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传斌

作品数:17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肿瘤
  • 7篇细胞
  • 5篇肝癌
  • 3篇人源
  • 3篇人肝
  • 3篇人肝癌
  • 3篇外周
  • 3篇疗效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肿瘤
  • 3篇FAB
  • 2篇蛋白
  • 2篇血T淋巴细胞...
  • 2篇亚群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增殖
  • 2篇射频
  • 2篇射频治疗
  • 2篇鼠脑

机构

  • 1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17篇王传斌
  • 13篇罗荣城
  • 9篇丁雪梅
  • 7篇张鸣江
  • 6篇廖旺军
  • 5篇罗宇玲
  • 4篇康世均
  • 4篇韩焕兴
  • 4篇尤长宣
  • 3篇吴桂臣
  • 3篇李爱民
  • 2篇张亚奇
  • 2篇闻炳基
  • 2篇卢惠芳
  • 2篇季晨阳
  • 2篇徐江平
  • 2篇李朝龙
  • 1篇张呜江
  • 1篇张雪林
  • 1篇章廉

传媒

  • 5篇第一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肿瘤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中国抗癌协会...

年份

  • 1篇2002
  • 9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4
  • 1篇199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恶性肿瘤患者聚能刀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2001年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聚能刀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术后T4值和T4/T8比值显著高于术前(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聚能刀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反应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提高。
廖旺军罗荣城陈丽珊王传斌罗宇玲张鸣江
关键词:恶性肿瘤T淋巴细胞亚群
消炎痛和Ge-132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L-2的影响
1990年
本文观察了消炎痛与Ge-132对促进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IL-2的影响,消炎痛(1μg/ml)和Ge-132均能明显提高PBMC产生IL-2的能力;当Ge-132的浓度为0.1-1μg/ml时,消炎痛与Ge-132具有协同作用;而当Ge-132浓度提高到10μg/ml时,这种协同作用消失,而且IL-2活性明显降低。
罗荣城丁雪梅王传斌黄志光张肇和
关键词:有机锗消炎痛白介素-2
聚能刀治肺癌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观察聚能刀治疗肺癌的的效果.方法在CT引导下准确将电极针杆插人肿瘤内部,每个靶区治疗时间5~15 min,小于3.5 cm的肿块一次杀灭,大于3.5 cm的肿块分多点杀灭.结果术后1~2周经PET证实聚能刀的作用范围仅局限于3.5 cm左右,对作用范围内的组织可完全杀灭,对杀灭范围以外的正常组织无损伤.普通胸片和CT均显示聚能刀治疗后肿瘤阴影有所增大.结论聚能刀可有效杀灭肺部肿瘤,PET是评价聚能刀治疗近期局部疗效的最佳手段.
康世均罗荣城廖旺军王传斌罗宇玲张呜江吴湖柄张雪林
关键词:肺癌
聚能刀治疗前后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目的: 探讨聚能刀治疗前后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方法: 采用APAAP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 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术后CD4+和CD4+/CD8+显著地高于术前(P<0.01). ...
廖旺军罗荣城康世均王传斌罗宇玲张鸣江
关键词:恶性肿瘤T淋巴细胞亚群
文献传递
^(131)I标记人源抗HBs Fab瘤内注射治疗荷人肝癌裸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13 1I标记人源抗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Fab片段 (抗HBsFab)瘤内给药治疗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合理性。方法 荷瘤裸鼠分为 5组 ,分别经瘤内注射13 1I 抗HBsFab、13 1I 无关Fab、13 1I、PBS及腹腔注射13 1I 抗HBsFab。 5d后每组各取 2只作组织分布测定 ,其余观察 3周 ,计算各组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 瘤内注射13 1I 抗HBsFab组放射性计数瘤 /肝比值是腹腔注射组的 9倍 ,3周后前者肿瘤生长抑制率高于后者 ,分别为 62 .3%和 46.7%。结论 采用瘤内注射13 1I标记人源抗HBsFab导向治疗肝癌 ,具有低毒高效的治疗作用 。
