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赖雅琴

作品数:1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道家
  • 1篇道家文化
  • 1篇地狱
  • 1篇新华日报
  • 1篇虚静
  • 1篇隐喻
  • 1篇语境
  • 1篇造化
  • 1篇战时
  • 1篇日报
  • 1篇沈从文创作
  • 1篇史铁生小说
  • 1篇颓废
  • 1篇主题
  • 1篇主题思想
  • 1篇主义
  • 1篇王琦瑶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影响
  • 1篇文化语境

机构

  • 7篇西南大学

作者

  • 7篇赖雅琴
  • 1篇赵芬
  • 1篇张武军

传媒

  • 1篇萍乡高等专科...
  • 1篇吉林广播电视...
  • 1篇群文天地
  • 1篇常州工学院学...
  • 1篇凯里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疾病隐喻——论史铁生小说的“残疾”书写被引量:1
2012年
残疾是史铁生小说一个无法绕过的主题。他将残疾比喻为一种局限,并将很多疾病的致病因素指向文革。作者内心荒凉的碎片化作絮絮叨叨的残疾书写。"残疾"在史铁生文本中充满隐喻意味,通过不断地书写以探寻个体精神上的解脱。史铁生为"残疾"开出了治疗之方,并试图建构残疾人世界是由爱和宽容构建的"天圆地方"的宇宙结构,将生命当作一个充满希望的过程,实现了集体和个人的残疾超越。
赖雅琴
关键词:残疾
神秘的书写:西方哥特小说与中国新时期的魔幻写作被引量:1
2011年
西方哥特小说与中国新时期的魔幻写作虽然产生于不同的地域和时代,但它们在作品中都渗入了许多神秘因子,而且以感觉、氛围、想象和意象等方面来表现作品的神秘意蕴,在这点上它们是有着相似之处的。但由于哥特小说更多的是为反理性而神秘,因此比起中国的魔幻写作来,便少了一些传统文化的根基。
赵芬赖雅琴
关键词:哥特小说
道家文化影响下的沈从文创作——从尚“三”特征说起
2012年
沈从文创作中喜欢用"三"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道家的宇宙模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从尚"三"特征出发,探讨沈从文创作的影响,本文考察道家文化从而进一步挖掘沈从文丰富的文化内涵。
赖雅琴
关键词:道家文化虚静
论《野草》中佛教语词的运用——以《失掉的好地狱》为例
2012年
《野草》当中佛教语词的运用,呈现了一个别样的审美世界。纵观《野草》24篇(包括《题辞》),《失掉的好地狱》是佛教语词运用最多的一篇。它呈现出那一时期鲁迅先生复杂的"心造的地狱"世界,神、魔、人隐喻鲁迅精神世界不同的意识。借"地狱"这一佛教意象来表现客观现实对主观意识的影响。历史现实与精神世界使得在鲁迅"心造的地狱"之上开出的曼陀罗花有其丰富的内涵。这些佛教隐喻形象本身构成了一个超越喻体而独立的审美世界。
赖雅琴
关键词:佛教地狱魔鬼曼陀罗花
消费主义的造化——《长恨歌》中叹王琦瑶被引量:1
2012年
渺如烟海的作品中,女性历来是政治的或男人的牺牲品。王琦瑶40年的繁华梦,便是一部《长恨歌》。王安忆的《长恨歌》与白居易的《长恨歌》,相隔1000多年,红颜多薄命却依然难逃男权主义悲剧的诅咒。时移势易,王琦瑶的悲剧还是消费主义的造化的产物。
赖雅琴
关键词:《长恨歌》消费主义王琦瑶造化男权主义牺牲品
抗战历史文化语境下的郭沫若与《新华日报》
游刃有余于政治与文艺两条战线之间,肩负着政治家和文艺家双重社会形象,始终一副弄潮儿的姿态试图借文艺实现个人理想,这就是中国现代文人一个复杂的存在——郭沫若。他是中国现代文人中第一个被中共大张旗鼓祝寿的作家,也是第一个作家...
赖雅琴
关键词:《新华日报》抗战时期历史背景主题思想
文献传递
是积极的浪漫还是唯美的颓废——对作为主义的郭沫若早期创作的重新考察
<正>中国新文学发生初期,郭沫若及其以他为核心的创造社明确打出'为艺术而艺术'的旗帜,公开与当时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的艺术'叫板。后来的文学史和研究界也把这两大口号的争锋定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争,作为五四时期浪漫主义代...
张武军赖雅琴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