
  • 3篇曹振华
  • 3篇南青云
  • 3篇马仲武
  • 3篇贾奇
  • 2篇何璐瑶
  • 2篇于心科
  • 2篇谢树成
  • 2篇黄俊华
  • 2篇徐兆凯
  • 2篇郝鹏
  • 2篇万世明
  • 1篇李琴
  • 1篇史郁
  • 1篇甘义群
  • 1篇仇晓华

传媒

  • 5篇海洋地质与第...
  • 3篇地球科学(中...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岩矿测试
  • 1篇中国岩溶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地球科学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富钴结壳中锰矿物的δ<'17>O和δ<'18>O:分析方法及其对结壳微生物成因的指示
本文对富钴结壳中锰矿物的δ<'17>O和δ<'18>O进行了研究。文章分析了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区的富钻结壳,发现其△<'17>O在-0.060‰~-0.193‰之间。富钴结壳中△<'17>O的存在,清晰地表明溶解O<,2...
熊志方
关键词:海洋沉积锰矿资源富钴结壳
25万年来热带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虫壳体重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作为海水[CO3-2]替代性指标,浮游有孔虫壳体重量对海洋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热带西太平洋WP7 孔和MD06-3054孔浮游有孔虫壳体重量的测定,分析传统壳体重量清洗方法的缺陷并提出改进,揭示了250 ka ...
秦秉斌李铁刚常凤鸣熊志方郝鹏
微量元素在铁、锰氧化物间的分配系数:古环境的新指标被引量:1
2008年
借助顺序提取技术对西太平洋富钴结壳的铁、锰氧化物进行了分级提取,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测定了其微量元素的组成。结果表明:锰矿物相(-δMnO2)主要富集Mn、Ba、Co、Ni、Sr;铁矿物相(FeOOH)富集Fe、As、Cu、Mo、P、Pb,V、Zn。计算了Co、Cu、Ni和Zn元素在铁、锰两相之间的分配系数D=(M/Fe)铁相/(M/Mn)锰相,探讨了其作为古环境替代指标的可行性。发现Co、Cu、Ni和Zn的分配系数与其在富钴结壳中的总质量分数无关,而与海洋生产力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其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朱颖胡超涌马仲武熊志方曹振华
关键词:富钴结壳微量元素生产力
浮游有孔虫标准化壳体重量测试方法及在西太平洋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使用标准化壳体重量法和传统壳体重量法分别对中国南海(South China Sea,简称SCS)站表层沉积物和MD06-3052岩心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测试,获得了浮游有孔虫种属Globigerinoides ruber(G.ruber)的标准化壳体重量和传统壳体重量.通过对SCS站表层沉积物中G.ruber标准化壳体重量与传统壳体重量的比较,认为在该海域使用标准化壳体重量替代性指标能够更好的排除壳体粒径的干扰.通过对MD06-3052岩心中G.ruber标准化壳体重量与南极Vostok冰心的CO2浓度(pCO2)曲线进行对比,认为标准化壳体重量方法能够较好的反映出表层海水[CO32-]的变化.标准化壳体重量方法快速简便,指示性好,在探讨晚更新世以来表层海水在全球碳循环的重要作用中,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指标.
安佰正李铁刚孙晗杰熊志方常凤鸣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碳酸盐碳循环西太平洋
末次冰期热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中硅藻记录对古环境的响应
2014年
通过对末次冰期热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区WPD-03孔的硅藻鉴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主成分Ⅰ可表示该孔海表盐度的变化,且得分越高,表示盐度越低;主成分Ⅱ可表示该孔海表温度的变化,且得分越高,温度越高。在过渡层段也即MIS3期的晚期,由于盐度相对较低的海水上涌,使海表盐度降低的同时带来大量营养物质,导致非成席硅藻的勃发。继而"低盐帽"的形成促使海水的成层化,诱使成席硅藻勃发,导致"秋季沉降",从而形成硅藻席沉积。亦说明盐度相对较低海水的输入,可能是研究区硅藻席沉积形成的诱因之一。
翟滨李铁刚熊志方
关键词:硅藻末次盛冰期西太平洋
低纬度西太平洋末次冰期Ethmodiscus rex硅藻席粘土矿物特征及形成机制启示被引量:13
2010年
为研究低纬度西太平洋(15°~21°N,136°~140°E)发现的末次冰期晚期Ethmodiscus rex硅藻席形成机制,运用X射线衍射、湿碱消解—ICP-OES和高温燃烧—EA方法分别测定了硅藻席岩心WPD-03中的粘土矿物、蛋白石和有机质.结果表明,WPD-03孔中粘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50%)和伊利石(39%),而绿泥石(8%)、高岭石(3%)含量极低.蒙脱石主要来源于海底基性火山物质的化学蚀变,伊利石主要来源于研究区以西陆地(中国内陆干旱区和周边岛屿),风力输送是主要搬运途径,绿泥石也以陆源为主.伊利石/蒙脱石、蒙脱石丰度等指示硅藻席底部发生过显著的风尘输入增强过程,风尘携带的丰富硅和铁可能促进了Ethmodiscus rex的勃发,致使生物硅和有机碳大规模地输出到海底,形成硅藻席.同时,Ethmodiscus rex特殊的生态学特征及对海洋环境的特殊需求可解释其勃发对风尘输入的滞后响应."风尘输入有利硅藻席沉积"对全面认识硅藻席形成机制及正确理解硅藻席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熊志方李铁刚翟滨万世明南青云
关键词:粘土矿物西太平洋末次冰期
70万年来西太平洋暖池北缘有孔虫氧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贾奇李铁刚熊志方常凤鸣
湖北清江和尚洞洞穴温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0
2008年
对湖北清江流域和尚洞内、洞外气温进行同步高频监测,发现洞穴温度响应洞外气温的变化,但由于受到洞穴的“缓冲作用”,由外及里的温度变化幅度变小,时间滞后,且响应的快慢具有明显的季节性。2003—2008年度监测的数据统计表明,在150m洞深处,洞内日温度的变化幅度仅0.2℃,明显低于洞外气温变化幅度(6.9℃);同样,洞内夏、冬季节温差变化(6.9℃)也小于洞外(31.8℃)。比较洞内外温度的时间序列,发现日尺度上,洞内气温滞后洞外0~2小时,而在季节尺度上则滞后10-40天,其中降温阶段滞后小,升温阶段滞后大。此外,一年四季中,洞内温度对外界气温变化的响应呈现慢(2—4月)→快(5—7月)→较快(8—10月)→较慢(11-1月)的特点,可能与不同季节下洞穴“缓冲作用”的强弱变化有关。
何璐瑶胡超涌曹振华马仲武熊志方
热带西太平洋硅藻席“碳汇”角色评价
熊志方李铁刚
湿碱消解-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生物硅被引量:6
2010年
利用湿碱式化学提取技术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优化样品碱式消解方法,确定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建立了测定海洋沉积物中不同含量级别生物硅的方法。结果表明,仪器检出限为0.724μmol/L,方法检出限为0.942μmol/L。用于测定硅酸盐-硅溶液成分分析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8648和GBW 08649,标准值分别为50.0μmol/L和100.0μmol/L),测定值分别为(49.888±0.275)μmol/L、(99.578±0.651)μ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0.443%、0.527%;对于不同生物硅含量级别海洋沉积物样品的平行、独立测量,其相对标准偏差<8.9%。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满足古海洋学不同时空尺度气候和环境分析的应用。
熊志方路波于心科翟滨李铁刚
关键词:生物硅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海洋沉积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