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辉
- 作品数:62 被引量:244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 Winkler地基板无单元法权函数研究
- 对Winkler地基板无单元法的权函数进行研究,通过具体算例,分析了不同权函数对地基板挠度和内力矩计算精度的影响,其对于板弯曲无单元法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 马丽红张建辉靳元峻余晓雅
- 关键词:无单元法权函数移动最小二乘法
- 文献传递
- 强夯加固风成砂地基的土层沉降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采用强夯法加固风成砂地基,进行现场土层沉降试验研究。首先对现场土层条件和沉降试验方案、测试方法进行介绍,然后给出并分析了强夯过程中夯击点地表沉降和强夯完成后夯击点下土层沉降试验结果,又通过非线性数据拟合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得到夯击点地表沉降、土层沉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夯击点沉降随夯击次数的变化可由双曲线函数来描述,而土层沉降沿深度呈指数函数衰减规律。同时也得到一些关于加固深度的结论。
- 张建辉张静堃孟黎李永辉
- 高次变节点Serendipity等参单元的形函数通用公式被引量:2
- 1989年
- 本文将文[2] 中的联合法,推广到一般的高次变节点 Serendipity 等参单元,较详细地推导出了此类单元的形函数通用公式。该公式运用于 Serendipity等参过渡元的优越性尤其显著。
- 张建辉汪礼顺
- 关键词:形函数联合法
- 桩筏基础优化设计的新思路被引量:4
- 2000年
- 众所周知 ,桩筏基础的筏板对整个基础的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大多数桩筏基础设计中一直不考虑筏板或桩帽的有利影响。根据这样的习惯方法设计的桩筏基础 ,由于设置了过多的桩 ,其总沉降是非常小的。然而 ,从经济角度出发 ,考虑筏板的承载能力 ,将基础的平均沉降和差异沉降均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而进行基础设计 ,是十分可取的。根据广泛的参数研究结果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概念 ,即将桩仅设置在相对柔性的筏板的中部 ,使差异沉降最小。本文将由 Clancy提出的混合( Hybrid)方法用于所进行的分析中 ,研究表明 ,在筏板的中部占筏板面积 16 %~2 5 %的区域内 ,设置桩群 ,并使桩群的刚度近似等于无桩筏板的刚度 ,则桩筏基础的差异沉降即可忽略不计。桩群总的承载力大约为总荷载的 40 %~ 70 %,其与桩群面积比和土的泊松比有关。
- 张建辉邓安福
- 关键词:桩筏基础相互作用
- 岩土力学3种屈服准则的屈服面形状和大小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用正交变换的方法对岩土塑性力学中的莫尔——库仑准则、卓柯——普拉格准则、广义双剪应力准则以及其屈服面进行了研究,从数学上论证了屈服面的形状和大小,并对3个屈服准则的特殊情形分别与Tresca,Mises和双剪应力屈服准则对应,进行了论证.
- 余晓雅李书歧张建辉
- 关键词:屈服准则正交变换
- 牙不同洞型受力状态的数值计算被引量:1
- 1992年
- 采用有限元法对两种不同洞型牙的受力状态进行了比较,结果说明新洞型优于临床常用的复合洞型。
- 张建辉李书岐顾志华费勤梅
- 关键词:有限元法
- Winkler地基板无单元法权函数研究
- 本文对Winkler地基板无单元法的权函数进行研究,通过具体算例,分析了不同权函数对地基板挠度和内力矩计算精度的影响,其对于板弯曲无单元法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 马丽红张建辉靳元峻余晓雅
- 关键词:弹性地基板权函数
- 文献传递
- 关于岩体分级专家系统的几个问题探讨被引量:5
- 1998年
- 在讨论国内外围岩分级现状和建造岩体分级专家系统必要性的基础上,就所完成的岩体分级智能设计软件CRES所涉及的知识库、数据库、推理机和学习机等进行了系统阐述,最后用CRES验证30个成功的实际工程,并成功地对两个工程进行岩体分级。CRES系统已被连接到SBSDES系统中[5][6]。
- 何水源邓安福张建辉
- 关键词:岩体分级专家系统知识库岩石分类
- 岩体内共线张开型节理受压剪荷载的弹塑性分析被引量:3
- 1998年
- 将岩体内共线多节理受压剪荷载的问题简化为有限宽岩体内的单节理受压剪荷载的问题,运用弹塑性断裂力学的线场分析方法将描述岩体材料破坏特性的摩尔-库仑准则列入求解岩体内节理断裂问题的基本方程中对节理裂隙在压剪荷载下进行求解。通过在节理线上提出合理的边界条件,得出了节理线附近的弹塑性区应力场。利用弹塑性场在其边界上的匹配条件得出了节理线上塑性区长度与压剪荷载的关系以及节理扩展破坏规律。
- 王成张建辉邓安福
- 关键词:弹塑性分析岩体节理
- 变桩径、桩长群桩桩-土体系相互作用分析模型被引量:7
- 2007年
- 基于桩与桩相互作用机制及其解析模型,针对层状地基上具有不同桩径、不同桩长、不同桩体材料的摩擦群桩进行研究,建立了几何、材料特性不同情况下承受竖向荷载的桩与桩相互作用分析模型,以及摩擦群桩刚度矩阵的计算方法。各桩完全相同的摩擦群桩,可作为其一种特殊情形。给出的计算模型对于大规模摩擦群桩的沉降分析、优化设计,以及摩擦群桩的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与基于实际工程的模型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 张建辉张素芬邓安福
- 关键词:摩擦群桩柔度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