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胰腺
  • 8篇胰腺炎
  • 8篇腺炎
  • 6篇手术
  • 6篇术后
  • 6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5篇坏死
  • 4篇外科
  • 4篇内毒
  • 4篇内毒素
  • 3篇毒素血症
  • 3篇血小板
  • 3篇血小板活化
  • 3篇血小板活化因...
  • 3篇血症
  • 3篇切除术后
  • 3篇内毒素血症
  • 3篇坏死性
  • 3篇坏死性胰腺炎

机构

  • 10篇大连医科大学...
  • 6篇大连医学院
  • 5篇大连医科大学
  • 4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22篇赵尚达
  • 6篇徐英夫
  • 5篇冯秉安
  • 4篇杨兴无
  • 4篇杨春明
  • 4篇许宝华
  • 4篇田晓峰
  • 4篇杨春明
  • 3篇柳勤龙
  • 3篇赵海东
  • 2篇孙海军
  • 2篇刘岩
  • 1篇于翕珊
  • 1篇杨春明
  • 1篇谢丰培
  • 1篇郑连杰
  • 1篇张帆
  • 1篇刘岩
  • 1篇孙海军
  • 1篇张利志

传媒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医师进修杂志
  • 2篇大连医学院学...
  • 2篇医师进修杂志...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国外医学(外...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医刊
  • 1篇遵义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3篇198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68例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治疗体会
2004年
我科1990年1月-2004年1月共收治168例患者,均符合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诊断标准。现就其发病机制、手术时机和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男63例,女105例,年龄31~82岁,平均年龄61岁。初次发病54例,再次或多次发病114例。10年前有胆囊切除史21例,有一次以上胆总管切除取石者12例。并有高血压15例,肝硬化6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3例。术前病人均有上腹疼痛、黄疸,但程度轻重不一。体温高于39℃59例,低于36℃16例。伴有低血压35例(21%),神志改变9例(5%),合并胆源性胰腺炎9例(5%),脉搏>120次,分84例(50%),白细胞>20.0×109/L87例(52%),<10.0×109/L17例(10%)。所有患者均经B超或彩超或CT检查,124例显示胆总管结石。发病至入院时间2-
刘岩唐斌杨兴无赵尚达冯秉安
关键词:胆管炎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时机胆囊切除
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对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大鼠内毒素血症的防治作用被引量:6
1997年
目的:观察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对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AHNP)大鼠内毒素血症的防治作用。方法:1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急性胰腺炎组(AP组):采用去氧胆酸钠逆行胰管内注射法复制;治疗组(BN组):制备模型后经腹腔注射PAF特异性受体拮抗剂BN52021(5mg/kg);假手术组(SO组):开腹后仅轻轻翻动胰腺即关腹。结果:BN组与AP组比较,1小时后血清淀粉酶值明显下降〔(14970±2500)U/L,(16170±2380)U/L,P<0.05〕,6小时和12小时后更为明显(P均<0.01);血中PAF含量1小时后明显降低〔(2.20±0.25)μg/L与(1.10±0.21)μg/L,P<0.05〕,3小时后更为明显(P<0.01)。血浆内毒素含量BN组比AP组明显下降(P<0.01)。BN组术后大鼠平均存活时间为(45.0±25.1)小时,存活率为40%;AP组术后大鼠在24小时内全部死亡,平均存活时间为(11.5±4.8)小时,存活率为0(P均<0.01)。结论:PAF参与了AHNP的发病过程;应用PAF受体拮抗剂对实验性AHNP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许宝华赵尚达赵尚达
关键词:胰腺炎血小板活化因子内毒素
继发性胰腺感染的诊治(附6例报告)
1992年
继发性胰腺感染是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死亡率高,诊断困难,治疗棘手,是外科临床的疑难课题。本文报告近4年收治的6例,占同期急性胰腺炎134例的4.48%,占出血性胰腺炎15例的40%。全组6例在诊断后及时施行胰腺坏死组织清创和腹腔持续开放引流术,有的病例视病情需要反复清创。治疗结果3例死亡,占50%。本文对继发性胰腺感染的发病率、致病原因、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讨论。
杨春明赵尚达冯秉安李纪仑田晓峰
关键词:继发性胰腺感染生长抑素胰腺炎
胃癌患者血清中雌二醇含量测定及其意义
1991年
本文采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法检测分析了25例胃癌、11例健康人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结果表明:胃癌患者血清中雌二醇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并发现雌二醇的减少与胃癌的浸润型有关,而与病理分型无关。本文提出雌激素治疗作为浸润型胃癌根治切除术的辅助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阳赵尚达杨春明
