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
- 作品数:12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丙酮酸在幼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2
- 2000年
- 目的 观察丙酮酸对急性阻塞性肠缺血再灌注 (I/R)的影响。方法 5 0只Wistar大鼠(幼龄 40只和成年 10只 )分为 5组 :手术对照组、缺血组、再灌注组、丙酮酸组、成年动物再灌注组。在 6 0min缺血和 12 0min再灌注后 ,进行生化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缺血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值和肠粘膜损害较手术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 ,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活性无明显变化 ;再灌注组血清ALT值明显升高 ,SOD活性明显减低 ,肠粘膜评分为 3.95± 0 .6 9,与手术对照组和缺血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丙酮酸组ALT值、SOD活性和肠粘膜评分与再灌注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1) ;幼龄再灌注组ALT值和肠粘膜评分均明显高于成年动物再灌注组 (P <0 .0 5 )。结论 幼鼠肠缺血可以引起肠粘膜和肝脏功能损伤 ,再灌注则加重这种损伤并导致肠、肝、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其机制与再灌注时氧自由基大量产生有关。丙酮酸可以减轻再灌注损伤 ;在相同条件下 ,幼龄动物比成年动物对肠I/R更为敏感。
- 韩鑫肖福大于明
- 关键词: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丙酮酸
- 肌电图在小儿排便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7年
- 肌电图在小儿排便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小儿外科(110003)于明排便控制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的生物调节过程,包括感觉与运动神经功能、肛门内外括约肌控制、直肠肛管角、直肠容量和顺应性等,且受心理、社会及环境等许多因素影响。...
- 于明
- 关键词:排便功能障碍肌电图儿童
- 新生猪仔肠缺血再灌注所致细菌移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了解新生儿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猪仔非阻塞性肠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程度缺血再灌注所致肠道细菌移位及肠粘膜上皮损伤情况。结果对照组无细菌移位;中度缺血仅有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中度缺血再灌注、重度缺血、重度缺血再灌注均导致肠系膜淋巴结、外周血、肝、脾细菌移位。缺血再灌注组细菌移位数明显高于仅有缺血组(P<0.01),重度缺血再灌注可见肠粘膜上皮损伤。结论新生猪仔肠缺血再灌注可引起细菌移位及肠粘膜损伤,其严重程度与缺血严重程度及有无再灌注有关。这一病理改变应引起临床重视。
- 于明李正
- 关键词:再灌注肠缺血动物模型
- 小儿脑瘤中CD_(44)基因mRNA内含子9的潴留初探
- 2001年
- 目的 探讨CD4 4基因mRNA中内含子 9在小儿脑瘤中的潴留情况及其肿瘤学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选择性方法提取标本RNA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18例小儿恶性脑膜瘤 ,16例脑癌旁组织标本及脑胶质瘤 7例中CD4 4基因mRNA内含子 9的潴留情况。结果 18例恶性脑膜瘤中有 16例CD4 4内含子 9含量高 ,其中 10例表达明显 (88.9% ) ;16例脑癌旁组织只有 1例内含子潴留 ,15例无潴留现象 (6 .2 5 % ) ;脑胶质瘤 7例有 5例CD4 4基因mRNA内含子 9表达阳性 (71.4% )。恶性脑瘤中含量高于脑癌旁组织 (P <0 .0 1) ,内含子 9的潴留与小儿恶性脑瘤的组织学类型无明显关系。结论 小儿恶性脑瘤组织中存在内含子 9的潴留现象 ,而脑癌旁组织基本无潴留现象。CD4 4基因mRNA中内含子
- 高红张志波于明龚小玺
- 关键词:脑瘤CD44基因MRNA
- 小儿肝移植进展
- 1999年
- 于明
- 关键词:儿童肝移植手术时机术式手术适应证
- 幼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肠组织TNF-α和c-fos mRNA的表达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幼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不同时点肠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fos mRNA表达模式,探讨肠I/R的机制.方法:分离幼鼠肠系膜上动脉,制作动物模型,应用RT-PCR半定量法分析肠组织 TNF-α、c-fos 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肠组织内TNF-α mRNA缺血30 min显著升高(1.55±0.33 vs 1.07±0.08,P<0.05),再灌注30 min达峰值(3.05 ±0.11),再灌注后60,90 min逐渐下降;c-fos mRNA表达于缺血30 min后升高(0.95±0.13 vs 0.12±0.02,P<0.05),再灌注30 min达峰值 (1.53±0.11),再灌注后60 min迅速下降,再灌注后90 min达基线水平.结论:幼鼠肠I/R损伤介导肠组织内TNF-α和 c-fos mRNA的表达模式.c-fos mRNA表达伴随TNF-α mRNA表达,提示二者间可能存在关系.
- 李春艳张莹崔泽实卢瑶于明
- 关键词:C-FOS基因
- 黄芪在幼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下对免疫器官凋亡的作用及意义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黄芪在预防幼鼠肠缺血再灌注下 (ischemia/reperfusion ,I/R)免疫器官凋亡的发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在幼鼠肠I/R早期 ,电镜观察免疫器官的细胞凋亡 ,DNA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法检测Fas/Fas L蛋白的表达。结果 :黄芪在幼鼠肠I/R早期明显抑制脾、肠系膜淋巴结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凋亡。在脾脏 ,明显下调巨噬细胞Fas蛋白的表达 ;在淋巴结 ,明显下调巨噬细胞Fas L蛋白的表达。结论 :黄芪注射液在幼鼠肠I/R早期 ,可能通过影响外周免疫器官Fas/Fas L蛋白表达 ,引发细胞凋亡减少 ,直接影响免疫功能。
- 张可仞李心元于明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凋亡
- 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与治疗
- 1998年
-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其发病率约为1/5000~1/2000。主要是由于消化道远端肠管肌间神经节细胞发育障碍导致肠管痉挛、肠蠕动消失,形成功能性肠梗阻。如不及时治疗,约有20%~30%的患儿在新生儿期发生小肠结肠炎,甚至死亡。男性较...
- 于明
-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病理
- 肛门直肠畸形的诊断与治疗
- 1998年
-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发病率居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之首位,约占新生儿1/5000~1/1500。其畸形类别繁多,病理改变复杂多变且常伴有其他系统畸形,因此治疗比较复杂。如对排便控制的生理解剖没有深入了解或手术适宜证及术式选择不当,可导致手术效果不佳,造成术后...
- 于明
- 关键词:肛门直肠畸形
- 小儿横纹肌肉瘤p16基因缺失及突变的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小儿横纹肌肉瘤 p16基因缺失及突变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控制模板DNA量的银染PCR SSCP技术检测 18例小儿横纹肌肉瘤手术切除标本中p16基因第 1外显子。结果 18例中有 7例发生纯合性缺失 ,其纯合缺失率为 38.8% (7/ 18) ;1例发生突变 ,缺失 ,突变率为44 .3%。结论 p16基因的纯合性缺失是 p16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 。
- 高红张志波李欣芳于明肖福大
-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聚合酶链反应P16基因缺失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