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
- 作品数:19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广州市2003年冬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分析
- 2005年
- 目的分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下称SARS)的流行特点,探讨SARS感染发病的特征,为制定SARS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现场流行病学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广州市2003年冬季SARS流行特征.结果广州市2003年12月16日至2004年1月7日共报告SARS病例4例,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20~40岁;患者病情较轻,无ARDS和死亡;3例患者在发病后5~6 d就可检测出SARS-CoV IgG、IgM抗体;均属本地社区感染病例,其中3例患者与经营果子狸的T、S餐厅有流行病学联系,但病例间无直接的流行病传播关系.257名接触者无一例发病;T及S餐厅129名员工中血清SARS-CoV IgG阳性率为6.20%(8/129),8例SARS-CoV IgG阳性者中1例为报告病例,1例为近期感染轻型病例,1例为2003年初可疑SARS病例,5例为隐性感染者;两餐厅员工的SARS- CoV IgG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0.43%)和服务业从业人员(0.29%);T酒家存栏的6只果子狸咽拭子均检出SARS-CoV RNA.结论广州2003年冬季SARS流行强度低、病例病情轻,未显示出有传染性,存在有隐性感染者和轻型病例,SARS-CoV来源与动物(果子狸)密切相关.
- 刘于飞王鸣秦鹏哲周端华李泽荣狄飚高阳陈芳肖晓玲何剑峰
-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
- 荧光定量PCR方法在SARS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方法在SARS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以荧光定量PCR方法 ,对广州地区 2 0 0 3年 2月~ 5月 92 5份SARS疑似病例的漱口液作病原学的调查。结果 2月、3月的阳性率较高 ,无显著性差异 ,进入 4月、5月后有了明显的下降 ,趋势与广州地区SARS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是相似的。从发病天数与检出阳性率的关系分析 ,发病天数在 4~ 12天的检出率高。结论 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辅助早期诊断SARS病人 ,有重要意义。
- 张健吴新伟何丽娟陈芳梁彩云朱惠扬狄飚刘小宁
-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漱口液检出率
- 广州市散发SARS患者及其接触者早期IgG抗体变化规律观察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对广州市再次散发的临床诊断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患者早期IgG抗体变化规律及其接触者有无隐性感染作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在SARS散发流行期间采集发热待查的患者 117例、接触者 88例、正常人群血清进行SARS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 结果 SARS患者在发病 5~ 15天出现血清特异性IgG ,血清滴度随发病天数增加而升高 ,15~ 2 0天后 ,抗体的滴度达到高峰并维持在 1∶16 0~ 1∶32 0。发热人群组 ,SARS接触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3 4 % ,2 3% ,0 5 7%。结论 广州市本次散发SARS患者IgG抗体变化与去年的基本一致 ,用ELISA法测定SARS病毒IgG抗体水平变化 ,可适用于SARS患者的早期血清学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本实验提示SARS可能存在隐性感染性。
- 何丽娟张玮吴新伟杨卫路高阳狄飚陈芳鲁恩洁
-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抗体血清学诊断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2002年广州地区暴发的登革热流行特点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了解2002年广州地区暴发登革热(DF)的流行特点,为其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法、免疫斑点法、免疫层析法,对3 716例发热待查、疑似患者的血清特异性抗体IgM、IgG进行检测。用C6/36细胞对DF病例176份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以间接免疫荧光(McAb-IFA)、RT-PCR方法鉴定。结果 本次广州地区暴发流行的登革热血清学确诊病人为886人。流行开始于5月份,8、9、10 月份达高峰期,11月有明显下降。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在3 716例发热待查、疑似患者中,血清IgG、IgM抗体阳 性886例,阻性率27.84%。病毒分离阳性46份,阳性率26.1%。经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McAb-IFA)、 RT-PCR检测鉴定为I型登革热病毒。结论 在疾控工作中,应加强Ⅰ型登革热病毒的监测工作。
- 何丽娟吴新伟高阳狄飚杨卫路陈芳徐建敏张玮
- 关键词:登革热流行病血清学ELISA
- 荧光定量PCR检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的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在检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冠状病毒 (SARS CoV)中的应用。方法 对2 0 0 3年 1~ 4月广州市各大医院送检的临床确诊或疑似的SARS病例以及密切接触者的咽漱液和咽拭子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从 5 7份确诊患者标本中检出SARS CoV阳性 38份 ,检出率为 6 6 7%。 1 4份密切接触者标本中检出阳性 7份 ,5 9份疑似患者标本中检出阳性 1 2份。SARS发病 1 0~ 1 2d时SARS CoV检出率最高 ,达 87 5 %。结论 荧光定量PCR能早期、快速检出SARS -CoV ,临床符合率达 6 6 7% ,采样时间在发病 1~ 1 2d最佳。
