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克喜

作品数:45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5篇逻辑
  • 10篇逻辑学
  • 8篇推类
  • 6篇汉语
  • 5篇形式逻辑
  • 5篇因明
  • 5篇中国逻辑
  • 5篇论辩
  • 5篇逻辑史
  • 5篇非形式逻辑
  • 5篇佛教
  • 4篇哲学
  • 4篇中国逻辑史
  • 4篇文化
  • 4篇连珠
  • 4篇连珠体
  • 4篇论式
  • 4篇佛教逻辑
  • 3篇语言
  • 3篇思维

机构

  • 45篇南京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江苏警官学院
  • 1篇燕山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南京森林警察...
  • 1篇武汉纺织大学

作者

  • 45篇王克喜
  • 3篇何洁
  • 2篇刘飞
  • 1篇董高伟
  • 1篇王全权
  • 1篇张建军
  • 1篇杨宏秀
  • 1篇范蓓蓓
  • 1篇陈晨
  • 1篇郑立群
  • 1篇段晓宏

传媒

  • 5篇河南社会科学
  • 3篇南京社会科学
  • 2篇江淮论坛
  • 2篇中州学刊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毕节学院学报...
  • 1篇哲学动态
  • 1篇哲学研究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求索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采写编
  • 1篇前沿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汉语‘是’的形而上之谜”之谜——兼与肖娅曼先生商榷
2004年
文章对汉语的“是”与西语的“tobe”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认为不能把汉语的“是”简单地比附为西语的“tobe” ,二者不论在哲学传承上还是在语言自身的发展上都大相径庭 ,更不能说汉语的“是”发展成为判断词的秘密在于“它自产生之日起就与西语tobe相当 ,集形而上学之本在、存在、存在者三个核心观念于一身。”汉语的“是”没有进入中国哲学的范畴 ,也没有什么本在、存在、存在者的意义 ,研究汉语的“是”之所以发展成为判断词必须立足于汉语语言发展的实际 。
王克喜
关键词:西方语言逻辑学判断词存在者
义务之惑的思想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哲学践行是为了解惑,惑的主题是普通理性人都可以参与和思考的,并且与生活息息相关。义务就是这样一个比较典型的主题。人们关于义务的困惑源自信念冲突,信念冲突具体表现为义务规范不同层面的冲突。对义务之惑的思想分析就是在澄清"义务与责任,义务与义务感,义务感的应有、能有与实有的三个层面,作为类和作为个体的义务"的基础上,对义务规范冲突的不同层面进行重新诠释,从而引导人们分析自己的信念体系,考察是否有不合理信念,进行信念的重新建构,消除错误认知造成的不一致,达到一定的释然。
杨宏秀王克喜
逻辑与语言——古代汉语与关联性思维的推类被引量:3
2003年
逻辑与文化所讨论的是逻辑学与文化间的客观联系。这种联系由文化的整体性以及逻辑在构成文化整体诸要素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逻辑与文化的联系既表现为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和需求对逻辑的制约 ,也表现为逻辑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前者决定了不同文化孕育出的不同逻辑传统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把握这一点 ,可能会有助于我们开启理解和研究逻辑科学的更为广阔的思路。后者给出了不同文化传统间差异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关注这一点 ,可能会对我们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比较中西文化异同 ,并进而对推进中西文化交流和今日的新文化建设提供帮助与借鉴。有鉴于此 ,本刊编发部分有关文章 。
王克喜
关键词:逻辑语言古代汉语
论辩对印度因明和中国名辩学的意义被引量:3
2020年
治中国逻辑史的学者更多关注语言、数学、政治制度等对中国逻辑产生和发展的影响,而对论辩在因明和名辩学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关注不够充分。对比论辩在因明与名辩学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实际论辩情况以及对因明与中国古代逻辑发展的走向等方面,就相关问题展开探讨,以供研究中国逻辑史和因明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王李蟠王全权王克喜
关键词:论辩因明名辩学
论辩与语言分析在佛教逻辑产生中的意义
2011年
逻辑的产生总是与一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的。逻辑的产生一定是对既有的思维实际和语言实际的研究而产生的,正是因为如此,逻辑才会具有多种形态,才会具有亚里士多德逻辑、佛教逻辑和中国逻辑的异彩纷呈。基于这样的认识,认为佛教逻辑的产生是与论辩和语言分析密不可分的。古代印度的论辩实际和语言分析的成果是佛教逻辑产生的重要条件。
王克喜
关键词:佛教逻辑论辩语言分析
“推类”问题散论被引量:5
2016年
中国逻辑史研究中的"推类"问题是关乎中国传统逻辑的性质、特征、风貌的重要问题,很多中国逻辑史研究的问题是从这个问题分蘖出来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中国逻辑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本文在研究中国古代典籍的原著以及前贤关于"推类"的研究基础上对"推类"做了重新界定,进一步丰富了"推类"的实际表现形式,特别是提出了与"推类"密切相关的概念——"关联性",对"推类"的内在推理机制进行了重新阐释,并与因明三支进行了简单的比较研究。
王克喜
关键词:推类
博弈论语义学的逻辑哲学思想探析被引量:3
2008年
贾可·辛提卡是当代著名的逻辑学家,他创建了博弈理论语义学,用博弈论的方法来刻画命题理解,从而判定命题的真值。博弈理论语义学对命题的真值判断标准是符合论的,这与维特根斯坦前期的"图象论"如出一辙,而这种符合关系的建立则直接源自于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游戏说",通过语义博弈建构图象与世界图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维特根斯坦哲学是辛提卡博弈论语义学的直接思想来源。
董高伟王克喜
关键词:博弈论语义学逻辑哲学
论逻辑与文化被引量:6
2006年
本文立足逻辑学发展的历史,认为逻辑学作为一种科学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定民族文化发展引申的结果,因此一定文化土壤孕育的一定的逻辑学不能超越一定的文化,它必然要受到一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同样逻辑学作为一种工具性的学科,一经形成就会对相应的文化现象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和制约。在逻辑东渐和文化大融合已有时日的今天,探讨这种影响和制约对于中国的文化建设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克喜
关键词:逻辑学文化
《庄子》“大树寓言”语篇论证策略研究——基于广义论证理论视域
2024年
《庄子》文本是道家思想的重要载体,相关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由于逻辑观的不同,逻辑视域下的《庄子》研究并不充分。借助广义论证理论进行《庄子》研究,不但能扩展中国古代逻辑研究的视野,也可丰富中国哲学视域内的《庄子》研究。依照广义论证研究程序,先可通过分析《庄子》寓言的结构元素,筛选出同题材寓言组成“大树寓言”语篇;进而考察寓言语篇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再结合文本解释进行案例分析,运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提取寓言语篇块依据的规则,以及相应规则生成的语篇块功能,据此可完整刻画广义论证理论视域下“大树寓言”语篇的论证策略。
南亚伶王克喜
关键词:《庄子》
因明与中国文化被引量:1
2006年
作为三大逻辑之一的因明,在中国有藏传和汉传之分,不论是哪种因明,都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深受中国文化传统的制约和限制。探讨这种影响和制约的意义在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和逻辑学科的发展。
王克喜
关键词:因明中国文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