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汉东

作品数:24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细胞
  • 5篇血清
  • 4篇性细胞
  • 4篇血管
  • 4篇细胞间
  • 4篇变化及临床意...
  • 3篇蛋白
  • 3篇血管性假血友...
  • 3篇血友病
  • 3篇支气管
  • 3篇黏附分子
  • 3篇细胞间黏附分...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3篇老年
  • 3篇儿童
  • 3篇病因
  • 3篇Z
  • 2篇新生儿
  • 2篇新生儿缺氧

机构

  • 24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24篇李汉东
  • 7篇王永红
  • 3篇夏朝红
  • 3篇孙淑珍
  • 2篇庞小燕
  • 2篇张天华
  • 1篇吴承蓉
  • 1篇陈佩琪

传媒

  • 4篇数理医药学杂...
  • 4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淮海医药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校医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07年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患儿血清瘦素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8例乙型肝炎患儿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瘦素、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前胶原蛋白(PCIII)、转化生长因子U1(TGFB1),并与16例正常组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乙型肝炎患儿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纤维化指标血清HA、LN、PCIII、TGFB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关分析发现,乙型肝炎患儿血清瘦素与HA、LN、PCIII、TGFB1相关系数分别为0.607(P<0.05)、0.546(P<0.05)、0.719(P<0.01)、0.675(P<0.01),乙型肝炎患儿血清瘦素水平与血清HA、LN、PCIII、TGFB值之间呈正相关,其相关关系有显著意义。结论:血清瘦素参与乙型肝炎的纤维化的病理反应过程,可作为评价患者预防和治疗的指标之一。
李汉东王永红李志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瘦素肝纤维化指标
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胸腺肽80mg/d静滴,每日1次,5-7天为一个疗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感染、化痰、止咳等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3.33%,对照组为4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肯定。
夏朝红王永红李汉东
关键词:胸腺肽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老年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几项抗凝因子的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中的血浆抗凝因子的水平变化与病变的关系。方法:检测62例LDVT患者血浆蛋白S(TPS)、游离蛋白S(FPS)、蛋白C(/PC)、蛋白C活性(PCAC)和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并与127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LDVT患名的AT-Ⅲ、PCAC和PC明显减少,分别低于正常限75%、66(和50%(p<0.01),而TPS和FPS减低不明显(p>0.05)。在62例LDVT患者中,显示有上述1项或2项抗凝因子减少者占74%,3项抗凝因子减低者占9.68%。结论:抗凝血因子在LDVT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测定血浆抗凝因子的水平对LDVT者诊断和评价疗效有指导意义。
李汉东
关键词:抗凝因子深静脉血栓蛋白C
川芎嗪、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紫癜性肾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辅助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肾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和临床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以西医对症治疗,实验组同时应用川芎嗪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治疗21 d,观察4-6周并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并测定治疗前后血脂、肾功能、血液流变学等有关指标,检查两组患儿治疗后浮肿、蛋白尿、血尿、血压等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实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肾功能、血脂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改善(P<0.05);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红细胞电泳时间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压积比、血沉下降等血液流变指标的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N采用联合川芎嗪和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对患儿肾功能、血脂以及血液流变学等方面均有积极的作用,能缩短治疗时间。
庞小燕李汉东李志华
关键词:川芎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过敏性紫癜肾炎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07年
目的:探讨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痛(HIE)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01年2月-2004年5月ELISA法检测武汉市第三医院儿科35例住院的HIE患儿血浆VwF、sICAM-1水平,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对照组。结果:HIE组的VWF和s1CAM—1浓度明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浆VWF和sICAM-1值之间水平呈正相,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检测血浆VWF、sICAM—1含量的变化对于观察病情演变,判断预后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李汉东李志华
关键词: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利福平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09年
选择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的羧甲基壳聚糖为药物载体,并通过体外抗菌试验,从载体的自身结构和释药过程2个方面,对其结构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利福平羧甲基壳聚糖体系,具有一定缓释性能,符合临床使用要求,可作为新型缓释药物临床应用。
庞小燕李汉东
关键词:羧甲基壳聚糖利福平降解性
pBMP/Ce-TZP陶瓷复合人工骨材料的研究
2006年
研究H-Z涂层内以CeO2稳定的四方相氧化锆多孔陶瓷,与猪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而成的人工骨。结果表明,人工骨材料的羟基磷灰石多孔层平均气孔率为34.95%,吸水率为8.63%,体积密度为3.84 g/cm3,断裂韧性(KIC)为10.95 MPa.m1/2,显微硬度(HV)为1 051。用XRD和SEM测定基体晶相为t-ZrO2,H-Z涂层中有t-ZrO2、m-ZrO2、d-TCP和少量的HA等晶相,其多孔结构有利于pBMP、骨组织长入和形成化学键性结合达到永久性生物学固定的目的。具有良好力学强度及增韧性。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诱导成骨能力良好,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李汉东孙淑珍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CE-TZP陶瓷复合人工骨
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减低患者血糖及心血管致病因素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二甲双胍在糖耐量减低(IGT)患者中的作用,探讨其对血糖和心血管致病因素的影响。方法对86例IGT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9例,给予二甲双胍(750mg/d)干预治疗试验,对照组37例,不用药物干预,随访观察1年。结果86例患者有81例完成随访,对照组36例,二甲双胍治疗组45例,治疗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2.二甲双胍治疗组IGT转变为2型糖尿病4例(8.89%),对照组有11例转变为2型糖尿病(30.55%),后者明显增加(P<0.01)。3.治疗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36.1%。结论二甲双胍不仅可以延缓糖尿病的发生,还可以减少糖耐量减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王永红李汉东
关键词:二甲双胍糖耐量减低血糖心血管事件
健胃愈疡片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李汉东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炎消化性溃疡健胃愈疡片泰胃美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07年
目的探讨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2001年2月~2004年5月武汉市第三医院儿科35例住院的HIE患儿血浆VWF、sICAM-1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对照。结果HIE组的vWF和sICAM-1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浆vWF和sICAM-1值之间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检测血浆vWF、sICAM-1含量的变化对于观察病情演变,判断预后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李汉东李志华
关键词: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