关键词:雌激素雌二醇胃肿瘤
腹膜后神经源性巨大肿瘤的临床诊疗分析
2009年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了解腹膜后神经源性巨大肿瘤的临床诊治状况,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对22例巨大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病例行临床分析。结果腹膜后肿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5例,1例仅做部分切除。肿瘤均以脊柱旁为主体,呈囊实性,有包膜,表面光滑,血管丰富,界清,包膜表面可与周围组织粘连。病理结果诊为神经鞘瘤19例,神经纤维瘤2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术后随访2~5年,全切除病例仅复发1例。结论来源于椎管的腹膜后肿瘤发病率低,术前明确诊断困难,绝大部分为良性,恶性少见,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术前诊断、术前准备及手术处理原则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赵海东赵尚达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神经纤维瘤
胃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附440例分析)
1990年
本文440例胃部分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22例(5.0%)。早期并发症有胃出血、吻合口梗阻、吻合口瘘、胃管拨出困难、粘连性高位肠梗阻、腹腔感染及肺炎。远期并发症有吻合口溃疡及残胃炎。作者对各种并发症提出一些防治措施:术后胃出血,重在术中预防,若发生,先非手术处理,必要时中转手术止血;术后证实为碱性反流性残胃炎,把原BillrothⅡ式吻合改为Roux—en—y式,并加作迷走神经切断。
王庆林杨伟明陆金芳于翕珊赵尚达
关键词:胃切除并发症
胃泌素瘤引起Z—E综合征一例报道
1989年
国内关于胃沁素瘤的报道很少,现将我们最近遇到经电镜证实的一例报道如下:女性,31岁,病史二年,曾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行胃切除胃肠吻合手术一次,吻合口溃疡穿孔修补术二次,术后症状复发而第四次手术。
谢丰培张众杨春明徐英夫赵尚达
关键词:胃泌素瘤吻合口溃疡胃肠吻合空肠吻合术后症状银染色
石楠藤提取物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作者报道中药石楠藤提取物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①假手术组(SO组);②AHNP组(AP组),该组动物在AHNP诱发后,不做特殊治疗;③石楠藤提取物治疗组(SN组)。该组动物在AHNP诱发后10分钟经腹腔内注射石楠藤提取物(1%石楠藤提取物5ml/kg体重)。结果表明:SN组血清淀粉酶值明显下降(SN组16130±5030U/L6h、19290±5380U/L12hvsAP组23780±3960U/L、28470±4150U/L,P<0.01)。血中PAF含量明显降低(SN组1.3±0.30ng/ml1h、2.0±0.34ng/ml6h、2.1±0.32ng/ml12hvsAP组2.2±0.25ng/ml、6.1±0.42ng/ml、10.1±0.53ng/ml,p<0.01)。血浆内毒素含量明显下降(SN组69.9±7.2EU/L、6h、91.1±8.4EU/L、12hvsAP组98.4±6.9EU/L、151.7±9.1EU/L,P<0.01)。石楠藤提取物治疗组术后平均存活时间明显长于AP组(SN组:43.5h,AP组11.5h,p<0?
许宝华赵尚达杨春明
关键词:胰腺炎血小板活化因子内毒素石楠藤
胃大部切除术后的威涅克脑病─附4例报道
1996年
我们对4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的威涅克脑病进行讨论。本组病例均有呕吐和长期禁食史,其中3例由于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使进食延迟。出现的症状有:嗜睡、情感淡漠、幻觉、定向力和时间判断力障碍、记忆力下降、易怒、昏睡和共济失调等。实验室检查及颅CT正常。所有病例对治疗反应良好。研究表明,威涅克脑病是可以治疗和预防的。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威涅克脑病的关键是熟悉和了解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
田晓峰张利志冯秉安赵尚达王峰雪刘晓勤
关键词:脑病胃切除并发症
乌司他丁对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临床应用研究
2009年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的保护作用,探讨临床预防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方法。方法对15例在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预防皮瓣坏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组)及未应用乌司他丁1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术后1、2、3d自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治疗组术后无一例发生皮瓣坏死,对照组有2例局部皮瓣延期愈合。结论乌司他丁能明显抑制多种蛋白酶活性,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的皮瓣存活有保护作用。
赵海东田晓峰赵尚达
关键词:外科皮瓣坏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