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州
- 作品数:25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 叶景葵与合众图书馆被引量:4
- 2006年
- 叶景葵是最初创议筹建合众图书馆的人,他率先将自己的藏书悉数捐赠,并独力筹措各项经费;他长期主持馆务,为了合众图书馆的发展殚精竭虑。合众图书馆的创办是叶景葵“利人”之藏书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他藏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众图书馆与叶景葵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合众图书馆创办的背后是叶氏的高风亮节,而合众图书馆的屹立成全了他人格的伟岸。
- 王京州
- 佛教对中古论说文的沾溉与影响
- 2013年
- 本文旨在探讨佛学经论对中古论说文的辐射与影响,以支遁、僧肇、刘勰的作品为分析对象,揭示了佛教影响论说文体的途径与方法,三人作品代表了中古论说文的最高成就,分别以"支理"、"肇论"、"文心"来指代。佛教对论说文的影响,在"支理"体现为:标新立异的耸听效果,论注参体的形式选择和条分缕析的论说方式;在"肇论"表现为:论序共纪的形式创新,"假致疑难"的论证方式以及华实相扶的语言追求;而"文心"则集中表现为"以兼为主"的论文观。具体来说,《文心雕龙》做到了辨体上论与说的统一、形式上理与辞的统一、创作上"弥纶群言"与"研精一理"的统一。
- 王京州
- 关键词:佛教支遁僧肇
- 朱子儋藏刻书考
- 2011年
- 及所记钤印,勾稽明代藏书家朱子儋藏书共二十七种,五百馀卷,其藏品覆盖面广,然以书画和别集为最多,对宋本的重视,是朱子儋藏书的又一特色。藏书之外,朱子儋还汲汲于刻书,对于所刻之书,他一方面续加补苴,一方面又抽取英华,看重选本,具有自觉的选家意识。
- 王京州
- 关键词:藏书刻书缪荃孙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创作背景考被引量:2
- 2006年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是一篇描写山水胜景的美文,首尾不全,经考证可知谢中书是谢览,其中描写景物为永嘉山水,作品的创作年代应当系于公元510年至511年之间。
- 王京州
- 关键词:陶弘景
- 魏晋论说文句法修辞析论
- 2009年
- 魏晋论说文句法修辞主要表现为因果连词、鼎足对、顶针。因果连词的大量使用,展现了论说文内部的逻辑联系和推理层次;鼎足对在对偶之外,兼有排比之用,因而能增强论说文气势;顶针的运用不仅出于推理需要,同时更加强了文章的整体感。
- 王京州
- 关键词:因果连词顶针
- 彭好古《彭氏类编杂说》简介
- 2002年
- 王京州
- 杜甫以赋为诗论被引量:5
- 2006年
- 以赋为诗指文学家的才思从内在的主观情感转移到外部的客观世界,用写赋的方法作诗,使诗歌充溢着诗体本不常有的赋体特征,从而给读者带来深闳巨丽的赋美享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三川观水涨》等诗歌,即是典型的以赋为诗之作,从题材、结构、意象等方面均可以看到深受赋体影响的痕迹。杜甫重视赋体创作,认为诗赋同源,这使他运用以赋为诗手法的可能性和自觉性大为提高。
- 王京州
- 关键词:杜甫以赋为诗
- 引经据典与“体同书钞”——魏晋论说文中的引证被引量:1
- 2013年
- 现存魏晋论说文共引《诗经》23次,其中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异文。曹植的引诗特点,可与《诗品》"其源出于《国风》"之说相互参证。曹植《辨道论》对桓谭《新论》先征引后批驳,摆脱了引经据典的套路,在修辞学史上具有突破性的意义。魏晋论说文对当时俗语、谚语的广泛使用,以及对先秦寓言的点染、对举和演绎,构成了一处独特的修辞景观。
- 王京州
- 关键词:《诗经》俗谚寓言
- 《王应麟著作集成》总序被引量:1
- 2011年
- 王应麟为南宋大儒,著述宏富,影响深远,然其著作一直未得到全面深入的整理,不便学界使用,亦不利于王应麟研究的开展。清华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与王应麟祖籍地浙江宁波鄞州区合作成立王应麟研究基地,自2008年起,邀约多位学者共同整理王应麟著作,合为《王应麟著作集成》(以下简称《集成》),年内将由中华书局陆续出版。诚如傅璇琮先生在《集成》总序中所说:"这确也为我们现当代高等教育与地域文化建设之合作、沟通,提供值得研究之显例。"兹将傅璇琮先生为《集成》所撰总序及各书整理者所撰前言先行发表(《困学纪闻》、《玉海》因点校工作尚在进行,暂付阙如),以飨读者。
- 傅璇琮傅林祥张三夕杨毅徐梓罗容海赵汗青张骁飞王京州江合友郑振峰何林英
- 关键词:著作总序古典文献研究地域文化建设《困学纪闻》
- 帝王优劣论的背景与意义——以汉魏之际的帝王论为中心
- 2014年
- 帝王优劣论在汉魏之际的兴起与曹魏时期的君臣共论之风紧相联系:《太极东堂夏少康汉高祖论》是钟会对高贵乡公与群臣论议内容和过程的生动记载,《周成汉昭论》则是曹丕、曹植、丁仪同庭之下相互论难的产物。帝王优劣论的流播和影响则反映了汉末以降私人讲论之风的复兴:孔融《周武王汉高祖论》是对王充《论衡》相关内容的鼓吹和回应,曹植《汉二祖优劣论》、诸葛亮《汉二祖论》则是对仲长统《昌言》同题之论的进一步发挥。曹丕等人的《周成汉昭论》同时还是建安期间曹操威权日盛、流言四起政治环境下的产物,对"史论即政论"具有很好的诠释作用。
- 王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