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渊

作品数:52 被引量:286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小鼠
  • 8篇石斛
  • 6篇细胞
  • 5篇细胞色素
  • 5篇肝损伤
  • 4篇细胞色素P4...
  • 4篇霍山石斛
  • 4篇基原
  • 4篇本草
  • 4篇本草考证
  • 3篇毒性
  • 3篇性味
  • 3篇性味功效
  • 3篇药物
  • 3篇药学
  • 3篇桑叶
  • 3篇色谱
  • 3篇天麻
  • 3篇内酯
  • 3篇雷公藤

机构

  • 52篇江苏大学
  • 11篇中国中医科学...
  • 8篇皖西学院
  • 3篇贵州中医药大...
  • 3篇江苏华泰重工...
  • 2篇镇江市第一人...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江苏大学京江...
  • 1篇江苏吉贝尔药...
  • 1篇解放军第10...
  • 1篇山东省分析测...
  • 1篇镇江市第四人...
  • 1篇江苏大学职工...
  • 1篇亳州市京皖中...
  • 1篇贵州乌蒙腾菌...

作者

  • 52篇魏渊
  • 28篇欧阳臻
  • 9篇韩邦兴
  • 5篇吴娜
  • 4篇王凯
  • 3篇戴军
  • 3篇闻崇炜
  • 3篇刘星雨
  • 3篇罗盼
  • 3篇眭丹娟
  • 3篇王丹
  • 2篇赵明
  • 2篇郭兰萍
  • 2篇杨滨
  • 2篇夏国华
  • 2篇陈乃富
  • 2篇杨翠云
  • 2篇张晓燕
  • 2篇吴瑶
  • 2篇王长锁