罗荣城吴桂臣韩焕兴尤长宣丁雪梅李爱民王传斌张鸣江
关键词:乙型肝炎抗原
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评价聚能刀射频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探讨以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技术评价恶性肿瘤射频治疗术近期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应用PET对恶性肿瘤患者经聚能刀射频治疗前后靶区的放射性强度进行观察。结果聚能刀射频治疗后,33例患者54个治疗靶区均可测得治疗区域中心放射性缺损,提示治疗区域组织被灭活。结论PET检查对聚能刀射频治疗的近期疗效评价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
廖旺军罗荣城康世均吴湖炳王传斌罗宇玲张鸣江
关键词:恶性肿瘤射频治疗PET
人源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Fab片段与IFN-α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筛选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探讨如何在无药物抗性改变;无转化细胞生物指示系统改变的情况下准确快速地筛选出人源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体Fab片段/IFN-α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方法在 IFN-α基因两端加上 XbaⅠ酶切位点后用 PCR法扩增,再重组入以抗体库技术筛选得到的人源抗HBsAg-Fab片段表达载体的相应位点上,构建 anti-HBsAg-Fab/IFN-α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取 PCR扩增得到的 IFN-α DNA,用地高辛标记系统进行化学标记,制备 IFN-α DNA探针。取构建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转化受体菌.增菌后,以溶菌酶加煮沸法批量制备载体 DNA,点样于硝酸纤维膜上, 80℃烤2h,预杂交液 42℃,2h膜预杂交,标记探针 42℃, 4h杂交,洗膜后用酶标抗地高辛抗体显色。同时设单纯人源抗 HBsAg-Fab片段表达载体为阴性对照, IFN-α质粒为阳性对照。阳性克隆再以 SacI和 XbaⅠ酶切,琼脂糖电泳鉴定。结果40株转化细胞中筛选出7个阳性克隆,酶切鉴定显示两者符合率达100%,成功地筛选出了anti-HBsAg-Fab/IFN-α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结论人源HBsAg抗体Fab片段/IFN-α融合蛋白表达载?
罗荣城尤长宣韩焕兴胡栋平王传斌苏瑾
关键词:融合蛋白乙型肝炎FAB片段IFN-Α
烟碱对大鼠脑微循环中白细胞运动的影响
2000年
目的 :观察烟碱对大鼠脑微循环中白细胞运动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围堤式颅窗直视大鼠大脑软脑膜微循环 ,若丹明 6G标记循环血白细胞 ,微循环仪观察软脑膜微血管 (直径 2 5~ 40 μm ,长度 10 0μm)内白细胞的运动状态。结果 :烟碱能浓度依赖性的运动大鼠脑微血管内白细胞在内皮表面的滚动和粘附 ,预先皮下注射烟碱受体拮抗剂美加明可使滚动和粘附的白细胞分别降至 14 .2± 1.1个和 1.3± 0 .7个 (对照组为 10 .2± 1.2个 )。抗E 选择素单抗能明显阻断烟碱依赖所至的白细胞滚动 ,使滚动白细胞数目从 14 .2± 1.7个减为 2 .8± 0 .8个 ,而抗αvβ3整合素抗体能使粘附的白细胞数目从 10 .6± 1.0个降至 3 .8± 1.3个。结论 :烟碱可改变大鼠脑膜微循环中白细胞的运动状态 ,使白细胞在血管内皮表面滚动或粘附于其表面 ;烟碱的作用与激活脑烟碱受体有关 ;E 选择素介导烟碱引起的白细胞滚动 ,而αvβ3整合素则与烟碱引起的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的粘附有关。
徐江平王传斌杨雪梅芮耀诚
关键词:烟碱脑微循环
烟碱依赖大鼠脑微循环中白细胞运动状态
2001年
徐江平王传斌
关键词:脑微循环
TACE并IL—2/LAK肝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肝癌的初步报告被引量:4
1994年
本文采用TACE并IL-2/LAK肝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肝癌10例。结果为PR2例,MR4例,SD2例和PD2例。10例病人生存期3~10个月,平均7.8个月。IL-2/LAK灌注后6例AFP值明显下降;T细胞亚群中Th数量明显增多,Ts数量明显减少,与灌注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IL-2/LAK肝动脉灌注未见严重副反应。结果提示TACE并IL-2/LAK肝动脉灌注为晚期肝癌较好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
谢宗贵曾行德罗荣城丁雪梅廖娟王传斌卢惠芳
关键词:栓塞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