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明海

作品数:22 被引量:157H指数:8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生物学
  • 5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多毛类
  • 7篇生态
  • 3篇底栖生物
  • 3篇海岸
  • 3篇红树
  • 3篇红树林
  • 2篇底栖动物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生态系统
  • 2篇台湾海峡
  • 2篇文昌鱼
  • 2篇海岸带
  • 2篇海洋环境
  • 2篇福建海洋
  • 2篇潮间带
  • 1篇大型动物
  • 1篇敌害
  • 1篇底栖生物群落
  • 1篇底质
  • 1篇动物

机构

  • 2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22篇何明海
  • 5篇吴启泉
  • 5篇周秋麟
  • 5篇郑凤武
  • 4篇蔡尔西
  • 4篇李荣冠
  • 4篇江锦祥
  • 3篇徐惠州
  • 2篇林双淡
  • 2篇郭水伙
  • 2篇张士三
  • 2篇黄心光
  • 1篇黄敏芬
  • 1篇鲁琳
  • 1篇李复雪
  • 1篇洪万树

传媒

  • 7篇台湾海峡
  • 4篇海洋与海岸带...
  • 2篇海洋通报
  • 2篇福建水产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环境导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7篇1991
  • 3篇1990
  • 2篇1989
  • 3篇1988
  • 1篇1987
  • 2篇198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台湾海峡多毛粪哈特曼科一新种被引量:3
1986年
1984年4月—1985年2月,我们在台湾海峡进行底栖生物调查时,采集到罕见的哈特曼科一新种,共获标本8个,分布水深5—74m。现描述如下: 福建哈特曼(新种)Hartmaniellia fujianensis sp.nov. (图1—14) (一)模式标本正模(标本号H9A-1),1985年1月31日采于台湾海峡中部,水深10m、底质软泥;副模(标本号H81A-1),1984年5月12日采于台湾海峡北部,水深17m,底质泥沙。以上标本均存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何明海吴启泉
关键词:标本水深水文要素台湾海峡
南海珊瑚礁的保护及管理
1991年
何明海
关键词:资源保护渔业资源经济开发
利用底栖生物监测与评价海洋环境质量被引量:34
1989年
在海洋环境监测及对其质量的评价中,生物学指标是必不可少的。底栖生物活动性小、地区性强,回避污染的能力远不及浮游生物和游泳动物,可以较好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在海洋污染生物监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监测的内容,包括指示生物、群落结构,生物测试、毒物分析等问题及海洋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问题进行简要介绍,并对今后生物学指标研究提出了看法。
何明海
关键词:海洋监测底栖生物海洋环境
关于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的问题
1989年
一、海洋自然保护区及其意义海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海洋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对不同地带具有代表性或某类特有的海洋生态系统,珍稀或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动、植物物种的主要生存繁殖地,以及自然历史遗迹和重要风景名胜等,划出界限,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特殊保护的区域。海洋自然保护区除海域和滩涂外,还涉及到海岸、海岛和沿海沼泽。海洋自然保护区是海洋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何明海周秋麟
关键词:海洋自然保护区生存繁殖海岸带植物物种风景名胜海洋生态系统
台湾海峡西部及台湾浅滩附近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7
1994年
根据1984~1985年台湾海峡底栖生物4次调查资料,研究了该海峡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文中使用了聚类分析方法和群落结构指数,把调查海域分为7个群落分布区,讨论了各群落的分布、结构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首次报道在台湾海峡南部大面积深水区发现短刀偏文昌鱼为代表的底栖生物群落,为资源开发和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吴启泉江锦祥徐惠州蔡尔西林双淡郑凤武李荣冠何明海黄心光
关键词:台湾海峡底栖生物多毛纲
东山湾潮间带多毛类生态初步研究被引量:4
1990年
根据1988年7月和11月东山湾潮间带4个断面获得的多毛类样品,研究了多毛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与底质的关系等生态特点。共鉴定多毛类91种,以暖水性广盐种占优势;平均生物量力2.54g/m^2,平均栖息密度为30个/m^2;多毛类种类和数量的分布很不均匀,底质是影响多毛类生态特征的重要环境因素。
何明海
关键词:潮间带多毛类生态特点
红树林生态系的能量流动
1992年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滩上特有的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生态系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类型。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进行红树林生态系能量流动的研究,无论对生态学还是对渔业生产或红树林的保护,在理论和实际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能量流动方式——食物链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没有能量的流动与转化,就没有生态系。在红树林生态系中,能量流动是通过各种生物之间食物和营养关系的食物链来实现的。下面以日本琉球群岛南端的西表岛红树林生态系能量流动为例。
何明海
关键词:红树林
菲律宾蛤仔敌害及防除被引量:1
1986年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inarum,俗称花蛤、蛤仔,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也是福建四大养殖贝类之一。菲律宾蛤仔(以下称蛤仔)的人工养殖,具有投资少,收益大的特点,很受群众欢迎。由于蛤仔常常受到各种敌害的侵袭,严重影响其养殖业的发展。因此,要使蛤仔增产,必须做好敌害防除工作。
何明海洪万树李复雪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防除花蛤养殖业贝类
厦门西港底栖生物的生态被引量:21
1988年
本文根据1980年11月和1981年2,5,8月在厦门西港调查的底栖生物资料,研究了本区底栖生物的生态特点。结果表明,本区底栖生物333种,主要由多毛类、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组成;其平均生物量46.53g/m^2;平均栖息密度699个/m^2,这两者分布很不均匀,季节变化明显;环境质量和水动力是影响本区底栖生物分布的主要因子。
何明海蔡尔西吴启泉江锦祥林双淡徐惠州刘泉顺郑凤武李荣冠
关键词:底栖生物水生生物软体动物多毛类栖息密度
湄洲湾多毛类的生态调查被引量:4
1991年
本文根据1988—1989年在福建湄洲湾调查的资料,研究了该湾多毛类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点。结果,共鉴定多毛类73种,以暖水性种类占优势;平均栖息密度为57个/m^2,平均生物量为3.35克/m^1;数量分布不均匀,与底质环境密切相关。
何明海
关键词:多毛类生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