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坦
- 作品数:108 被引量:402H指数:9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新乡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内侧副韧带不同程度损伤时膝关节的应力变化
- 2024年
- 背景: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易导致继发性的半月板及软骨损伤,长期慢性损害会引起骨关节炎的发生。目前,关于内侧副韧带断裂所致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的力学研究较少。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不同程度损伤对膝关节半月板及软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一名健康志愿者行膝关节CT和MRI检查,获取其影像资料,将扫描数据依次导入Mimics、Geomagic及Solidworks软件,经配准融合后建立正常膝关节三维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模拟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不同程度损伤的模型,共分为4组,包括:①内侧副韧带完整;②内侧副韧带深层断裂;③内侧副韧带浅层断裂;④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最后导入Ansys软件,对膝关节施加3种模式载荷:①股骨顶端施加10 N·m外翻力矩;②股骨顶端施加4 N·m内旋力矩;③股骨顶端施加4 N·m外旋力矩。分析4组模型在不同载荷下对膝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在膝关节伸直位,对膝关节施加10N·m外翻力矩时,内侧副韧带不同程度损伤后外侧半月板总体应力均增加,关节软骨应力变化不明显,并且当内侧副韧带浅层出现断裂后外侧半月板应力峰值明显增大;②在膝关节伸直位,对膝关节施加4 N·m内旋力矩时,内侧副韧带不同程度损伤后内外侧半月板总体应力均增加,当内侧副韧带浅层出现断裂时半月板应力峰值从内侧半月板前角转移至外侧半月板前角;③在膝关节伸直位,对膝关节施加4 N·m外旋力矩,内侧副韧带不同程度损伤后外侧半月板应力峰值较内侧半月板增加更明显,关节软骨应力变化较小;④结果表明,膝关节处于伸直状态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浅层断裂继发半月板损伤的风险远大于内侧副韧带深层断裂,而外侧半月板较内侧半月板更易受到损伤;内侧副韧带浅层和深层对膝关节的旋转稳定性均有重要作用。
- 姜亚琼路坦徐彪杨骏良阴玉娇
- 关键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半月板有限元分析生物力学
-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脊柱转移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脊柱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收的脊柱转移癌共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予以PVP)和观察组(予以PKP)各有34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区域后凸角(LKA)以及椎体高度压缩率。结果术前与术后3d、1个月及3个月,两组ODI、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两组的椎体高度压缩率及LKA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d、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的椎体高度压缩率及LKA比对照组改善更多(P<0.05)。结论PVP及PKP对脊柱转移癌均有良好疗效,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其功能,但PKP在恢复LKA及椎体高度方面效果更佳。
- 安永博侯文根路坦郭鑫
- 关键词:骨水泥脊柱转移癌椎体后凸成型术经皮椎体成形术
- 脊柱结核与脊柱炎的MRI影像鉴别价值研究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研究脊柱结核与脊柱炎的MRI影像鉴别价值。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40例脊柱结核患者、34例布鲁杆菌脊柱炎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对其一般资料与病历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影像诊断医师共同比较两组MRI影像表现与病变特征。结果40例脊柱结核患者中,35例表现为腰椎病变,27例前侧椎体破坏,16例呈椎间盘弥散性破坏,24例出现重度椎间隙狭窄,另有9例出现椎旁脓肿。34例布鲁杆菌脊柱炎患者中,28例为腰椎病变,椎体后侧破坏20例,31例伴随骨质增生,15例为椎间盘局部性破坏。结论脊柱结核与布鲁杆菌脊柱炎的MRI表现有一定差异性,临床可根据二者影像学特征,结合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准确鉴别。
- 张超路坦
- 关键词:脊柱结核脊柱炎MRI
- 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序贯治疗老年关节置换假体周围MRSA感染的效果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序贯治疗对老年关节置换假体周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MRSA感染患者1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同时,应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序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应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序贯治疗假体周围MRSA感染,治愈率为81.8%,治愈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治疗后1、3个月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降至正常范围;1例出现复发情况,1例治疗失败。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1%、18.2%。结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序贯治疗老年假体周围MRSA感染效果显著。
- 路坦刘晓潭李爱国董玉珍赵斌
- 关键词: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假体周围感染序贯治疗
- 微小RNA-124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源性细胞的作用及其对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124(miR-124)过表达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分子机制及神经元样细胞对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通过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得到BMSCs,pre—miR-124转染BMSCs,利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iR-124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1(PTBP1)、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2(PTBP2)的表达。BMSCs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入损伤脊髓中。结果BMSCs在特定条件的培养基下能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当miR-124过表达时,能提高其分化效率。PTBP1对PTBP2的表达有阻遏作用,神经源性分化的过程中,miR-124的过表达抑制PTBP1的表达,从而增加PTBP2的表达量,提高神经元样分化效率。miR-124过表达的BMSCs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入损伤脊髓,能加速损伤脊髓修复。pre-miR-124转染的BMMSCs分化为神经源性细胞的分化率显著高于未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应的标记基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β-微管蛋白Ⅲ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呈阳性的细胞比例分别为50%、58%和30%,与对照组(17%、24%和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e-miR-124转染的BMMSCs分化为神经源性细胞的分化率显著高于未转染的BMMSCs。结论miR-124能促进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入受损脊髓中能加速其修复。
- 路坦尉娜张超董玉珍赵斌
- 关键词:微小RNA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PEEK材料椎弓根内固定与椎间融合修复腰椎管狭窄症:植骨融合率随访评价被引量:9
- 2016年
