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红明
- 作品数:126 被引量:496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槐定碱体外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
- 背景与目的:和苦参碱(matrine)、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一样,槐定碱也是苦参碱型生物碱(Matrinetype alkaloid)中的一个生物碱单体,它广泛存在于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
- 聂红明陈建杰高月求金树根王灵台
- 文献传递
-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药治疗被引量:19
- 2015年
- 中医学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属"湿热疫毒"内侵机体,长期深伏肝血,暗耗正气,逾时而发之病。清热化湿凉血"解毒",能一定程度上抑制HBV的复制,并起到保肝降酶退黄的作用;而通过补虚扶正,调整机体的正气盛衰强弱,则可以调节机体对HBV的免疫应答反应,进而有助于抗病毒治疗;以补虚扶正与活血化瘀软坚通络,则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肝纤维化的程度。中医药个体化的辨证与辨病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提高整体生活质量。研究中药复方及中药单体的抗病毒、调节免疫、保肝降酶退黄、抗肝纤维化等综合作用,将是今后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新的研究方向。
- 申弘聂红明陈逸云陈建杰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中医药疗法
- 苦豆碱在制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药物中的用途
-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抗HBV的生物碱单体,具体涉及苦豆碱在制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苦豆碱属双稠哌啶类生物碱,是苦参碱型生物碱的一种,其生物碱单体为西北特药苦豆子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经HepG...
- 陈建杰聂红明高月求金树根
- 文献传递
- 肝炎灵对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影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 目的:动态观察慢性肝病治疗使用肝炎灵过程中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体外对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干预作用,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每天肌注肝炎灵4ML动态观察其对病人肝功能变化,并通过体外肝炎灵和所含双稠哌啶类生物碱成份苦参碱与...
- 郭献忠朱鑫焱张立友兰晶聂红明金磊金树根
- 文献传递
- 槐定碱体外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2
- 2007年
- 目的观察槐定碱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和Pre-S1的影响,探讨槐定碱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采用HepG2.2.15细胞模型进行体外培养,给予不同浓度槐定碱,作用9天后收集上清液,用MTT法观察槐定碱对HepG2.2.15细胞的抑制作用,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HBsAg、HBeAg和Pre-S1的分泌,观察药物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V病毒抗原的影响,从而评价药物的抗HBV作用。结果槐定碱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6.86E-3M。在该浓度下对HBsAg和HBeAg的50%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339mmol和0.356mmol,治疗指数分别为20.21和19.26;浓度为0.001mmol时对Pre-S1的抑制率为62.20%。结论:槐定碱具有一定的抗HBV作用,属低毒有效药物。
- 聂红明陈建杰高月求金树根王灵台
- 关键词:HBEAGPRE-S1
- 扶正解毒方联合标准方案治疗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索我国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我国汉族初治基因1型CHC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研究。研究分为治疗组[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α-2a┼利巴韦林(ribavirin,RBV)┼扶正解毒方]和对照组(Peg-IFNα-2a┼RBV┼中药安慰剂),治疗48周,本文分析治疗至第24周时的数据。结果研究共纳入我国汉族基因1型初治CHC患者352例(治疗组178例,对照组174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88.0%和81.1%的患者获得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治疗第24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HCV RNA阴转率分别为88.2%和83.0%。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最多见的不良反应为流感样症状、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脱失,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基因1型CHC患者的HCV RNA阴转率。
- 聂红明陈建杰王成宝凌琪华汪蓉陈逸云董慧琳
- 关键词:丙型肝炎慢性中西医结合
- 中国汉族人群慢性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27
- 2012年
- 目的了解中国汉族人群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分布规律。方法通过多中心、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经具有国际认证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采用国际通用的测序方法分析病毒基因型。结果共采集全国不同地区18个研究中心764例(男性384例,女性380例)患者血标本,患者平均年龄(44.9±14.3)岁,平均病程(7.7±7.3)年。最终对740例患者的病毒基因分型进行结果分析。中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共有4种主要基因型和9种亚型,其中以基因1型为主(69.6%),尤其是lb型(68.38%)。在较少见的基因6型中,以6a亚型较多。以南、中、北地区划分,基因1型在南北地区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2a型分布的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高;较少见的基因3b型、6型主要分布在南方省份。结论中国汉族人群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共有4种主要基因型和9种亚型,而少见基因型的分布存在地区差异。
- 聂红明陈建杰汪蓉王成宝董慧琳陈逸云
- 关键词:丙型肝炎慢性基因型
- Th17与Th1、Th2、Treg的免疫平衡在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变化
- 目的:从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与Th1、Th2、Treg的相互关系,研究轻中度慢乙肝的整体免疫失衡状态.方法:选择轻中型慢乙肝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观察其外周血各免疫细胞(Th17、Th1、Th2、Treg、Th...
- 聂红明
- 扶正解毒方联合标准治疗方案对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 中医药治疗丙肝有其特色和优势,为进一步挖掘和验证中医药疗效,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我国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针对我国汉族初治基因1型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展开多中心、大样本、随机...
- 聂红明陈建杰王成宝凌琪华陈逸云董慧琳
- 关键词:丙型肝炎药物治疗
- 文献传递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被引量:31
- 2019年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导致慢性肝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其发病机制与进展过程复杂。随着研究的深入,“多重打击”学说已逐渐替代了经典的“二次打击”学说。包括神经内分泌免疫炎症网络在内的“多重打击”学说认为,胰岛素抵抗、脂肪组织功能障碍、线粒体功能障碍、内质网应激、炎症激活、脂肪酸、肠道菌群、铁超载、饮食因素以及遗传和表观遗传因素等均参与NAFLD的疾病进展。结合近年的研究进展,重点从遗传与表观遗传因素、肠道菌群、肝内免疫细胞、水通道蛋白等方面对NAFLD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综述。
- 姜煜资聂红明汪蓉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水通道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