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正旭
- 作品数:38 被引量:183H指数:8
- 供职机构: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气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气候弹性模型的丹江口水库水源区径流模拟及预测被引量:2
- 2018年
- 利用1961—2015年丹江口水库水源区41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气温资料及该水库同期入库径流数据,对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文气象特征进行分析,建立气候弹性模拟公式,开展水库入库径流序列模拟;结合未来RCP2.6、4.5、8.5三种情景下的降水、气温预估数据,预测未来径流演变。结果表明:近50多年来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气温以0.13℃·(10 a)-1的速率显著增加,增温主要发生在1990年代以后;入库径流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显著,整体呈-64.3 m^3·s^(-1)·(10 a)^(-1)的减少趋势。气候弹性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出水库入库径流演变趋势,相比气温,径流对降水弹性系数更大;未来三种情景下降水、气温均有所增加,入库径流变化趋势不一,其中RCP2.6情景下各年代入库径流偏少,偏少幅度超270 m^3·s^(-1),RCP4.5情景下各年代一致偏多,RCP8.5情景下径流呈-14.2 m^3·s^(-1)·(10 a)^(-1)减少趋势,年际间波动最为剧烈,不利于水资源调度。
- 胡丹晖胡丹晖王苗高正旭秦鹏程
- 关键词:入库径流降水气温丹江口水库
- 2007/2008年湖北省冬季异常低温雨雪过程成因分析被引量:18
- 2008年
- 通过对2007/2008年秋冬季海洋及大气的异常特征的分析表明:秋冬季的拉尼娜现象是2007/2008年冬季持续低温雨雪过程的基础,但它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在拉尼娜现象发生的气候背景之下,西太平洋副高的持续偏强对这次异常低温雨雪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加强对大气候背景之下的环流异常的研究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科研任务,对今后的短期气候预测有重要的意义。
- 高正旭周月华杜良敏
- 关键词:低温雨雪拉尼娜副热带高压环流异常
- 基于气候弹性模型的丹江口水库水源区径流模拟及预测
- 利用1961-2015年丹江口水库水源区41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气温资料及该水库同期入库径流数据,对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文气象特征进行分析,建立气候弹性模拟公式,开展水库入库径流序列模拟;结合未来RCP2.6、4.5、8....
- 汪涛王苗高正旭秦鹏程任永建
- 关键词:径流降水气温丹江口水库
- 无气象观测地区的电线覆冰厚度推算被引量:6
- 2011年
- 利用湖北省1962—2008气象数据与电线积冰数据,建立了各种气象要素与电线覆冰厚度的回归模型,该回归模型充分考虑了形成电线覆冰需具备相应的气候条件。通过动力降尺度计算了灾情发生地的气象数据,结合已建立的回归模型,推算出电线覆冰厚度。与实测电线覆冰厚度相比,推算准确率在62.8%~75.9%。表明依据建立的回归方程并结合动力降尺度的方法,在无气象台站观测的地区推算电线覆冰厚度是可行的。从全省覆冰极值厚度分布图上看出,江汉平原及以北区域覆冰厚度较大,而湖北东西部较小。
- 任永建周月华肖莺高正旭孙善磊
- 关键词:电线覆冰动力降尺度
- 湖北省电线积冰特征及其冰区划分研究
- <正>1引言在环境温度低于0℃的情况下,过冷却液滴凝附在电线上或湿雪冻结在电线上的现象称为电线积冰,电力、通讯部门通常称之为电线覆冰。长时间持续的电线积冰灾害会给交通运输、通讯、输电线路的安全产生巨大的危害,严重时会造成...
- 周悦周月华高正旭
- 关键词:电线积冰后向轨迹气象要素冰区划分
- 文献传递
- 2011年冬季长江流域气温持续偏低的可能成因探析被引量:8
- 2013年
- 利用长江流域50个气象台站的气温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北极海冰资料,分析了2011年冬季长江流域气温持续偏低的可能成因。结果表明,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偏强及稳定维持,是长江流域冬季气温持续偏低的主要影响系统,其持续天数和强度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大值。进一步分析表明,冬季乌山阻高和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偏强和持续天数偏多易发生在La Nina年,500 hPa环流特征类似于La Nina年冬季平均环流条件;北极海冰面积异常偏小使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得到加强和乌山阻高持续。La Nina事件和北极海冰面积异常偏小是长江流域冬季气温持续偏低的重要外强迫因子。
- 郭广芬周月华高正旭杜良敏
- 关键词:北极海冰
- 近46 a汉江流域地表干湿状况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18年
- 利用1971—2016年汉江流域17个气象站逐日观测资料,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研究区各气象站的潜在蒸散发量(ET0),并由此计算出各站的相对湿润度指数(MI),研究MI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影响其变化的气象要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近46 a来汉江流域呈微弱的变湿趋势,ET0减少趋势最为明显;MI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低值中心主要位于流域北部的镇安、商州和西峡等地,且其范围从1970年代到2000年以后存在逐渐扩大的变化趋势;ET0的高值中心从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流域东南部向1990年代和2000年以后的流域中部移动。流域地表MI在年内呈单峰型变化,其最高值出现在7月,从汉江流域上游到下游,其MI月均值变化峰值月份有所提前,存在着由典型的单峰型曲线向双峰型曲线转换的趋势,地表湿润状况显著转好;汉江流域地表干湿事件的变化与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ET_0、最高气温、日照时数和风速呈负相关。
- 黄俊杰黄俊杰周悦周月华
- 关键词:汉江流域
- 西南低涡的统计特征研究
- 本文在较长时间序列的基础上,利用客观分析统计的结果,阐述了西南低涡的气候特征,通过对历史上西南低涡个例的分析表明,利用再分析资料进行西南低涡的历史统计是可行的,能够反映出西南低涡的气候态特征,并且与实际观测事实相符,当西...
- 高正旭王晓玲李维京
- 关键词:西南低涡统计特征异常降水
- 文献传递
- 西南低涡的统计特征研究
- 本文在较长时间序列的基础上,利用客观分析统计的结果,阐述了西南低涡的气候特征,通过对历史上西南低涡个例的分析表明,利用再分析资料进行西南低涡的历史统计是可行的,能够反映出西南低涡的气候态特征,并且与实际观测事实相符,当西...
- 高正旭王晓玲李维京
- 关键词:西南低涡气候特征统计分析异常降水
- 文献传递
- 湖北省旱涝灾害致灾规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8
- 2016年
- 利用1960—2005年湖北省76个地区气象灾害的灾情普查数据和逐日降水量观测资料,对湖北省旱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致灾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旱灾害的频发区呈东西走向的带状分布,而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和频发区面积均明显少于干旱;干旱和洪涝灾害年平均发生站次在1996年以后出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干旱发生站次增加,而洪涝发生站次减少,且两种灾害均主要集中发生在夏季;1996—2001年湖北省部分地区连续出现严重干旱灾害,干旱的累积增强效应导致农业经济损失出现跳跃性增长并在2001年达到最大值;洪涝的致灾强度呈准周期的起伏振荡,农作物受洪涝影响面积最大、损失最多的年份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农作物受害面积与农业经济损失的决定系数为0.8;受害人口与直接经济损失具有较好的相关特征,且直接经济损失随受害人口增多而增加的速度加快,但近年来人口对洪涝灾害的抵御能力也显著提高;急转干旱和急转洪涝主要发生在鄂西北和鄂东南的夏季,农作物的脆弱度增加,农业经济损失随受害面积增大而增加的速度加快,但所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远小于仅发生干旱和洪涝时的数值。
- 周悦周月华叶丽梅高正旭
- 关键词:干旱洪涝旱涝急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