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斌

作品数:45 被引量:28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6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6篇光谱
  • 16篇红外
  • 15篇近红外
  • 12篇漫反射
  • 12篇近红外漫反射
  • 12篇近红外漫反射...
  • 8篇光谱法
  • 6篇中药
  • 6篇近红外漫反射...
  • 6篇聚类分析
  • 5篇药材
  • 5篇红外光
  • 5篇红外光谱
  • 4篇药材鉴别
  • 4篇细胞
  • 3篇毒性
  • 3篇养胃
  • 3篇养胃颗粒
  • 3篇中药材
  • 3篇肿瘤

机构

  • 27篇第二军医大学
  • 17篇解放军第97...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济宁市药品检...
  • 1篇华润三九医药...

作者

  • 45篇朱斌
  • 11篇杨阳
  • 9篇陆峰
  • 8篇蒋平
  • 7篇刘荔荔
  • 5篇吴玉田
  • 5篇林培英
  • 4篇肖杰
  • 3篇杨甲梅
  • 3篇马淑艳
  • 3篇张娟
  • 3篇张永杰
  • 3篇张颂
  • 3篇柴逸峰
  • 3篇刘军权
  • 3篇陈复兴
  • 3篇赵娜娜
  • 2篇朱臻宇
  • 2篇董立巍
  • 2篇谈冶雄