传媒

  • 10篇中国中药杂志
  • 8篇中成药
  • 5篇中国野生植物...
  • 2篇食品科学
  • 2篇食品科技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中国食品添加...
  • 2篇抗感染药学
  • 2篇药学与临床研...
  • 1篇化工管理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药业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5篇2024
  • 3篇2023
  • 8篇2022
  • 10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蝉花核苷类成分的LC-MS定性分析与HPLC含量测定被引量:10
2019年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性分析金蝉花中核苷类成分,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6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结果定性分析出金蝉花中13种核苷类成分,腺嘌呤、尿苷、肌苷、鸟苷、腺苷和N6-(2-羟乙基)腺苷在2.34~18.67、4.77~38.13、3.48~27.87、1.13~9.07、4.76~38.04、2.84~22.7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2%~102.37%,且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可用于金蝉花中主要核苷类成分的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的金蝉花中核苷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安徽大别山和江苏句容的6种核苷类总量相对较高,浙江天目山、安徽宣城和福建三明相对较低;不同部位的金蝉花样品中,腺嘌呤、尿苷、肌苷、鸟苷、腺苷在子实体中含量均高于菌核,而N6-(2-羟乙基)腺苷则在菌核中含量较高。以上结果可为金蝉花的质量控制及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葛琦万晶琼朱益灵王一姝何小翠魏渊欧阳臻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核苷
不同生态型天麻块茎腐烂病抗性差异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随着天麻的规模化种植,块茎腐烂病已成为影响天麻生产的突出问题。该文在天麻病害调查基础上,通过大田试验比较不同生态型天麻对块茎腐烂病的抗性,结合组织学和转录组学分析,揭示不同生态型天麻抗病性差异及其原因。结果显示,乌天麻块茎腐烂病发病率较高,绿天麻次之,红天麻和乌红杂交天麻发病率最低,块茎腐烂病的发生表现出明显的植物基原特异性;天麻病害主要发生在芽部及底部,病菌侵染天麻后,菌丝在皮层细胞传播扩散,可改变天麻皮层及薄壁组织中的内生真菌结构。与红天麻相比,乌天麻复合表皮下的溶菌层较薄,薄壁细胞中有较多的多糖块状物;组学分析结果发现,乌天麻在免疫防御、酶类合成、多糖合成、碳水化合物运输及代谢、羟化酶活性、芳香类化合物合成等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上均与红天麻存在显著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型天麻对块茎腐烂病的抗性差异可能与其基因表达模式及次生代谢物质的差异性有关,这些发现为天麻块茎腐烂病害防控及种植技术提升提供基础数据。
张进强袁青松欧阳臻肖承鸿魏渊王艳红徐娇唐鑫王升王晓周涛
关键词:天麻生态型块茎腐烂病抗性
霍山铁皮石斛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研究霍山铁皮石斛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霍山铁皮石斛抗氧化产品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OH自由基以及测定总抗氧化能力3个指标评价霍山铁皮石斛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能力。结果:霍山铁皮石斛提取物正丁醇部位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O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上都有比较明显的抗氧化作用。结论:霍山铁皮石斛提取物正丁醇部位抗氧化活性较强。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霍山铁皮石斛活性成分提供参考,为霍山铁皮石斛抗氧化产品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谢庆芬谢鲁灵枫贡小辉王笃军王丹韩邦兴魏渊欧阳臻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自由基
天麻连作障碍与土赤壳属真菌的关联分析及改善措施被引量:8
2022年
天麻连作障碍明显,但其发生机制仍不清楚。该研究从天麻种植后土壤微生物变化探讨其与连作障碍的相关机制。通过比较种植天麻1年、2年和3年的土壤微生物种类及丰度的变化,分离出可能导致天麻连作病害的致病菌,采用“天麻-冬荪”轮作种植探究了天麻土传真菌病害的防控措施。结果显示,天麻种植导致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稳定性降低、有害菌种类和丰度增加等,在种植第2年最为明显;即使将土壤闲置2年,其微生物多样性未恢复到正常水平。连作土壤中变化最为显著的真菌是Ilyonectria cyclaminicola,其在土壤中的丰富度与天麻病害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将其接种于种植天麻的土壤中能显著增加天麻的腐烂病害发生率。种植1茬天麻后再轮种1~3茬冬荪,能显著减少I.cyclaminicola的丰度,逐渐恢复土壤中微生物生态平衡,并降低天麻病害发生率。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天麻种植使土壤中的土赤壳属真菌成为优势菌群,其中I.cyclaminicola是天麻土传真菌病害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可通过轮种冬荪来减少天麻连作病害。
张进强唐鑫郭兰萍杨野王艳红魏渊苏大鹏何华李良远欧阳臻周涛
关键词:天麻连作障碍土壤微生物土传病害
天麻种植旧菌材的资源再利用探索被引量:3
2022年
解决种植天麻产生旧菌材的资源浪费问题。该研究基于生产实际,进一步探索了冬荪菌循环利用天麻旧菌材的机制,并考察了蜜环菌分泌物对冬荪菌及6种大宗食用真菌的化感作用,测定降解天麻旧菌材相关酶的活性,以筛选适应性较广的食用真菌。研究发现,冬荪菌能有效降解天麻旧菌材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蜜环菌的纤维素酶活力显著高于冬荪菌,冬荪菌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木聚糖酶活力显著高于蜜环菌,是蜜环菌和冬荪菌利用菌材中不同部位和成分来吸收碳源、形成生态位差异的重要原因。但是,在天麻旧菌材屑上,冬荪菌的生长速度明显受到抑制;蜜环菌的分泌物对冬荪菌及其他食用菌有化感作用,并且这种化感作用与化感物质的浓度有关;通过筛选,发现30%以下的蜜环菌液对香菇和木耳的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表明对蜜环菌的化感作用具有较高抗性;分析发现这2种食用菌中的胞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木聚糖酶活力与冬荪菌相当,纤维素酶活力高于冬荪菌。该实验可以更进一步进行小范围的生产试验验证。
张进强江维克郭兰萍欧阳臻魏渊杨杰肖承鸿徐娇张光文周涛
关键词:天麻蜜环菌食用真菌胞外酶活性