- 背景:临床修复腰椎管狭窄症可行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修复术中可以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材料。目的:探讨聚醚醚酮材料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植骨融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腰椎管狭窄症行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所使用的内固定材料分为2组,对照组31例采用钛棒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观察组32例采用聚醚醚酮棒椎弓根内固定系统,两组均行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12,24周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以及治疗后4,12,24周的植骨融合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1)治疗前和治疗后4,12,24周,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且不同时间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治疗后4,24周,两组植骨融合情况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后12周观察组的植骨融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修复术中均未出现神经根损伤等情况,治疗后随访,影像随诊未见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情况,植骨融合良好,均未出现感染等不良事件。(4)提示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的过程中,置入聚醚醚酮棒与钛棒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均可以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但治疗后4-12周期间,聚醚醚酮材料对植骨融合过程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 张君柴明祥路坦孙晓辉贾金领
- 关键词:腰椎椎管狭窄生物材料腰椎管狭窄症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椎间融合植骨融合
- 生物陶瓷骨混合自体髂骨微创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观察采用生物陶瓷骨混合自体髂骨骨粒微创治疗ARCOⅡ、Ⅲ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丰富股骨头坏死保头治疗体系。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股骨头坏死患者40例(42髋),分为生物陶瓷骨组(对照组)和生物陶瓷骨混合自体髂骨组(治疗组),对照组行微创粗通道减压病灶清除生物陶瓷骨植骨术,治疗组行微创粗通道减压病灶清除生物陶瓷骨混合自体髂骨骨粒植骨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Harris评分,采用X线片评价术后股骨头形态及植骨情况。结果:两组随访21~4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6.34±3.52)个月。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12个月治疗组Harris评分、末次随访影像学评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物陶瓷骨混合自体髂骨骨粒微创治疗ARCOⅡ、Ⅲ期股骨头坏死,中短期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虽然该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长、出血量略多,但不影响康复时间,后期X线结果更优,可以作为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推荐方法。
- 张蕾蕾梁大伟陈献韬王庆丰路坦张颖刘立云刘又文孙永强鲁亚杰卢建熙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打压植骨生物陶瓷减压术骨移植
- 一期后路与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效果比较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比较一期后路与一期前后路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其中后路手术组(A组)20例,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前后路联合手术组(B组)51例,行一期后路经椎弓根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的ASIA分级、VAS评分、Cobb角、血沉(ESR)变化、C反应蛋白(CRP)变化、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随访6-24个月,平均(18±2.4)个月;A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较B组明显减少(P〈0.05),但B组ASIA神经功能评分优于A组(P〈0.05);两组手术前后的VAS评分、Cobb角、ESR值、CRP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均无结核复发,内固定失效等相关并发症,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势和局限应根据病灶位置和结核严重程度进行充分评估,具体病例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术式,以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手术风险。
- 李超铎路坦马东院董玉珍
- 关键词:胸腰椎脊柱结核植骨融合
- 细胞自噬在脂氧素A4治疗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脂氧素A4(LXA4)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细胞自噬是否是其保护作用机制之一仍不明确。文章拟讨论细胞自噬在LXA4治疗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48只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XA4组、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每组16只,假手术组仅暴露腹主动脉,其他两组构建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LXA4组:在关腹后30 min脊髓鞘内注射10μL LXA4(300 pmol);缺血再灌注组:在关腹后30 min脊髓鞘内注射等渗盐水(0.1 mL/kg);假手术组:不注射药物。3组大鼠分别于再灌注24 h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处死后取出腰段脊髓。LC3B荧光染色法对3组大鼠的脊髓组织进行染色并计数,Western blot检测LC3-Ⅱ/LC3-Ⅰ、γ-氨基丁酸受体A相关蛋白(GABARAP)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LC3B阳性细胞较少,缺血再灌注组(399.80±18.46)和LXA4组(240.80±12.76)的LC3B阳性细胞数较假手术组(73.40±19.42)明显升高(P<0.05),LXA4组较缺血再灌注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缺血再灌注组及LXA4组大鼠的LC3-Ⅱ/LC3-Ⅰ、GABARAP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LXA4组脊髓组织中LC3-Ⅱ/LC3-Ⅰ明显下降(P<0.05)。结论当SCII发生后,激活了细胞自噬,说明细胞自噬参与了SCII发生的过程;给予LXA4后,细胞自噬被抑制,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缓解。
- 尉娜常耀辉路坦
- 关键词:脂氧素A4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自噬LC3
- 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不同手术方式的对比研究
- 2022年
- 探究不同手术方式对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66例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克氏针内固定术方法,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缝线+门钉内固定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评分、患者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屈曲挛缩发生率、关节稳定性。结果:对比两组膝关节评分、患者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屈曲挛缩发生率、关节稳定性,均观察组较佳,(P0.05)。结论:对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实行关节镜下缝线+门钉内固定术,能改善患者膝关节评分,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患者屈曲挛缩发生率,基本维持患者膝关节稳定,故值得推广应用。
- 张炎路坦
- 关键词: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