- 陈芳吴新伟何丽娟狄飚邱季春梁彩云刘小宁张健朱惠扬杨卫路高阳鲁恩洁张玮
-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定量PCR检测
- 冠状病毒是引起广州地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主要病因被引量:4
- 2003年
- 为查找引起广州地区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病原体,采集患者漱口液及尸解标本,用组织培养法接种人胚肺细胞、MDCK细胞、Hep-2细胞和鸡胚分离病毒,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恢复期血清IgG抗体,确定分离的病原是SARS的主要病因,再用套式RT-PCR、免疫电镜法鉴定病原。结果用人胚肺、Hep-2细胞在75份漱口液和3例尸解组织中分离出13株病原体,经套式RT-PCR扩增出110bp的特异产物,经测序证实为冠状病毒。制备冠状病毒的抗原,检测30份SARS病人恢复期血,其中26份血清IgG抗体阳性。同时检测30份普通发热病人血清作对照,IgG抗体全部阴性。由此证明,经组织培养分离到的病原体是引起SARS的致病因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序后证实为冠状病毒。
- 狄飚何丽娟周端华高阳吴新伟杨卫路王鸣杜琳刘宇飞邱季春陈小双陈芳张玮鲁恩洁杨焕明毕胜利
- 关键词: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分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不同人群SARS冠状病毒抗体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高阳狄飚张伟王鸣徐慧芳鲁恩洁陈芳张周斌刘小宁吴新伟莫荣森
- 关键词:SARS冠状病毒抗体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病原体
- 血中检测SARS冠状病毒N蛋白在SARS实验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5年
- 为明确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冠状病毒N蛋白在SARS实验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通过微量中和试验及酶联免疫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疑似病人恢复期血清(大于28天)中SARS IgG抗体,确诊SARS患者。同时收集发病不同时期SARS及普通发热病人血清,利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SARS CoVN蛋白,并与荧光定量PCR早期诊断方法相比较。共检测:广州地区2003年12月~2004年1月新发4例确诊SARS患者不同时期的血液和咽漱液标本;恢复期血清SARS CoV中和抗体阳性病人不同时期的血清46份;广州地区2003年1月~4月临床确诊SARS患者159例的血清和56例疑似患者血清;非SARS普通发热病人血清97份;正常人体检血清100份。结果:4例新发SARS患者的不同时期标本中,3例患者急性期血均检出N蛋白,优于常用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46份SARS CoV中和抗体阳性的血清标本,N蛋白检出率为100%。159例临床确诊病例中,发病早期5天以内SARS CoVN蛋白的检出率为92 3%,随后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在发病第18天仍可检出。56例临床疑似患者发病早期也有23 2%检出率。而97例普通发热病人及100份正常人血清中均未能检测出SARS CoVN蛋白。表明在血清中检测SARS冠状病毒N蛋白的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好,对SARS实验室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 狄飚车小燕高阳郝卫周端华吴新伟王亚娣鲁恩洁陈芳张伟B.J. Zheng刘于飞刘远蒋力云杨卫路何丽娟王鸣
-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N蛋白酶联免疫反应SARS
- 广州市200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掌握广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的流行特征 ,以制定相应的防制对策。方法 对广州市HFRS确诊患者个案调查资料 ,患者或疑似患者血清标本实验室检测和宿主动物的鼠种、密度和带毒率监测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广州市HFRS流行特征为发病以青壮年男性 ,待业个体、工人、退休和民工等低收入人群为主 ;发病高峰季节集中在 1- 4月冬春季节 ;血清学监测阳性检出率 9 8% ;带毒鼠种主要为褐家鼠 ,臭鼠句鼠青 ,小家鼠和黄胸鼠。结论 2 0 0 3年广州市HFRS发病率比 2 0 0 2年有较低幅度的升高 ;引起传播流行的危险是一直存在 ,有必要加强HFRS有关监测和预防控制措施 ,防止HFRS在广州市暴发流行。
- 罗雷陈芳邱季春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疾病监测
- 一起由腺病毒3型引起的儿童咽结合膜热暴发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分析腺病毒3型引起的咽结合膜热暴发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因素。方法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和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幼儿园发生的咽结合膜热暴发病例进行发病经过和传播因素的调查,采集患者咽拭子进行病毒分离,核酸鉴定,采集血清进行病毒抗体检测。结果自2004年6月21日~7月19日,幼儿园349名幼儿中共有258人发病,罹患率73.9%。病例分布在不同年级、班别间无差别。流行曲线呈单峰型。在日托幼儿中,参加游泳幼儿的罹患率明显高于未参加游泳的幼儿(X2=28.96,P<0.001),且随游泳次数的增多,罹患率升高。实验室结果,用PCR检测27例病人的咽拭子标本,10份腺病毒基因阳性(37.0%),其中6份进行了基因序列测定,并对获得的基因序列(290bp)进行分析,显示与腺病毒3型同源性达97%,可认为PCR扩增物为3型腺病毒。同时还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I型副流感病毒等其它病原体。结论此次疫情主要的病原体是腺病毒3型,幼儿主要通过在幼儿园游泳池戏水以及接触传播的途径引起咽结合膜热暴发,同时合并其它多种病原体感染。
- 刘维斯宋铁周端华刘于飞陈小霜秦鹏哲罗雷陈雄飞周秀珍吴雪红狄飚陈芳
- 关键词:咽结合膜热腺病毒3型基因序列测定咽拭子标本副流感病毒罹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