比较两种大孔树脂动态分离多种甜菊糖苷的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通过两种大孔树脂LX-T28与LX-T81对甜菊糖苷吸附/解吸实验,分析对比树脂的各项性能参数,为工业生产提供使用说明和参考依据。方法:分别考察两种树脂内七种甜菊糖苷的吸附当量、吸附速度、泄露点与洗脱剂用量等指标,并进行单柱分离试验。结果:总七种甜菊糖苷而言LX-T81较LX-T28的静态吸附当量更多、吸附速度更快且洗脱剂相对用量更少。但是以其中一种/多种甜菊糖苷而言LX-T28树脂则更高效。单柱分离试验结果显示两种树脂对甜菊糖苷均具有不同的洗脱顺序。结论:两种树脂均为优秀的树脂,而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目标产物的生产需求来选择这两种树脂,而单柱分离试验结果说明了甜菊糖苷使用树脂分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仍需进一步扩大试验验证结论。
周莹婷张涛俊刘楚瑶王亚兰申金田王巧宇魏渊
关键词:甜叶菊甜菊糖苷大孔树脂
不同种植模式的霍山石斛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 研究不同种植模式的霍山石斛对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方法 将不同模式种植的新鲜霍山石斛茎条榨汁,以高(生药7.5 g/kg)和低(生药1.25 g/kg)剂量每日灌胃给药,持续2周,使用四氯化碳(CCl4)、对乙酰氨基酚(APAP)和环磷酰胺(CTX)分别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肝组织匀浆中SOD、MDA水平,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3种模式种植的霍山石斛能不同程度减轻小鼠肝细胞坏死.与模型组相比,CCl4肝损伤模型在仿野生和林下石子种植高剂量作用下ALT、AST水平降低(P<0.05),各给药组均能提高SOD水平(P<0.01),抑制MDA水平(P<0.05,P<0.01);APAP肝损伤模型在仿野生种植低、高剂量组和林下石子种植低、高剂量作用下ALT,AST水平降低(P<0.01),林下石子种植低、高剂量组和设施种植高剂量作用下SOD水平升高(P<0.05,P<0.01),MDA水平降低(P<0.01);CTX肝损伤模型在仿野生种植高剂量组和林下石子种植高剂量作用下ALT、AST水平降低(P<0.05,P<0.01),在设施种植高剂量作用下ALT水平降低(P<0.05),在仿野生低、高剂量组和林下石子种植低、高剂量作用下SOD水平升高(P<0.01),在仿野生种植高剂量作用下MDA水平下降(P<0.01).结论 生态种植模式的霍山石斛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优于设施种植霍山石斛.
李志强周红秋欧阳臻戴军戴军魏渊
关键词:霍山石斛生态种植肝损伤保护
雷公藤内酯醇对C57BL/6小鼠亚慢性毒性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雷公藤内酯醇对C57BL/6小鼠全身主要组织功能的毒性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8周龄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连续30 d。观察小鼠体质量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尿素氮水平并检测肝组织匀浆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还原型谷胱甘肽和肾组织匀浆中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求脏器指数;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法观察C57BL/6小鼠肝脏、肾、胃、肺、睾丸、脾、十二指肠等组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雷公藤内酯醇组小鼠28 d时体质量增长明显降低;雷公藤内酯醇高剂量组血清中的尿素氮有较显著上升,肝组织和肾组织中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都出现降低并有显著性差异;雷公藤内酯醇组小鼠睾丸脏器指数都降低,而高剂量组小鼠脾脏脏器指数出现上升,其他脏器指数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病理组织切片发现C57BL/6小鼠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小鼠肾、脾脏、睾丸均有明显损伤,高剂量组损伤更严重。结论长期应用雷公藤内酯醇对C57BL/6小鼠全身主要组织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对小鼠肾、脾脏和睾丸功能有较强的毒性作用。
吴娜刘星雨王笃军罗盼吴瑶魏渊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C57BL亚慢性毒性
5种石斛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3
2017年
该文旨在研究比较霍山石斛、铁皮石斛(霍山)、铁皮石斛(云南)、铜皮石斛和河南石斛等5种石斛对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5种石斛高(7.5 g·kg^(-1))和低(1.25 g·kg^(-1))2个剂量组。各组连续给药2周,末次给药2 h后,除对照组腹腔注射橄榄油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0.5%CCl4橄榄油溶液。16 h后,采集小鼠血清及肝组织,测定小鼠血清中ALT,AST的活性;并检测肝组织中SOD和MDA的水平;计算肝脏指数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石斛组均能降低小鼠血清指标ALT和AST水平,使肝组织中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升高,减轻CCl4对肝脏的病理损伤。此外,霍山石斛肝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果表明,5种石斛对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不同产地石斛和不同种石斛的保肝效果有所不同,其中霍山石斛效果最为显著,其他几种石斛保肝效果依次为铁皮石斛(云南)、铁皮石斛(霍山)、河南石斛和铜皮石斛,这可能与不同基源品种石斛化学成分不同有关。
王凯眭丹娟王长锁杨丽欧阳臻陈乃富韩邦兴魏渊
关键词:石斛保肝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
基于ITS序列和化学模式识别方法鉴定金蝉花及其混淆品独角龙被引量:3
2022年
基于ITS序列对金蝉花与独角龙进行分子鉴定,并建立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鉴别金蝉花及其混淆品独角龙。分别提取10批金蝉花与5批独角龙的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ITS序列并测序,利用MEGA 7.0软件比较二者的稳定差异位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HPLC建立金蝉花与独角龙指纹图谱,运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结果表明金蝉花为Cordyceps cicadae,独角龙为Toly-pocladium dujiaolongae,二者的基原不同,且金蝉花与混淆品独角龙的ITS序列上共有115个稳定差异位点,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可以有效的区分二者;建立了18批金蝉花与5批独角龙的HPLC指纹图谱,CA、PCA和PLS-DA结果一致,均能很好地区分二者,表明金蝉花与独角龙在化学成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且PLS-DA结果显示尿苷、鸟苷、腺苷和N^(6)-(2-羟乙基)腺苷等6个成分是导致二者差异的主要标志性成分。ITS序列和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均可以作为金蝉花与独角龙的鉴定和鉴别手段。
何小翠万晶琼朱益灵魏渊崔恒林杨滨欧阳臻
关键词:ITS序列HPLC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