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林峰

作品数:64 被引量:84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血压
  • 23篇高血压
  • 15篇患病
  • 13篇患病率
  • 11篇心血管
  • 11篇血管
  • 10篇流行病
  • 9篇血管病
  • 9篇中年人群
  • 9篇流行病学
  • 9篇肥胖
  • 8篇心血管病
  • 8篇农村
  • 7篇血脂
  • 6篇抵抗素
  • 6篇心血管疾病
  • 6篇心脏
  • 6篇血管疾病
  • 5篇治疗率
  • 5篇糖尿

机构

  • 36篇中国医学科学...
  • 13篇北京协和医学...
  • 11篇中国医学科学...
  • 9篇北京大学
  • 7篇国家心血管病...
  • 4篇北京市石景山...
  • 3篇潍坊医学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兰州市疾病预...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淮北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市怀柔区...

作者

  • 64篇张林峰
  • 42篇陈祚
  • 41篇王增武
  • 40篇王馨
  • 30篇邵澜
  • 26篇田野
  • 24篇朱曼璐
  • 22篇郭敏
  • 15篇李莹
  • 14篇赵连成
  • 14篇田野
  • 9篇范国辉
  • 8篇武阳丰
  • 8篇郑聪毅
  • 6篇郝光
  • 5篇董莹
  • 5篇高润霖
  • 4篇任福秀
  • 4篇史平
  • 4篇王佳丽

