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陈国永

陈国永

作品数:14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脑室
  • 5篇出血
  • 4篇外伤
  • 3篇肾上腺
  • 3篇肾上腺素
  • 3篇疗效
  • 3篇颅脑
  • 3篇脑脊液
  • 3篇脑室冲洗
  • 3篇脑室出血
  • 3篇脑损伤
  • 2篇亚低温
  • 2篇引流
  • 2篇瞳孔
  • 2篇外伤性
  • 2篇疗效分析
  • 2篇裂伤
  • 2篇颅脑损伤
  • 2篇脑挫裂
  • 2篇脑挫裂伤

机构

  • 13篇东莞市太平人...
  • 2篇暨南大学

作者

  • 14篇陈国永
  • 10篇陈学华
  • 9篇胡振华
  • 6篇潘志汉
  • 6篇吴润华
  • 5篇廖锵云
  • 5篇陆政平
  • 5篇罗晓阳
  • 5篇麦达昌
  • 3篇黄兴城
  • 3篇吴焕玲
  • 3篇安美荣
  • 2篇梁柱楼
  • 2篇胡伟康
  • 2篇冯伟文
  • 2篇塔拉
  • 1篇吴润华
  • 1篇陈学华
  • 1篇陈国永
  • 1篇胡伟康

传媒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广西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上腺素脑室冲洗对脑室出血时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运用肾上腺素进行脑室冲洗,以探讨其对脑室出血时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测定74例脑室出血患者运用保守、侧脑室引流、肾上腺素脑室冲洗方法后的血压、心率指标和引流脑脊液量。结果保守治疗组高颅内压引起血压升高、心率下降,侧脑室引流后血压下降、心率升高;侧脑室肾上腺素冲洗后出现血压、心率同时下降。结论侧脑室引流可以控制颅内压,逆转其心血管的反应;肾上腺盐水脑室冲洗可引起血压、心率下降,并能减少脑脊液的分泌。
黄兴城罗晓阳吴润华安美荣陈学华陈国永梁柱楼
关键词:脑室出血肾上腺素心率
成人外伤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发生成人外伤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8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年龄、性别、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脑疝等相关因素与外伤性脑梗塞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35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和80例同期住院未发生脑梗塞的颅脑外伤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体积(MPV)、压积(PCT)、分布宽度(PDW)进行比较。结果年龄、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脑疝等因素与外伤性脑梗塞关系密切(P<0.05)。成人外伤性脑梗塞患者的MPV、PC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LT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年龄、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脑疝是颅脑损伤并发外伤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血小板在外伤性脑梗塞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检测PLT、MPV、PDW、PCT对于外伤性脑梗塞的防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麦达昌胡振华陈国永潘志汉陆政平廖锵云陈学华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梗塞
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太平人民医院收治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46例,将这些病例分成两组,即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13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78.26%。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使用亚低温治疗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吴润华吴润华陈学华陈学华陈国永
关键词:亚低温弥漫性轴索损伤
亚低温冬眠疗法治疗重度脑挫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冬眠疗法对重度脑挫伤病人的脑保护机理及临床疗效。方法46例重度脑挫伤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亚低温冬眠治疗组和常温治疗组。其中亚低温冬眠组22例,入院后4 ̄12h内行亚低温冬眠治疗,输液泵持续静脉点滴冬眠合剂,将肛温控制在32 ̄35℃,亚低温冬眠治疗4 ̄7d,同时检测颈动脉和颈静脉血气、电解质变化、血糖及生命体征等指标。常温组24例除未行亚低温冬眠治疗外,其余综合治疗及监测方法同亚低温冬眠组。两组病人均于伤后3个月根据GOS预后评分判定疗效。结果与常温组比较,亚低温冬眠治疗组脑氧耗明显降低,高血糖情况显著下降,生命体征及电解质等无明显差异,无严重并发症,死残率明显降低,预后显著改善。结论亚低温冬眠疗法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临床应用于重度脑挫伤救治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
麦达昌潘志汉吴焕玲陆政平胡振华陈国永廖锵云陈学华
关键词:重度脑挫伤冬眠疗法亚低温疗法血气分析
