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晨
- 作品数:12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宜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宜兴市2015—2018年学校手足口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宜兴市学校手足口病疫情特征,为探讨学校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5—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中的宜兴市学校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或暴发疫情监测资料,描述其疫情特点、病原学结果,并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8年,宜兴市学校发生手足口病疫情339起(聚集性疫情335起、暴发疫情4起);319起疫情发生于托幼机构;280起疫情发生于5—6月和9—12月。城区与毗邻乡镇和外周乡镇比较,疫情起数(T=85.50,P=0.005)和发生频率(T=86.00,P=0.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学与托幼机构比较,疫情起数(t=8.447,P<0.001)和发生频率(t=8.634,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等级的托幼机构疫情起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25,P=0.002);不同类型的手足口病疫情在病例数(H=216.34,P<0.001)、持续时间(H=119.57,P<0.001)和进展速度(H=14.16,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份,引起手足口病疫情病原体的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宜兴市学校手足口病疫情以城区和托幼机构为高发地区和场所,偶数年疫情高于奇数年,应加强重点地区和场所疫情的防控工作。
- 蒋晨周建刚肖月周旭石平张华君
- 关键词: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
- 江苏省宜兴市水痘监测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及时掌握宜兴市水痘流行特征,为科学、有效防控水痘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内报告的宜兴市水痘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7年7月-2018年6月,宜兴市共发生1673例水痘病例,发病率154.42/10万,居传染病发病位次第2位;发病呈现6月和11-12月2个发病高峰,6月峰稍高;中部、东部乡镇/街道的整体发病率(218.72/10万)高于西部乡镇(41.4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26,P<0.001);而宜兴市中部、东部乡镇/街道15岁及以下人群的水痘疫苗整体接种率(63.68%)低于西部乡镇(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P=0.007)。水痘病例以未成年人群为主,占75.25%,该人群存在2个发病高峰:5~7岁主高峰和15~17岁次高峰;发病职业以学生最多(50.81%),其次为幼托儿童(22.47%);幼托儿童发病率高于学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71,P<0.001);水痘疫苗突破病例525例,占总病例的31.38%,突破病例的发病高峰为接种水痘疫苗后3~9年。结论宜兴市水痘发病处于较高水平,有明显的季节性,未成年人是水痘高发人群,学校、托幼机构是水痘高发场所。应继续加强水痘监测,积极调整水痘疫苗接种方案,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 蒋晨史丽敏张华君周建刚钱璐
- 关键词:水痘水痘疫苗流行病学
- 1起暴露于Omicron阳性聚丙烯塑料颗粒的聚集性新冠疫情分析
- 2023年
- 目的 为预防和控制新冠感染提供经验。方法 针对2022年4月14-21日某企业发生的新冠聚集性疫情进行专题流行病学调查和核酸检测,重点分析传播链和传播途径。结果 通过社区筛查,宜兴市发现了涉及25例由Omicron BA.2.2引起的1起新冠感染疫情。感染源可能是直接接触到检出Omicron阳性的聚丙烯塑料颗粒或吸入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进一步的传播是通过共餐、同居和/或接触被污染的物体或感染者而发生的。结论 本次疫情由来源于上海的检出Omicron阳性的聚丙烯塑料颗粒感染引起,传播迅速,聚集性明显。
- 张华君蒋晨唐真
- 关键词:聚集性疫情
- 宜兴市某高中学生童年创伤和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研究
- 2023年
- 目的研究宜兴市高中学生童年创伤和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性,为提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童年创伤问卷(CTQ)、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对某高中≥16岁学生进行调查,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学生童年创伤和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结果学生童年创伤4个维度的暴露率为5.2%~19.4%;情绪、行为问题6个维度的问题发生率为10.2%~27.4%;女生的情绪症状的问题发生率(13.4%)高于男生(7.0%);男生的同伴交往和亲社会行为问题发生率(32.5%和34.2%)均高于女生(20.3%和20.7%);家庭成员数<4学生的多动问题发生率(20.7%)高于家庭成员数≥4学生(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到情感忽视的学生出现同伴交往和亲社会行为问题的风险较高(OR=2.85、3.07),受到情感虐待的学生出现情绪症状、品行、多动和困难总分问题的风险较高(OR=5.04、2.82、4.87、7.71),受到躯体忽视的学生出现同伴交往问题的风险较高(OR=2.38)。结论情感虐待是情绪、行为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导致高中学生情绪、行为问题发生风险增加,可从政策、环境和教育等方面采取综合性预防和干预措施。