传媒

  • 10篇中国循环杂志
  • 8篇医学研究杂志
  • 5篇心脑血管病防...
  • 4篇中华心血管病...
  • 4篇中国分子心脏...
  • 4篇中华疾病控制...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国心血管病...
  • 3篇中华高血压杂...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9篇2016
  • 12篇2015
  • 9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中年人群超重/肥胖现况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分析被引量:110
2014年
目的 了解我国中年人群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现状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状况.方法 2009-2010年对全国12个研究人群各抽取35~64岁调查对象1 000人,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实际入选11 623人,最终有效数据10 340人.利用该资料计算我国中年人群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并分析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状况.肥胖的定义依据“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的标准.结果 我国35~64岁中年人群超重率为38.8%,肥胖率为20.2%,轻度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32.2%,重度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19.2%.其中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城市人群高于农村,北方地区高于南方(P<0.05).肥胖人群中同时具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3种危险因素的比例是正常体重人群的4.5倍,重度中心性肥胖人群是正常体重人群的5.1倍.结论 我国中年人群超过一半为体重超重/肥胖者,且肥胖伴随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比例很高,亟待采取相应干预策略.
王增武郝光王馨陈祚张林峰郭敏田野邵澜朱曼璐
关键词: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我国中年人群高血压、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及其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被引量:84
2020年
目的分析我国中年人群高血压、超重和肥胖的流行趋势及其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调查随访研究,研究对象来自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心血管疾病监测、预防预警和诊治技术应用研究"。2009至2010年在12个研究地区各抽取约1000人(35~64岁),调查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2016至2017年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并记录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最终8835人纳入该研究。比较入选人群基线和随访时的血压和体重指数(BMI),计算高血压、超重和肥胖的6年累积发病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超重、肥胖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随访结果显示,研究人群BMI、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较基线有所增长(P均<0.001)。高血压、超重和肥胖6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39.3%(1146/2918)、11.5%(406/3544)和4.3%(302/7025)。调整混杂因素后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BMI和血压均正常的中年人群比较,超重、肥胖、高血压、超重伴高血压、肥胖伴高血压的中年人群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均增加[HR分别为2.394(95%CI 1.130~5.073)、3.341(95%CI 1.454~7.674)、6.047(95%CI 2.978~12.279)、5.808(95%CI 2.924~11.539)和8.716(95%CI 4.391~17.302),P均<0.05]。结论我国中年人群超重、肥胖和高血压发病率较高,超重、肥胖、高血压或超重/肥胖伴高血压均可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陈祚李苏宁王馨张林峰邵澜田野王增武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超重肥胖
华东两市新生儿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华东两市新生儿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患儿的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新生儿ASD和VSD的预防、诊治和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3-09至2014-11期间两市各调查点连续出生的孕满28周的2 100例活产新生儿及其父母作为调查对象,在新生儿出生后0~7天内进行问卷调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收集ASD和VSD患儿及其父母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共筛查4 152例新生儿,其中男婴2 189例(52.72%),胎龄为(39.18±1.48)周,产妇年龄为(26.54±4.36)岁。新生儿ASD和VSD检出率分别为60.5‰和12.8‰,且不同性别新生儿ASD和VSD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产妇孕前体重指数和家居装修是新生儿ASD的影响因素,而产妇孕早期服药是新生儿VSD的影响因素。结论:华东两市新生儿ASD和VSD检出率较高,应采取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加强新生儿ASD和VSD的早期筛查,降低新生儿ASD和VSD的发生和改善预后。
赵天明王增武张林峰王馨陈祚张甦唐新华祖秋菊胡立群李守军逄坤静朱曼璐高润霖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新生儿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预后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否影响心房颤动(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预后。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多导睡眠监测并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498例,SAHS组252例,非SAHS组246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房颤类型及睡眠呼吸异常类型,随访术后房颤复发情况。结果:24个月的中位随访期内,术后总房颤复发率为33.0%。SAHS组和非SAHS组患者术后房颤复发率分别为30.1%和3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HS组和非SAHS组中,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患者术后房颤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AHS组中低通气型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与非SAHS组患者的房颤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AHS组和非SAHS组中,房颤复发患者和房颤未复发患者的左心房前后径、体重指数(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AHS不影响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率。
翟文轩张天静贾玉和张林峰朱嘉宝张瑶程怀兵樊晓寒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低通气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心房颤动复发
