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鑫

作品数:19 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成像
  • 5篇磁共振
  • 4篇针刺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低频振幅
  • 3篇硬化症
  • 3篇针刺足三里
  • 3篇足三里
  • 3篇静息态
  • 3篇肌萎缩
  • 3篇肌萎缩侧索硬...
  • 3篇肌萎缩侧索硬...
  • 3篇侧索硬化
  • 3篇侧索硬化症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血管
  • 2篇张量成像
  • 2篇中枢作用机制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证

机构

  • 17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暨南大学
  • 1篇顺德第一人民...
  • 1篇上海市第七人...
  • 1篇东莞市石龙人...

作者

  • 17篇陈鑫
  • 8篇刘玉品
  • 7篇唐梅丽
  • 7篇刘波
  • 4篇陈志远
  • 3篇刘岘
  • 3篇尚晓静
  • 3篇黄汝杭
  • 3篇陈俊
  • 3篇刘斯润
  • 3篇池晓玲
  • 2篇严兆贤
  • 2篇陈志光
  • 2篇萧焕明
  • 2篇周懂晶
  • 2篇李晓凡
  • 1篇黄绍刚
  • 1篇张岳
  • 1篇杨少民
  • 1篇冉鹏程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新中医
  • 2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R双下肢全长投照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数字摄影中,DR双下肢全长摄影的技术方法及该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中的200例双下肢全长检查患者,总结拍片投照技术要点,对比分析术前、术后影像图片。结果 200例患者均能进行良好的无缝拼接,形成双下肢全景片,通过调节合适的图像对比,为临床提供了满意的术前参考及测量图片,并为术后评估提供了依据。结论 DR双下肢全长全景片操作相对简便,对膝关节、髋关节置换的术前计划和术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刁换胜严兆贤陈鑫黄晓君
关键词:DR投照技术下肢全长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在3.0T MR及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技术上的表现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在3.0T MRI及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技术(DTT)上的影像表现.方法:使用GE 3.0T MR,对病例组进行T1WI,T2WI,FLAIR及DTI扫描,分析其在常规MRI上的表现;进行DTT成像,分析纤维束的形态及连续性.结果:69例病例组中,脑萎缩患者35例,占50.7%;在FLAIR及T2WI上皮质脊髓束走行区高信号患者,27例,占39.1%;中央前回皮质下"黑线征"为21例,占30.2%;69例病例组皮质脊髓束在三维彩色编码张量图上颜色混杂,在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图上呈FA值较低的绿色或蓝色;部分病例组(9例)双侧皮质脊髓束形态欠对称;部分病例组(12例)脑桥层面未见纤维束通过.结论:ALS患者的常规MRI表现阳性率低;三维彩色编码张量图通过三种颜色混杂提示纤维束走行方向紊乱;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图可直观显示ALS患者纤维束的损害.
唐梅丽陈鑫陈志远汪印强刘斯润刘玉品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及其与ABCD2评分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320排全脑CT灌注(CTP)成像的表现及各灌注指标与ABCD2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接受全脑CTP检查,并伴有单侧颈内动脉(ICA)或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的TIA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分析其CTP表现、血管狭窄的程度、ABCD2评分及相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43例TIA患者ABCD2评分为1~6分,血管轻度狭窄8例、中度8例、重度9例、完全闭塞18例。血管狭窄程度与ABCD2评分呈正相关(r=0.394,P=0.009),与延迟时间(DT)呈正相关(r=0.441,P=0.003)。各病例与健侧对比,均存在异常灌注,患侧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局部脑血容量(CBV)和DT均较健侧增高,局部脑血流量(CBF)较健侧减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ABCD2评分与MTT(r=0.486,P=0.001)呈正性相关,与DT(r=0.306,P=0.046)呈正性相关,与CBF(r=-0.335,P=0.028)呈负性相关,与TTP(r=0.184,P=0.238)、CBV(r=0.044,P=0.780)之间无显著相关。结论伴有ICA或MCA狭窄或闭塞的TIA患者存在异常脑灌注,320排全脑CTP不仅能评估其血流动力学改变,且CTP指标与ABCD2评分有相关性,对卒中风险的预测及指导临床干预治疗也有一定临床价值。
陈鑫刘玉品蔡军唐梅丽齐燕李龙严兆贤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ABCD2评分
无蒂型外生性肝癌的螺旋CT诊断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无蒂型外生性肝癌的螺旋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并探讨螺旋CT及其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无蒂型外生性肝癌的螺旋CT表现;评价内容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增强方式及程度、伴随征象等。结果9例无蒂型外生性肝癌均与肝脏边缘相连,呈向肝外生长的大肿块,病灶与肝连接处分界不清,并可见"鸟嘴征";其CT表现与肝内原发性肝癌相似,8例病灶内见"更低密度"坏死区,5例强化为典型的"快进快出"表现,4例病灶周边见迂曲血管影;CT多平面重建能更好地显示肿块与肝脏的关系。结论无蒂型外生性肝癌CT表现有一定特点,螺旋CT多期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其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陈鑫郭蕾余霞玉黄汝杭梁爽
