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安玲

张安玲

作品数:75 被引量:397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中医
  • 16篇病机
  • 11篇病因
  • 10篇痰热
  • 8篇证治
  • 8篇病因病机
  • 7篇药疗
  • 7篇药疗法
  • 7篇医药疗法
  • 7篇中医药
  • 7篇中医药疗法
  • 6篇致病
  • 6篇卫气
  • 6篇肥胖
  • 6篇《内经》
  • 5篇中风
  • 5篇痰热证
  • 5篇热证
  • 4篇代谢
  • 4篇学术思想

机构

  • 75篇山东中医药大...
  • 16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山东省中医药...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青岛市精神卫...
  • 1篇淄博市中医院

作者

  • 75篇张安玲
  • 19篇丁元庆
  • 8篇吴建林
  • 5篇任海燕
  • 4篇魏凤琴
  • 4篇张继伟
  • 4篇王小平
  • 2篇王玉芳
  • 2篇徐胤聪
  • 2篇丁宝刚
  • 1篇宋代波
  • 1篇李莹
  • 1篇杨勇
  • 1篇秦林
  • 1篇路玉良
  • 1篇刘凯南
  • 1篇王越
  • 1篇姚晓渝
  • 1篇王瑾
  • 1篇刘宝殊

传媒

  • 14篇山东中医药大...
  • 12篇山东中医杂志
  • 5篇中国中医基础...
  • 4篇中医药学刊
  • 3篇河南中医
  • 2篇中医文献杂志
  • 2篇中医药学报
  • 2篇中医研究
  • 2篇光明中医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辽宁中医学院...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医教育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食品与药品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7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卫气失常探讨肥胖病机
依据《灵枢·卫气失常》的有关论述,结合先前提出的卫气具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态的观点,提出卫气失常是肥胖发病之病机核心的论点,并进行了理论探讨.卫气生于水谷,是人体脏腑气化、肌肉运动的基础;多余的卫气可以转化为膏、脂存...
张安玲丁元庆
关键词:肥胖症中医病理形态学特征
文献传递
中风病与温病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丁元庆张安玲
关键词:中风病温病证候中医病理因素
从《内经》心身关系谈疼痛的发生机理——'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启发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是临床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内经>就对疼痛作过详尽的论述,其病因繁多,种类复杂,病位广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世医家多将疼痛归结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
张继伟张安玲
关键词:《内经》心身关系疼痛
文献传递
从卫气运行理论探讨代谢综合征病机被引量:14
2015年
以《内经》卫气运行理论为依据,提出卫气郁滞、浊邪留滞是代谢综合征的基本病机,痰、瘀、热互结是其常见病理因素,并进一步从饮食、运动、情志、睡眠、年龄等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论证。
冯慧张安玲丁元庆
关键词:卫气代谢综合征
火热灼脉是吸烟导致人迎脉积的病机关键被引量:12
2013年
将107例人迎脉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分为两组,吸烟组54例,非吸烟组53例,分别比较两组在年龄、性别、火热症状积分方面的差异;基于吸烟的致病机制,分析吸烟导致人迎脉积的病机。研究发现,烟雾火热之气循经脉上行,灼于足阳明人迎脉,损伤脉络,形成虚处留邪的发病基础。烟雾之火热灼伤人迎脉,导致痰浊瘀血凝滞,形成人迎脉积,成为火热致中的病理基础。由此,提出火热灼脉是吸烟导致人迎脉积的病机关键。
丁元庆陈哲张安玲
关键词:吸烟颈动脉粥样硬化
《景岳全书》湿证探析被引量:4
2001年
湿证为临床所常见,《景岳全书·湿证》有关论述既简明扼要,又具有独到之处.以下试述之. 1致湿之由,大要有二 湿邪致病,或受于外,或生于内.受之于外者,乃天地间雨露、泥水之伤,或饮食酒酪,则湿从口入,或汗出衣着湿冷未能及时更换,湿伤肌肤.生之于内者,皆责之气化不行,所谓"有湿从内生者,以水不化,阴不从阳而然也,悉由乎脾肾之亏败."
张安玲
关键词:《景岳全书》湿证张介宾
痰与络病相关性的探讨
痰生百病,百病兼痰。痰是常见的病理产物与致病因素,以此为理论依据,探讨痰与络病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痰存在于络病发生的病理过程中。形成络病的各种病机变化皆可生痰,因而络病兼痰;痰为有形之邪,随处可生,最易阻滞脏腑气机,痹阻...
丁元庆张安玲
痰热体质与痰热致病多样性机理探讨被引量:7
2013年
"肥人多痰"是中医的传统观点。肥胖在人群中的比例不断增长,以肥胖为基础的代谢综合征已经成为慢性病致死性疾病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肥胖的病理因素以痰热为多见。据此认为,痰热已经成为常见素质特征,痰热体质可以发生多种疾病,因而具有发病多样性的特点。研究痰热体质的发病机理,认识痰热发病多样性的特点,是应对痰热致病的基础。
张安玲丁元庆
关键词:痰热病因病机体质类型
《血证论》治瘀学术经验探讨被引量:5
2004年
《血证论》所述瘀血致病机制主要是阻碍生化之机、扰乱脏腑、瘀化痰水、伤及新血 ,甚至成为诸病之根。因此 ,《血证论》不但长于治疗血证 ,而且善于治疗瘀血。其治瘀之大法是 :逐瘀外出 ,用药推崇大黄与花蕊石 ;治瘀重视行气 ;根据瘀阻部位用药有温凉之别 ;瘀血未尽者慎用补法。
张安玲
关键词:血证论瘀血证治经验
“郁损六经血脉”的中风病机探讨被引量:16
2021年
基于六经统营卫而通于脑的生理功能,结合六郁相因的病机观,阐述营卫失常,六经病损,诸郁互结,郁损血脉的中风发病机制。首先,提出六经通脑,脑统六经,共成一体的观点。其次,阐述各种病因损伤营卫,营卫失常累及六经,六经病变产生气、湿、食、痰、瘀、火(热)诸郁,郁久损伤血脉,形成病理因素不同且路径不一的中风病机过程,其中以营卫失常与六郁结滞六经为共同病机。营卫损伤、六经失和、六郁内生、郁久损脉、脉损及脑是中风病机链的不同节点,合称“郁损六经血脉”。百病皆由气生,诸郁气病在先,故以调畅气机、通调营卫、疏调六经、开郁散滞、护血护脉为预防中风的基本措施。
丁元庆张安玲
关键词:中风病因病机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