职业人群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效果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评价职业场所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对提高职业人群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率的效果。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类试验的研究方法,在全国不同省份选取61个工作场所,在兼顾工作场所类型和规模的前提下,在不同省份分别选取2~4个经济水平及医疗条件相似的职业场所,选取其中1~3个作为干预组场所,另1家为对照组场所。最终纳入443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干预组场所中共347例为干预组,对照组场所中96例为对照组。医生经培训后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为期24个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每月1次定期随访,记录血压、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变化及治疗情况;对照组无特殊干预,仅收集基线和24个月的相关信息。比较2组患者血压值、血压控制率和血糖变化情况。结果经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后,干预组的高血压控制率从24.2%上升到了63.7%(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较管理前平均下降10.2(11.9~8.4)mmHg(1 mmHg=0.133 kPa)和7.7(8.8~6.6)mmHg,管理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糖也有小幅度下降(P<0.001)。血压控制率干预组(63.7%)高于对照组(46.9%)(P<0.05)。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管理前平均下降5.6(8.9~2.2)mmHg和4.5(6.6~2.4)mmHg(P<0.05)。结论基于职业场所的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有效降低了职业人群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整体血压水平,提高了高血压控制率。
王馨王增武李苏宁陈祚张林峰邵澜田野
关键词:疾病管理高血压糖尿病
血压升高与我国中年人群生存时间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2024年
目的 基于前瞻性队列探讨血压升高对我国中年人群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1982-1985年在全国10组35~59岁人群中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并对死亡结局进行随访。采用生存曲线下面积法计算血压升高人群及非血压升高人群的平均生存时间并进行比较。将收缩压超过115 mmHg定义为血压升高。结果 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共24096人,其中男性12161人,女性11935人,平均随访19.7年。血压升高人群与非血压升高人群相比,在总人群中,生存时间减少0.50岁;在男性人群中,生存时间减少0.46岁;在女性人群中,生存时间减少0.94岁;在城市人群中,生存时间减少0.63岁;在农村人群中,生存时间减少0.61岁;在35~44岁人群中,生存时间减少0.27岁;在45~54岁人群中,生存时间减少0.50岁;在5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生存时间减少0.67岁。结论 血压升高对我国中年人群生存时间的影响女性大于男性,城市大于农村,年龄越大,影响越大。
袁坤黄宜林张林峰田野李莹赵连成
关键词:血压
社区高血压非药物治疗措施的执行情况分析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 通过开展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项目,评估基层社区医生对高血压非药物治疗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方法 2005年至2008年,以我国现行高血压防治指南为依据制定了基层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方案,根据此方案对全国基层医务人员逐步进行规范化培训,并要求受训人员按照方案要求管理高血压患者.在项目实施社区选择符合入选标准且管理满1年的患者为分析对象,分析管理期间患者危险因素变化情况,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情况,不同治疗方式的降压效果及不同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情况.结果 到2008年12月,规范化管理满1年的患者共29411例,其中资料齐全用于本文分析者共20 077例,其中男性47.1%,平均年龄(61±11)岁.经过1年的规范化管理,患者的吸烟率、饮酒率、饮食偏成者所占比例分别由17.7%、18.1%和32.8%降至8.9%、8.7%和15.8%(均P<0.01);单纯非药物治疗、单纯药物治疗、兼有药物及非药物治疗者收缩压分别下降11.6mm Hg(1 mm Hg=0.133 kPa,95%CI10.8~12.4)、13.7 mm Hg(95%CI 13.3~14.1)和15.2 mm Hg(95%CI14.8~15.6),舒张压分别下降7.5 mm Hg(95%CI6.9~8.1)、8.3 mm Hg(95%CI8.1~8.5)和8.0 mm Hg(95%CI7.8-8.2).为期1年的随访管理期间,研究对象接受针对性非药物治疗措施的患者比例均持续增加;管理满1年时分别有59.5%的吸烟者被要求戒烟,55.5%的饮酒者被要求限酒,52.3%的超重肥胖者被要求限制体重,47.3%的每周体育锻炼不足3次的患者被要求规律运动.但仍有相当比例的具有行为危险因素的患者未接受针对性的非药物治疗措施.结论 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推动了非药物措施的使用,然而全部落实需要一个过程.
王增武张林峰王馨王文陈伟伟朱曼璐胡盛寿雷正龙孔灵芝刘力生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卫生服务非药物治疗
北方农村35岁及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调查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了解我国北方农村地区≥35岁人群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情况,为制定农村地区代谢综合征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北方4个区县≥35岁的农村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来获取代谢综合征及相关因素的资料。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CDS)的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结果本研究有效数据为5 402人,应答率为70.8%,其中用于分析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的有效数据为4 575人。北方≥35岁农村居民代谢综合征粗患病率和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2.3%和11.2%;其中北京粗(标化)患病率最高,其次是吉林和甘肃,分别为20.5%(19.3%)、11.5%(11.2%)和8.5%(8.2%);而且代谢综合征粗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吸烟和饮酒是北方农村≥35岁人群MS的影响因素。结论我国北方≥35岁农村居民中有相当比例的个体患有代谢综合征,亟待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来对代谢综合征进行防控。
赵天明王增武张林峰陈祚王馨邵澜郭敏田野朱曼璐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X患病率农村人口
抵抗素基因rs1862513位点不同基因型下血浆抵抗素水平变化与同期体重、腰围变化的关系研究
范国辉张林峰
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腰围身高比值与血压、血脂关系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的腰围身高比值(waist to height ratio,WHtR)与血压、血脂的关系。方法采用统一编制调查表记录2013年在4个县共4281人的血压、血脂、WHtR等指标。WHtR对血压、血脂具体指标影响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结果农村地区人群WHtR≥0.5组高血压患病率比WHtR〈0.5组高20.13%(95%CI:17.33-22.38),WHtR≥0.5组血脂异常患病率比WHtR〈0.5组高16.89%(95%CI:14.20-19.58),WHtR≥0.5组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均比WHtR〈0.5组高;主成分回归分析表明,WHtR与其他危险因素相比对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均有较大影响,标准回归系数bi分别为0.24、0.14、0.06、0.08、0.07、-0.10。WHtR≥0.5与WHtR〈0.5相比SBP的值大0.24个单位,即WHtR≥0.5与WHtR〈0.5相比DBP、TC、TG、LDL-C值分别大0.14、0.06、0.08、0.07个单位,WHtR≥0.5与WHtR〈0.5相比HDL-C的值小0.10个单位。结论农村地区人群WHtR与血压、血脂各指标关系密切,可以通过降低WHtR改善血压、血脂各项指标。
王馨王增武陈祚张林峰邵澜郭敏田野
关键词:血压血脂异常流行病学研究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