- 蒋晨杨亚明肖月蒋笛
- 关键词:心理行为高中学生情绪行为LOGISTIC回归分析
- 宜兴市一犬伤多人事件调查
- 2018年
- 目的分析宜兴市2016年4起一犬伤多人事件,为制定狂犬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宜兴市发生的4起一犬伤多人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肇事犬脑组织检测狂犬病病毒。结果 4起事件中共31例伤者,其中28例暴露后及时采取规范预防措施,6个月后随访均无异常;其他3例中死亡2例。在这3例中,1例因未接种疫苗在被咬伤后的第28天发生狂犬病死亡,另1例与该死亡患者被同一犬同时咬伤,但其在死者发病后作了狂犬免疫球蛋白注射和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8个月后随访无异常;另1例死亡患者为3月龄婴儿,被咬伤后第13天并发其他严重感染死亡。4起事件中采集2起肇事犬脑组织,经直接免疫荧光和RT-PCR检测均为狂犬病病毒阳性。结论暴露后及时规范免疫处置可有效预防狂犬病,今后应加强人类和动物狂犬病监测,加强狂犬病知识健康教育,采取多部门协作的犬只管理以保障人群生命安全。
- 肖月周建刚张华君蒋晨王笑辰朱武洋吴未辰闫江泓陶晓燕
-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
- 2013-2017年江苏省人间布鲁菌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了解江苏省人间布鲁菌病(布病)监测点疫情及重点职业人群布鲁菌感染情况,为制订布病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2013-2017年,根据《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方案》要求,在江苏省设立无锡宜兴市、淮安淮阴区两个布病监测点进行布病监测。收集2013-2017年宜兴市和淮阴区两个监测点的布病疫情资料(来源于江苏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集监测点内一般职业人群(健康体检者)和布病重点职业人群(从事牲畜交易,牲畜屠宰,皮毛、乳、肉加工者等)血液样本,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2013-2017年,江苏省宜兴市和淮阴区两个监测点共报告布病病例18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5例,男女性别比为2.6∶1.0;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5~64岁,占72.22%(13/18);发病时间集中在1-6月份,占94.44%(17/18);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77.78%(14/18);未发生布病聚集性疫情和爆发疫情。在两个监测点共调查一般职业人群17743例,血清学检测均为阴性,未发现布病感染者,且无布病相关体征、症状者。2013-2017年布病重点职业人群血清学检测阳性者共113例,总阳性率为7.83%(113/1444),各年份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t=6.463,P<0.05)。其中,宜兴市血清学检测106例,阳性率为11.79%(106/899);淮阴区7例,阳性率为1.28%(7/545),不同地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6,P<0.01)。从事牲畜交易,牲畜屠宰,皮毛、乳、肉加工的职业人群阳性率分别为5.10%(20/392)、9.74%(49/503)、8.01%(44/549),不同职业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8,P<0.05);且从事牲畜屠宰和皮毛、乳、肉加工职业人群的血清学检测阳性率高于从事牲畜交易的职业人群(P均<0.05)。结论江苏省布病监测点重点职业人群布病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从事牲畜屠宰和皮毛、乳、肉加工的职业人群更易受布鲁菌感染,仍需�
- 周伟忠张楠张华君蒋晨张红成
-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
- 宜兴市2014-2020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分析宜兴市2014—2020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2014—2020年宜兴市18个乡镇、街道不同地区、年龄和职业人群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数,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宜兴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发病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14—2020年发病高峰和次高峰集中于3—8月。男性平均发病率(59.24/10万)明显低于女性(64.8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P<0.01)。0~2岁、26~30岁、66~70岁人群发病数占比分别为11.57%、8.26%、7.51%。农民、工人、离退人员、散居儿童和学生人群发病数占比为86.53%。13起其他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均由诺如病毒引起,临床表现为呕吐(90.02%),恶心(64.71%),腹痛(57.80%),腹泻(49.87%),发热(27.62%)。其他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发生率男性(4.68%,219/4680)比女性(3.48%,172/494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3,P<0.01)。结论宜兴市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有季节性特征和性别差异,婴幼儿、学生和老年人是重点关注人群。