关键词:肝肿瘤
电针耳迷走神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观察电针耳迷走神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2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0例,其中观察组剔除2例,最终纳入10例。对照组给予肠激灵方治疗,观察组给予电针耳迷走神经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2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IBS-S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境恶劣、行为障碍、健康担忧、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对照组心境恶劣、自体意象、健康担忧、关系拓展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上述IBS-QOL各项细则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电针耳迷走神经治疗IBS-D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陈鑫唐梅丽吴皓萌郑欢黄绍刚张岳刘波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电针抑郁
试验性增强法与常规增强法在肝脏磁共振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比较试验性增强法与常规增强法在肝脏磁共振扰相梯度回波(SPGR)序列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探讨试验性增强法在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12例患者分成2组。A组109例,接受常规方法行磁共振动态增强;B组103例,接受试验性增强方法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比较、分析两组增强结果。结果A组60例(55.0%)获得最佳肝动脉期图像,B组88例(85.4%)获得最佳肝动脉期图像。2肝动脉期图像质量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性增强法肝脏磁共振SPGR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对于肝脏动脉期的显示优于常规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法。
林建勤陈鑫张永利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肝脏
静息态低频振幅对针刺足三里中枢作用机制的初探
目的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针灸足三里穴在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缺血性中风、认知异常、运动障碍、失眠等多种疾病,以及针刺镇痛、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机能状态等方面有确切疗效,但其中枢作用机制仍未明了。本研究利用静息态fMRI低频振幅...
陈鑫刘波陈俊刘岘陈志光尚晓静李晓凡
关键词:静息态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足三里
文献传递
肝硬化多层螺旋CT数量化诊断及其中医证候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多层螺旋CT特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为肝硬化中医证型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对126例6种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尾状叶、左、右叶的左右径及前后径,肝、脾CT值,脾大小,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等CT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26例6种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肝右叶前后径在不同证型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右叶左右径,尾状叶、左叶左右径及前后径,肝、脾CT值,脾大小,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在不同证型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多层螺旋CT数量化诊断与中医证候的相互对应关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刘玉品池晓玲周懂晶陈鑫萧焕明
关键词:肝硬化中医证候多层螺旋CT
肝硬化多层螺旋CT特征性改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多层螺旋CT形态学改变,及其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规律分布的关系,为肝硬化中医证型分类量化标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对126例6种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的肝脏CT形态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26例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肝脏CT分为3个类型:节段型(72例,占57.1%)、均匀型(39例,占31.0%)和结节型(15例,占11.9%);湿热蕴结证与肝脏CT均匀型、肝气郁结加湿热蕴结证与肝脏CT节段型具有密切相关性。结论:肝硬化多层螺旋CT形态学改变能够反映肝硬化大体病理学特征,为中医辨证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刘玉品池晓玲周懂晶陈鑫萧焕明
关键词:肝硬变中医证型多层螺旋CT
静息态低频振幅对针刺足三里中枢作用机制的初探
陈鑫刘波陈俊刘岘陈志光尚晓静李晓凡
关键词:静息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