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如新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篇调驱
  • 1篇调驱技术
  • 1篇优化技术
  • 1篇油田
  • 1篇深部调驱
  • 1篇深部调驱技术
  • 1篇酸化
  • 1篇套管井
  • 1篇热系数
  • 1篇温度场
  • 1篇温度场计算
  • 1篇下二门油田
  • 1篇井筒
  • 1篇技术指标
  • 1篇交联
  • 1篇交联聚合
  • 1篇交联聚合物
  • 1篇工艺技术
  • 1篇分层酸化
  • 1篇伴热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北京雅丹石油...

作者

  • 5篇王如新
  • 3篇张玉麒
  • 3篇李景全
  • 2篇朱桂东
  • 2篇陈侃平
  • 2篇李红青
  • 1篇杨彬
  • 1篇梁玉波
  • 1篇戴海辉
  • 1篇王玉红
  • 1篇吴荷香
  • 1篇张鼎
  • 1篇潘洁
  • 1篇倪明镜
  • 1篇周建生
  • 1篇张初阳
  • 1篇张宏录
  • 1篇苏泉
  • 1篇左玉忠
  • 1篇王立振

传媒

  • 2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石油矿场机械
  • 1篇河南石油
  • 1篇油气田地面工...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177.8mm套管井分层酸化工艺技术被引量:1
2006年
针对目前177.8 mm(7英寸)套管井分层酸化存在的封隔器耐压低、酸化后封隔器无法洗井问题,开展了177.8 mm(7英寸)套管井分层酸化工艺技术的研究。改进封隔器皮碗胶料配方及骨架后,提高了封隔器的耐压性能;改进封隔器中心管结构并与细分开关配合使用,采用2次投球,使分层酸化层段可达到3层;通过对酸化封隔器设计特殊的洗井开关结构,可实现酸化施工后可靠洗井。介绍了177.8 mm(7英寸)套管井分层酸化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组成及工艺过程、技术特点及主要技术指标,该技术自2005-01投入使用,截止到2005-12,在采油一厂、采油二厂现场应用10口井,工艺成功率100%,有效率100%,累计增产原油1500t,增注181463 m^3,净增效益¥150.47万元。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能够满足177.8 mm(7英寸)套管井分层酸化的需要,增油效果显著。
张宏录王如新吴荷香李红青左玉忠王立振
关键词:套管井分层酸化技术指标
高凝稀油油井掺水伴热优化技术被引量:4
2011年
油井能否实现长期安全集输,与其产出液的含水、组分、流速、井距和温度等都有关,为了搞清其影响,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展原油安全集输影响因素的研究。由实验证明,在产液量一定的条件下,含水率越高其黏壁温度越低,原油可以在低于凝固点条件下安全集输。脱水回掺优化技术先后在双河油田的15#、19#等8座计量站,以及张店南108、南109-平1等2个零散区块10口井应用,不仅保证了油井的安全集输,而且节约投资1 090万元,年节约运行费用501万元,还解决了边远井掺水压降与温降较大的难题。
李景全陈侃平朱桂东张玉麒王如新戴海辉
关键词:掺水
深部调驱技术在河南下二门油田的研究应用被引量:3
2004年
深部调驱是通过挤入地层深部的调驱体系对高渗透层产生物理封堵作用 ,从而导致后注流体改变方向 ,对中低渗透层产生驱替作用。针对下二门油田B2 38块油藏地质情况筛选了调驱剂配方 ,设计的深部调驱方案 ,施工后注水井的吸水剖面得到明显改善 ,启动压力上升 ,吸水指数下降 ,产油量上升 ,含水率下降 12个百分点 ,降水增油明显。
王如新倪明镜王玉红潘洁李红青张鼎
关键词:下二门油田深部调驱交联聚合物
移动式油井井口计量标定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2011年
近年来,随着节能降本效果显著的单井集输优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计量站计量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集输模式发展的需求,针对此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移动式井口计量装置,该装置能够在井口准确标定油井产液量,实现油井井口产出液(含油、气、水等多相流)在线、准确、便捷的计量。
李景全张初阳陈侃平张玉麒杨彬王如新周建生
洗井过程中井筒温度场计算被引量:1
2011年
从传热学基本理论出发,推导出了洗井过程中井筒温度场的解析模型及井筒传热系数计算公式。通过对洗井液径向与地层传热的稳态和非稳态两种计算模型,通过计算结果对比,分析洗井时间对洗井过程中井筒温度场的影响。
李景全苏泉梁玉波朱桂东王如新张玉麒薛兴艳薛婷
关键词:井筒传热系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