- 王莉杨亚明蒋晨张华君周建刚肖月
- 关键词: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病学特征聚集性疫情诺如病毒
- 2011-2016年宜兴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分析2011-2016年宜兴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促进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SPSS 22.0软件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1-2016年报告的宜兴市全部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随机选择手足口病病例采集其肛拭子和咽拭子样本进行手足口病相关病毒RT-PCR检测,确定感染病原体。结果2011-2016年宜兴市累计报告16 072例手足口病,平均年发病率为208.59/10万。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小于6周岁病例占总病例数的92.52%,其中1~4岁年龄段病例占总病例数的78.65%。历年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475例病原学结果显示Cox A16、EV71和其他人类肠道病毒均在病例中循环流行,不同年份优势毒株各不相同。女性EV71感染率高于男性。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季节性,具有性别、年龄差异,且发病率多年高居不下,进一步研究控制措施以保护易感人群仍是工作重点。
- 肖月丁超石平张华君蒋晨
- 关键词:流行病学病原学手足口病
- 宜兴市诺如病毒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分析2014-2017年宜兴市诺如病毒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诺如突发事件")的流行特征及传播途径,为科学防控提供线索及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历次诺如突发事件,并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4-2017年,宜兴市发生诺如突发事件6起,均由诺如病毒GⅡ型引起,2017年的3起诺如突发事件分别由GⅡ.12/GⅡ.3、GⅡ.17和GⅡ.P16/GⅡ.2引起。事件发生在冬春季节(12-4月),主要发生在学校(5/6);共造成233例病例,总罹患率6.52%(233/3 571)。病例的主要年龄段为5~<10岁(27.47%)和15~<20岁(41.20%)。病例的首要症状为呕吐;不同人群呕吐(P=0.017)、恶心(P<0.001)、腹痛(P=0.001)、腹泻(P<0.001)和发热(P<0.001)的发生率不同,上述症状在总病例中的发生率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819,P<0.001)。病例可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或比率升高,淋巴细胞计数和/或比率降低等血象改变。结论集体单位,特别是学校易发生诺如突发事件,应提高学校监测敏感性和传染病防控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 蒋晨周建刚杨亚明张华君邹国华肖月
- 关键词:诺如病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 2015-2020年宜兴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2015—2020年宜兴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15—2020年宜兴市手足口病病例数据,从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获取病原学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5—2020年宜兴市共发生手足口病病例11108例,年均发病率145.52/10万,其中重症病例6例;单次发病10147例,多次发病474例。发病时间集中于5—7月和10—12月,分别发病4804例(43.25%)和2974例(26.77%);发病年龄集中于1~5岁,共9197例,占82.80%;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共10399例,占93.62%;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1.44∶1,两者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3.474,P<0.01);城区及城郊5个乡镇/街道与外周13个乡镇/街道累积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31.201,P<0.01);不同年份(χ^(2)=365.569,P<0.01)、不同月份(χ^(2)=170.469,P<0.01)病原体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宜兴市手足口病集中于城区和城郊,需重点完善该地区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流行毒株正在发生改变,Cox A6将可能成为主要的流行毒株之一。
- 蒋晨周建刚周旭陆澜周云杰石平张华君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病原学重症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