传媒

  • 4篇中国药师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药学实践杂志
  • 2篇分析化学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药材
  • 2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药事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0篇2003
  • 3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8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胆道载药支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胆道载药支架,本体为由内管及外管组成的双层管状结构,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间隙并形成夹层腔体,所述夹层腔体内沿本体的轴向设有若干隔断,使所述夹层腔体形成若干管腔;所述若干管腔中至...
朱斌张永杰谈冶雄潘亚敏董立巍
文献传递
注射用青霉素钠品质参数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被引量:11
2003年
建立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注射用青霉素钠含量、水分和 p H等品质参数的方法。结果表明 ,校正方程的各项指标均较优 ,3项指标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7%、99.8%、99.6 % ,RSD分别为 1.5 %、0 .9%、1.3%。
张中湖张敬贤朱斌陆峰
关键词: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注射用青霉素钠水分PH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甘西鼠尾草药材及总酚酸提取物中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含量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建立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甘西鼠尾草药材及总酚酸提取物中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设立校正样品集与测试样品集,采集近红外光谱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测试样品样品集进行预测。结果:迷迭香酸:校正样品集的最佳主成分数Rank=12,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0.129、决定系数R^2=99.95。丹酚酸B:校正样品集的最佳主成分数Rank=9,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0.426、决定系数R^2=99.26。结论: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对甘西鼠尾草药材及总酚酸提取物进行质量控制,方法简明、方便快捷、数据准确,适用于大量、快速、方便的药材质量鉴定。
朱斌杨阳蒋平
关键词: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甘西鼠尾草迷迭香酸丹酚酸B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定量模型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以西咪替丁为样本考查定量模型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在淀粉辅料中掺入不等量西咪替丁(含量范围为40%~80%),建立校正样品组,采集近红外光谱,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改变激光波长及光圈采集光谱建立预测样品组并进行预测,以考查模型的稳定性.结果校正样品决定系数(R2)=99.77;对照品:波长漂移4cm-1时的决定系数(R2)=99.86;波长漂移8cm-1时的决定系数(R2)=99.76;在poly光圈下的决定系数(R2)=99.81.结论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定量模型相对稳定,为模型转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朱斌史勇马淑艳刘荔荔
关键词:近红外漫反射光谱西咪替丁
养胃颗粒灌胃给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通过养胃颗粒灌胃给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实验技术指导原则,将小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养胃颗粒组和空白对照组,禁食不禁水12 h后,养胃颗粒组将养胃颗粒以最大浓度(2.1 g·ml-1),最大体积[0.4 ml·(10 g)-1]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以等容积的蒸馏水灌胃给药,连续14d观察小鼠体质量,行为活动以及死亡情况。14 d后处死所有小鼠,观察小鼠心、肝、肾、脑等脏器是否正常。结果养胃颗粒组小鼠无1例死亡,与对照组比较,养胃颗粒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和进食量无显著差异,行为活动无异常。尸解后未见养胃颗粒组小鼠的脏器异常。结论养胃颗粒对小鼠急性毒性甚低,在规定剂量下服用安全可靠。
蒋平杨阳孙阳朱斌
关键词:养胃颗粒急性毒性小鼠
褶合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的研究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采用近红外光谱手段,建立能够标示中药特性的指纹图谱技术,为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采集中药的光谱信号,结合有"数学显微镜"美誉的小波变换技术,对光谱信号进行数据挖掘,捕捉和研究物质对光吸收...
吴玉田李熠明柴逸峰朱臻宇范国荣陆峰亓云鹏肖杰刘荔荔朱斌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中药鉴别指纹图谱
文献传递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在花椒药材鉴别中的研究被引量:20
2003年
本实验采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定性鉴别花椒属生药材。结果显示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鉴别不同产地的花椒药材 ,且与经典形态分类学结果基本一致 ,是一种快速、简便。
林培英陶朝阳朱斌陆峰
关键词:花椒药材鉴别聚类分析
吡罗昔康对人γδT细胞和消化系统肿瘤细胞的作用比较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吡罗昔康对人γδT细胞杀伤消化系统肿瘤细胞株的影响。方法:用异戊烯焦磷酸法体外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吡罗昔康诱导γδT细胞和消化系统肿瘤SGC-7901、SW-1990、SW-480、SW-1116、LOVO细胞株,用MTT法检测吡罗昔康对这些细胞的抑制率和用乳酸脱氢酶法测定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前后的γδT细胞和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γδT细胞培养10d时从扩增前4.21%增加到70.35%。吡罗昔康各种浓度对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株抑制率明显高于γδT细胞。0.01~0.04mmol/L吡罗昔康诱导24h后的γδT细胞对5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最高,浓度超过0.04mmol/L时杀伤活性呈下降趋势;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经不同浓度的吡罗昔康诱导24h后γδT细胞对其的杀伤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0.16mmol/L吡罗昔康诱导24h对SGC-7901、SW-1990、SW-480、S...
刘军权陈复兴朱斌张颂张娟陶征中李佚
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在天然产物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介绍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这一新分析的技术。方法 :以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归纳和综述。结果 :综述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原理、特点及其在天然产物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结论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NIRDRS)具有简便 ,快速 ,无污染 ,低消耗和样品无损等优点 ,应用广泛 ,发展前景广阔。
朱斌单磊刘荔荔陆峰
关键词: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阿司匹林对人γδT细胞杀伤消化系统肿瘤细胞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人γδT细胞杀伤消化道肿瘤细胞株的影响。方法:用异戊烯焦磷酸法体外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用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诱导γδT细胞和消化道肿瘤SGC-7901、SW-1990、SW-480、SW-1116、LOVO细胞株,用乳酸脱氢酶法测定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阿司匹林诱导前后的γδT细胞和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γδT细胞培养10d时从扩增前4.21%增加到70.35%。阿司匹林0.4~0.8mmol/L诱导24h后的γδT细胞对5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最高,浓度超过3.2mmol/L时杀伤活性呈下降趋势;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经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诱导24h后除药物浓度在0.4mmol/L时γδT细胞对SW-480、SW-1116和LOVO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略有增强外,其他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3.2mmol/L阿司匹林对γδT细胞诱导24h的凋亡率(52.71%)明显高于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株(分别为7.88%、8.89%、6.21%、4.47%和%3.67)。结论:阿司匹林在临床常规使用的药物浓度时可增强γδ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作用,超过这一浓度可明显抑制γδT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杀伤活性及增加γδT细胞的凋亡率,而对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株作用不明显。
刘军权陈复兴朱斌张颂张娟陶征中李佚
关键词:ΓΔT细胞阿司匹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