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润霞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文学

主题

  • 3篇散文
  • 3篇诗歌
  • 2篇地下诗歌
  • 2篇新诗
  • 2篇新诗潮
  • 2篇学史
  • 2篇诗潮
  • 2篇朦胧
  • 2篇朦胧诗
  • 2篇文革
  • 2篇文革地下诗歌
  • 2篇文学
  • 2篇文学史
  • 2篇写作
  • 2篇白洋淀诗群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当代文学史
  • 1篇语言本体

机构

  • 8篇武汉大学

作者

  • 8篇李润霞

传媒

  • 2篇写作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无锡商业职业...
  • 1篇写作(中)

年份

  • 1篇2002
  • 5篇2001
  • 2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反传统:后新诗潮的语言实验被引量:1
1999年
把80年代中期“朦胧诗”后一直到整个90年代的诗歌写作称之为“后新诗潮”,这样一个笼统简便的诗潮归类是粗暴的,也是无奈的。综观20世纪中国诗歌发展就会发现,还没有哪一个诗潮在内部充满如此异质的互动互补、自相矛盾的倾向,这是后新诗潮引起争议的一个原因以...
李润霞
关键词:后新诗潮反传统语义转换诗歌传统语言本体
当代散文研究的拓新之作——评李晓虹《中国当代散文审美建构》
1999年
中国当代散文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逐渐走向繁荣与成熟。然而,散文研究状况却并不尽如人意,不但评论文章相对较少,而且对散文进行总体研究的论著更为寥寥。散文创作的繁荣与成熟呼唤散文研究的深入发展,即散文研究应当打破过去陈旧、单一、狭窄的模式,应当在宏阔、开放的视野中建构新的格局。青年学者李晓虹博士顺应了这种时代的需要,推出《中国当代散文审美建构》(深圳:海天出版社,1997年10月版)一书。该书运用宏观把握与微观评析相结合。
李润霞
关键词:中国当代散文散文研究审美建构散文文体散文创作文化散文
从消解走向逍遥的无地彷徨--20世纪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反思
2001年
本文批评地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同时,高度地概括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并对之做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李润霞
关键词:个人化写作现代主义文学史
灵魂守望者的泣血之作——读王英琦散文集《背负自己的十字架》被引量:1
2001年
王英琦近年来的转向是令人瞩目且惊异的。这种转向是全方位、整体性的人文转向,它不仅关涉到作家主体的外在生活形象和内在人格精神.而且也使其散文创作在思想意蕴和艺术实践两方面呈现出“特异”之风。王英琦这种为人为文的深刻蜕变,在某种意义上,与其说是一次转向。
李润霞
关键词:散文生命体验人性精神
从潜流到激流——中国当代新诗潮研究(1966-1986)
中国当代新诗潮经历了从潜流到激流的特殊史程,该论文按照酝酿、萌芽、兴盛、衰歇的发展过程梳理它从地下到公开、从文革"地下诗歌"到"朦胧诗"的历史演变.在探讨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和流变规律时,重点考察了新诗潮酝酿期与萌发芽...
李润霞
关键词:新诗潮文革地下诗歌白洋淀诗群朦胧诗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被湮没的辉煌──论“‘文革’地下诗歌”被引量:19
2001年
老一代诗人与青年一代诗人在“文革”时期的秘密写作构筑了20世纪中国新诗史一 段被湮没的辉煌,他们的创作不仅是“‘文革’地下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酝酿了 新时期诗歌潮流的两条主要流向──即“归来者诗歌”和“朦胧诗”。本文全面论述了“‘ 文革’地下诗歌”的生成境遇、文本特征、文学(文化)渊源及其诗学意义和历史价值。
李润霞
“潜在写作”研究中的史料问题被引量:23
2001年
李润霞
关键词:潜在写作错讹文学史叙述中国当代文学史文学史概念史料
中秋夜(散文)
2002年
草芥李润霞
关键词:散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