脑室出血45例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45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治疗方法,比较不同方法治疗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分析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和缺点。结果 45例患者均经过我院明确诊断,其中23例患者采用微创治疗,16例患者采用脑室外引流手术治疗,6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患者治愈23例,好转13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6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三组患者比较,保守治疗组患者缺损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室出血患者病情变化快,患者病死率高,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法,以降低患者病死率。
陈国永
关键词: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微创治疗保守治疗疗效分析
幕上脑挫裂伤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的相关因素探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幕上脑挫裂伤或以脑挫裂伤为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最佳时机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1年以来62例首诊以幕上脑挫裂伤或以脑挫裂伤为主的患者,以观察过程中的GCS计分、瞳孔变化、CT显示的脑室及基底池变化为指标,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与预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观察后,复查CT发现继发颅内血肿、或原有血肿增大、或迟发脑挫裂伤,致脑室及基底池变小或消失62例、GCS评分下降55例、瞳孔异常变化26例,均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治疗结果,按GOS评分,良好中残45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9例。结论以GCS计分下降、瞳孔出现异常、CT显示的脑室及基底池变小或消失的三项指标,可作为进行立即手术的必要时机及手术治疗决策的指标。
麦达昌罗晓阳潘志汉陆政平胡振华陈国永廖锵云
关键词:手术时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瞳孔脑室基底池
肾上腺素脑室冲洗对脑室出血时脑脊液循环的影响
2010年
目的通过运用肾上腺素进行脑室冲洗,以探讨其对脑室出血时脑脊液循环的影响。方法测定74例脑室出血运用保守、侧脑室引流、肾上腺素脑室冲洗方法后的血压、心率指标和引流脑脊液量。结果保守治疗组高颅内压引起血压升高、心率下降,侧脑室引流后血压下降、心率升高;侧脑室肾上腺素冲洗后出现脑脊液引流量下降。结论侧脑室引流可以控制颅内压,逆转其心血管的反应;肾上腺盐水脑室冲洗可减少出血和脑脊液的分泌。
黄兴城罗晓阳吴润华安美荣陈学华陈国永
关键词:脑室出血肾上腺素脑脊液
肾上腺素脑室冲洗对自发性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
2011年
目的运用肾上腺素进行脑室冲洗,探讨其对自发性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测定74例脑室出血患者运用保守、侧脑室引流、肾上腺素脑室冲洗方法后的引流脑脊液量和颅内压。结果肾上腺素脑室冲洗后出现脑脊液引流量下降,颅内压无明显变化。结论肾上腺盐水脑室冲洗不影响颅内压,并通过减少再出血和脑脊液的分泌达到治疗效果。
黄兴城吴润华罗晓阳陈学华陈国永安美荣
关键词:自发性脑室出血肾上腺素脑脊液引流颅内压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40例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患者先行保守治疗,其中中转开颅手术9例;直接行急诊开颅手术治疗13例。分析比较两者病死率差异及随访GOS评分情况。结果保守治疗转手术治疗9例中,死亡4例(44.4%);直接手术治疗13例中,死亡4例(30.8%),两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5,P〉0.05)。术后半年GOS评分:良好19例(47.5%),中残9例(22.5%),重残及植物生存4例(10.0%)。结论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病情复杂,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可适当扩大手术适应范围,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预后。
陈国永
关键词:脑损伤额叶
脑外伤后迟发性脑梗塞患者急性期纤溶状态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初步探讨脑外伤后迟发性脑梗塞患者急性期血浆及脑脊液凝血纤溶状态变化,为临床脑外伤后迟发性脑梗塞提供诊治依据。方法脑外伤后迟发性脑梗塞患者72例,采集血浆,同时采集脑脊液,测定脑脊液及血浆部分凝血纤溶指标,并与171例脑外伤后无脑梗塞患者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脑外伤后迟发性脑梗塞组(实验组)脑脊液及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二聚体(D-D)含量明显高于非脑梗塞组(对照组)(P<0.01)而纤溶酶原(PLG)活性明显下降(P<0.01)。结论脑外伤后迟发性脑梗塞患者急性期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活性增高。
罗晓阳陈学华潘志汉陈国永胡振华
关键词:脑外伤脑梗塞纤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