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娥
-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行为转变理论在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9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在改善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血糖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实施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干预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比较6个月后、12个月后病人的血糖控制知识、自我效能、行为能力及血糖情况。[结果]干预前后实验组病人血糖控制知识、自我效能、行为能力及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12个月后与对照组血糖控制知识、自我效能、行为能力及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对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钟伟荣曾任英林春梅王月娥
- 关键词:行为转变理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2例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06年
- 王月娥
- 关键词: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护理
- 看图对话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1年
- 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50),试验组实施以糖尿病看图对话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分别在教育前、教育后3个月、6个月采用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DSCS)以自评方式进行测量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实验组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的各项得分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
- 钟伟荣曾任英王月娥
- 关键词:看图对话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
- 早期强化空腹血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空腹血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T2DM)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8-01~2010-01收治的T2DM患者54例按空腹血糖浓度分为1组28例(FPG<10.0mmol/L)、2组12例(10.0mmol/L≤FPG<13.0mmol/L),3组14例(FPG≥13.0mmol/L)。结果:FINS、2h-INS均为1组>2组>3组。其中FINS除1组与2组差异有显著性外(P<0.01),其余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h-INS3组组差异显著(P<0.01)。HBCI在T2DM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空腹血糖浓度低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和释放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不同空腹血糖浓度的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随空腹血糖升高而显著下降。
- 李枢向薇王月娥吴培钿
- 关键词:空腹血糖Β细胞功能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引起急性尿潴留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 2008年
- 对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急性尿潴留患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COPD住院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与疾病、病理生理、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有关。运用恰当的护理措施可及时解除尿潴留,提示COPD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应引起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
- 苏惠清王月娥
- 关键词:慢阻肺护理
- 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降糖达标状况调查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了解门诊仅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降糖达标现状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我院门诊仅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的T2DM病例401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血糖、HbA1c值、血压、血脂、自我管理信息、治疗方案、合并症及慢性并发症等情况,评估HbA1c≤6.5%的达标现状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血糖控制现状调查显示HbA1c≤6.5%的达标率为17.5%;HbA1c>6.5%组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并发症的比率明显高于HbA1c≤6.5%组;36.9%患者血糖监测频率≥4次每月,13.7%患者HbA1c监测频率≥4次每年;患者控制饮食、规律运动的比例分别为74.6%、51.6%;大多数患者应用2种及以上降糖药物治疗。结论门诊仅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T2DM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低,血糖控制不良与糖尿病合并症、慢性并发症相关。
- 夏晓英吴伟琼王月娥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门诊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
-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11年
-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人们满足物质条件这一背景下,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也就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自身健康方面需求旺盛,糖尿病作为现代社会常见的疾病,已经成为了人们健康路上的绊脚石。本文中,笔者就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便增强人们对于糖尿病的了解和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
- 吴伟琼林占王月娥钟伟荣
-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