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谭宏儒

谭宏儒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河池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病
  • 3篇冠心病
  • 2篇心肌
  • 2篇心脏
  • 2篇介入
  • 2篇急救
  • 2篇冠心病介入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毒性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炎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律失常患者
  • 1篇心血管

机构

  • 8篇河池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谭宏儒
  • 5篇周卓东
  • 5篇唐秀革
  • 3篇花冠杰
  • 1篇林燕
  • 1篇韦利元
  • 1篇何坚
  • 1篇卢忠武
  • 1篇唐春仕
  • 1篇韦桂莲
  • 1篇韦莲丝
  • 1篇梁玉议
  • 1篇梁金镇
  • 1篇熊朝京
  • 1篇韦彩群
  • 1篇成丽
  • 1篇李毅琳
  • 1篇谭利辉
  • 1篇陆艳姣
  • 1篇吴桂芳

传媒

  • 1篇华夏医学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内科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76例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治疗76例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予维生素C、能量合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环磷腺苷葡胺18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滴,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痊愈28例(73.68%),好转7例(18.42%),无效3例(7.89%),总有效率为92.10%;对照组痊愈16例(42.10%),好转11例(28.95%),无效11例(28.95%),总有效率为71.05%;两组相比,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搏出量(SV)、每分钟输出量(CO)、心排血指数(CI)及射血分数(EF)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周卓东唐秀革谭宏儒花冠杰
关键词:环磷腺苷葡胺心肌炎病毒感染
胺碘酮在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院前急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快速性心律失常(TH)患者院前急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于河池市人民医院接受急救的120例T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行常规院前急救诊疗措施,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治疗前,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R、SBP、DB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二尖瓣舒张早期/晚期峰值流速(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A、LVEF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O水平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在TH患者院前急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生命体征、心功能,安全性较高。
谭宏儒
关键词:快速性心律失常盐酸胺碘酮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心脏骤停是一种急发性且危害性较大的疾病,患者往往发病较急,若未立即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就可能会造成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就出现死亡情况,因此心脏骤停的院前急救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心肺复苏作为最重要的心脏骤停急救措施,医学人员对其操作流程等进行了研究,并将心肺复苏成功率作为评估患者院前急救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对心肺复苏概述,院前急救心肺复苏影响因素、具体内容、护理措施及技能培训进行综述,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依据。
谭宏儒
关键词:心肺复苏心脏骤停院前急救急救护理
气排球运动对糖尿病前期病人血糖水平的影响
梁玉议张凤清莫喜萍梁金镇韦艳覃崇宁何坚谭宏儒方军韦莲丝冯萍石美龙林燕成丽覃江虹韦孟怀李毅琳熊朝京韦桂莲吴桂芳王艳玫唐丽
一、课题来源与立项背景课题:项目由河池市科学技术局于2017年12月批准立项,合同编号:河科A1740-1。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口城市化、老龄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致肥胖和超重的人口比例增加,糖尿病前期患者数量增加,发生...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控制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体会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1例,女性7例,年龄27岁~74岁,平均年龄54.5岁,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行静脉溶栓治疗,同时给予AMI常规治疗。结果 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一例死亡,均好转出院。结论静脉溶栓疗法结合AMI常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快、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卓东唐秀革谭宏儒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长期应用别嘌醇对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探讨
2006年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别嘌醇对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方法20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别嘌醇片0.1,3次/d,持续1年以上;对照组予间断服用别嘌醇片0.1,3次/d,血尿酸正常即停服。监测血尿酸、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结果两组在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上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长期应用别嘌醇控制血尿酸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
唐春仕谭利辉韦利元唐秀革周卓东谭宏儒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冠心病别嘌醇心血管事件
冠心病介入诊治的临床应用观察
唐秀革周卓东花冠杰陆艳姣韦利菊梁惠芳谭宏儒韦彩群陈园频卢忠武张婷
“冠心病介入诊治的临床应用观察”项目是河池市科技局下达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项目合同书编号:河科产0535027。该项目主要是通过冠心病的介入检查及治疗,即通过体表动脉穿刺,将导管准确地插入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
关键词: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诊治
冠心病介入治疗133例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33例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常规药物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和心绞痛缓解率,同时观察患者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心衰和再次血管重建的发生率。结果 130例患者完成随访12个月,3例因家庭搬迁或电话更改而失访。12个月心功能恢复率77.7%(101/130),心绞痛缓解率83.1%(108/130),12个月内无死亡病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心衰15例,再次血管重建6例。结论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地市级医院推广应用。
周卓东唐秀革谭宏儒花冠杰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支架植入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