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晔
- 作品数:49 被引量:235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世界城市发展中的问题、经验及对北京的启示被引量:7
- 2012年
- 本文首先考察了当今世界城市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应对的经验措施,进而对比分析北京市"十一五"以来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北京市进入发达阶段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政策措施。
- 周晔郭春丽朱超
- 关键词:产业结构世界城市
- 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研究被引量:15
- 2012年
- 当前我国高端制造业已经初具规模,但不可忽视的是,高端制造业发展中还存在着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缺乏、高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进一步发展高端制造业还受到技术创新能力弱、生产性服务业滞后、区域间缺乏分工协作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为此,本文提出了我国高端制造业克服困境,超越发展所应遵循的原则和相关政策建议。
- 周晔郭春丽
- 关键词:分工协作产业链
- 信贷市场结构及其影响
- 2005年
- 在金融改革的过程中.我国信贷市场的效率虽然在逐步提高。但是从产权改革来看。国有银行改革所要解决的仍然还是所有者缺位、委托一代理链较长等问题.银行改革的目的在于改善国有银行的激励和监督机制。促使国有银行的治理机制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
- 王珠林周晔
- 关键词:信贷市场结构国有银行改革所有者缺位委托一代理金融改革产权改革
- 世界城市发展中的问题、治理经验及对北京市的启示
- 本文考察当今世界城市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应对的经验措施;进而分析了北京市'十一五'以来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在以上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北京市进入发达阶段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政策措施。
- 周晔郭春丽
- 关键词:产业结构世界城市
- 文献传递
- 企业年金的委托代理问题及其防范措施被引量:2
- 2006年
- 周晔
- 关键词:企业年金委托代理问题基本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体系市场化运作
-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具有顺周期性吗?被引量:11
- 2015年
- 本文通过对中国2004—2013年间55家商业银行的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存在顺周期性和收入平滑效应。将总体样本分为上市银行与非上市银行后发现,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收入平滑效应更为显著;而非上市银行在贷款快速增长的同时,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反而出现下滑迹象。对交互效应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控制GDP波动和税前利润的前提下,贷款规模、银行资产增速、不良贷款率、银行资本化程度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均具有显著影响。本文证实基于商业银行自身特点的贷款损失准备并不适合统一的监管行为,监管当局应考虑建立差异化的拨备和监管机制。
- 周晔张萍高赛
- 关键词:贷款损失准备顺周期性
- 宏观审慎政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为应对系统性风险冲击,中国已经在宏观层面构建形成可供操作的监管体系,统筹实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维持金融市场稳健运行。以2007-2020年193家商业银行经验数据,实证检验宏观审慎政策的收紧会促使商业银行直接减少流动性创造;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证实了“宏观审慎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流动性创造”这一间接传导渠道;“双支柱”调控的协同影响最终表现为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减少,充分发挥出宏观政策对银行微观个体的金融稳定效应;当考虑经济周期时,相比于经济下行期,上行期宏观审慎政策收紧对流动性创造的抑制力度更大,符合逆周期调控的政策方向。研究结论为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对相关监管机构把握“双支柱”调控的监管力度有较强启示意义。
- 王亚梅周晔
- 关键词:宏观审慎政策经济周期
- 信贷配给与国有企业金融困境
- 2004年
- 从福利经济学角度,以Stiglitz和Weiss的信贷配给理论为基础,描述行政命令强制实施的配给政策对国有企业所造成的扭曲现象,指出判断国有企业数量是否合理的标准是:社会是否以最小的经济代价生产了必需的公共产品。
- 周晔杨甦华
- 关键词:信贷配给利率管制
- “激化”还是“缓释”?数字金融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跨区效应、机制识别与结构特征被引量:6
- 2022年
- 数字金融作为新兴技术与传统金融服务相结合的新金融模式,其跨区发展速度快与冲击力度大等特点对区域金融风险乃至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而言具有两面性。本文选取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有效缓解本地区金融风险,但在跨区溢出中会增加周边区域的金融风险,长期影响尤为明显。影响机制表现为:数字金融通过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和融资约束降低本地区金融风险,但跨区发展时会导致金融竞争增加,加剧融资约束,增加周边地区金融风险。进一步地,根据数字金融发展和金融部门的结构体系特征,数字金融在使用深度方面发挥效力,在支付结算与信贷业务中表现突出。在金融部门结构体系中,政府、企业、银行部门的风险对数字金融较为敏感;在地区发展特征中,数字金融对经济发达地区与东北地区的影响显著。本文的启示在于,管控区域金融风险要根据数字金融发展特点的两面性来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控体系。
- 周晔丁鑫
- 关键词:数字金融区域金融风险结构特征
- 数字化转型与银行信贷配置——基于银行贷款投向实体经济的视角被引量:6
- 2024年
- 在建设数字中国、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数字金融新格局下,数字化转型能够缓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精准识别企业信贷需求,成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路径。基于成本优化和信息传递视角,本文在微观银行经济学理论框架中引入数字化转型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2010~2021年21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信贷配置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信贷供给增加,促使银行信贷由金融业配置到实体行业。作用机制为数字化转型利用信息技术与数据要素增强银行信息甄别能力,缓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性,并通过降低银行经营成本与人力费用,推动信贷配置到实体行业。进一步地,数字化转型具有“顶层设计”的特征,不同转型路径中“创新理念型”对信贷配置的效果最优;相较于“合作式”转型,“自主式”转型方式的信贷配置效果更佳;银行实体网点数量的增加和人力成本的减少有助于数字化转型推动信贷投向实体行业,数字化转型在经济繁荣和信贷上行阶段具有更明显的顺周期性。异质性检验发现,规模较小、盈利较高与贷款质量较低的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信贷投向实体行业的边际影响更强。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优化金融供求结构,推动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 丁鑫周晔
- 关键词:信贷配置实体经济信贷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