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
- 作品数:60 被引量:231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天文地球更多>>
- 从机会均等到质量提升——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展望
- 2014年
- 自2009年启动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项目以来,第一批29所数字校园实验校已进入攻坚阶段,形成了阶段性成果;第二批38所实验校已进入实施阶段,正在陆续启动;第三批33所实验校已完成初选工作。
- 李奕
- 关键词:数字校园
- 坚持以文育人 坚定文化自信
- 2023年
-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这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助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 李奕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开创新时代北京教育年鉴工作新局面
- 2018年
- 1990年至1996年,北京市成人教育局、北京市高等教育局、北京市教育局相继开始编纂《北京成人教育年鉴》《北京高等教育年鉴》和《北京市普通教育年鉴》。1996年北京市教委成立,决定将三本年鉴合并出版《北京教育年鉴》。1997年首卷《北京教育年鉴》出版,至2017年已经20年。
- 李奕
- 关键词:教育年鉴成人
- 确保生命健康·尊重成长需求——北京教育战“疫”供给体系调整的思考和策略被引量:1
- 2020年
- 北京教育系统立足疫情变化的复杂性和教育工作的特殊性,牢牢盯住孩子生命健康和成长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供给体系调整。在“初期联动磨合”阶段,主要采取前置问题诊断和分析研判、延期开学、双“特”战“疫”等策略;在“中期适应调整”阶段,主要采取混合式学习、长短周期结合、居家分散考试等策略。下一阶段将适应疫情发展变化调整供给体系,推动北京教育走向“需求吹哨,供给报到”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李奕
- 整合与应用: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被引量:2
- 2006年
- 首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程经历了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队伍建设等几个阶段,已走过若干年头。如何利用信息化的优势突破教育发展中的瓶颈,是我们当前思考最多的问题。北京市东城区是首都的核心城区,东城区教委在如何深入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 李奕
- 关键词:区域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发展区教委
-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被引量:5
- 2018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首都教育应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直面新首都规划展开带来的历史机遇,发挥对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的支撑和基础作用。要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推进首都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要坚持"五育并举",培养面向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坚持"立德树人",持续推进首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 李奕
- 关键词:首都教育五育并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教育立德树人
- 不动结构不足以产生足够的效益
- 2014年
-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到今天,不动结构是不足以产生足够效益的。窦老师这节课60分钟,不是拖堂,而是清华附小设置大小课时后带来的结构调整。这节课,教师把平板、经典的图片和音乐引进来,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混脸熟,更让学生在选择、使用的过程中,体验一个饱和的思维过程。真正优质的课程资源,不是写好的、专家编的,而是在课堂生成的。
- 李奕
- 关键词:课堂生成课程改革义务教育思维过程课程资源引进来
- 建立面向区域的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被引量:4
- 2007年
- 可能有这样一些现象:一个学校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非常多,但是这个学校的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率是100%,精神紧张和睡眠不足的比例也非常大……
- 李奕
- 关键词:教育质量评价发病率近视眼
- 建设北京数字学校 打造世界城市智慧学习新环境被引量:1
- 2013年
- 智慧北京——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 近年来,北京市在践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指引下、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恢弘目标下,把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首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措施,高度重视,优先发展。教育信息化为教育改革提供助力,为构建“智慧北京”提供支撑。
- 李奕
- 关键词:世界城市教育信息化信息化发展教育现代化
- 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动能——北京市教师走网带来的启示被引量:9
- 2019年
- 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动能是指在新时代背景下精准激活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质量,对教师队伍同新发展理念相匹配的素质能力做出反思、再塑和期望的一种综合能量。教师走网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有机结合,实现"育人水平提升"和"满意度巩固"的多维融合,对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动能培育而言是较为合适的选择。新型获得观构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配置观的认知和理解维度,主要体现在"重在育人"、"稳定预期"、"衍生需求"、"同等评价"等方面,是教师走网培育形成新动能并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走网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预期、需求和激励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李奕赵兴龙
-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