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
-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SpineNav-01手术导航系统辅助脊柱椎弓根螺钉置入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比较计算机手术导航系统SpineNav-01辅助手术与传统X线透视辅助手术在辅助胸、腰骶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评价该手术导航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纳入33例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收集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按辅助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传统组,螺钉置入在X线透视辅助下完成;导航组,螺钉置入在基于术前三维CT数据的手术导航系统辅助下完成。术后三维CT评价两组螺钉的位置情况,比较两组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记录每枚螺钉置入时间、置钉相关并发症,导航组另记录注册时间。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以及螺钉节段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传统组共置入108枚螺钉,其中胸椎22枚,腰、骶椎86枚,准确率为73.1%(79/108),安全率为96.3%(104/108),出现神经相关并发症2例,1例接受翻修手术;导航组共置入108枚螺钉,其中胸椎30枚,腰、骶椎78枚,准确率为87.0%(94/108),安全率为100%(108/108),出现神经相关并发症1例。两组间螺钉置入准确率及安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组螺钉置入准确性及安全性优于传统组。传统组每枚螺钉置入时间为2~5 min,平均3.2 min;导航组每枚螺钉置入时间为1~4 min,平均2.2 min;导航组共注册25次,每次注册时间3~9 min,平均4.8 min。结论基于术前三维CT数据的SpineNav-01手术导航系统能显著提高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王泽孟德华费琴明李文生张键
-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手术导航
- 体外培养兔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成脂分化被引量:1
- 2014年
- 背景: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且在体外特定条件下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仍存在诸多困难与不足。目的:体外分离培养获得兔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对其形态学、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并鉴定其向成骨、成脂分化的潜能。方法:切取兔颈背区皮下脂肪,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兔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第4代兔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向成脂、成骨诱导分化后进行油红O染色、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其成脂、成骨分化潜能。结果与结论:兔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呈长梭形漩涡样贴壁生长,能稳定传代至第10代,增殖能力强;流式细胞仪检测可高表达CD29、CD90及CD44,而CD34和CD45表达较低;成脂诱导后的兔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油红O染色呈阳性;成骨诱导后的兔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以上结果显示实验成功分离培养出兔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获得的细胞生长稳定,增殖活跃,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抗原以及具有向成骨、成脂等多向分化的潜能,有望为骨组织工程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
- 李受珉吴子征王泽李智张键
- 关键词: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成骨分化表面标志物
- 兔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鉴定以及多向诱导分化研究
- 目的:建立体外分离培养获得兔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rabbit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rADSCs)的方法,并对其形态学、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并对其表面标志物进行鉴定...
- 李受珉吴子征王泽陈增淦费琴明张键
- 关键词: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成骨分化流式细胞仪
- 自锁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及其中长期随访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自锁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可行性及中长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4月接受前路椎间盘切除,新融合器植骨,处理至少3个节段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34例,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价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神经及颈椎功能恢复情况;X线评价各时点颈椎前凸角恢复、颈椎间隙高度恢复情况,并与术前相比较;三维CT评价术后6个月、12个月植骨融合情况;Odom评价体系评价术后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患者随访18~30个月,平均24.3个月。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N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点X线提示颈椎整体前凸角、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改善(P〈0.05),且随访期间维持良好。术后6个月CT显示确切融合率为62.4%,总融合率85.1%;术后12个月确切融合率为93.1%,总融合率100%。优良率为88.2%(30/34)。结论:颈椎自锁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可应用于多节段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能有效维持颈椎大范围减压后的整体曲度及椎间隙高度,保证植骨融合的成功,临床疗效满意。
- 王泽徐沁同孟德华费琴明张键
- 关键词:椎间融合器颈椎病
- 下肢肌间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的诊断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临床表现为下肢肌肉内孤立性病变的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诊断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临床表现为左下肢关节外孤立性病变的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左下肢进行性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血液、生化、免疫检查等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超声及血流多普勒检查示左侧大腿根部实性占位,内部血流信号丰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示左大腿根部实性占位,下肢磁共振检查示肌间肉瘤病灶,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示局部氟化脱氧葡萄糖异常浓聚。手术行包膜外正常组织内完整切除肿块,术后病理检查结合术中病灶生长方式明确为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结论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可以表现为肢端孤立的关节外占位性病变,影像学检查极易因其特殊的生长方式及内部结构而倾向于恶性结果,完整的手术切除及病理学检查可以对该类病变进行治疗并明确病因。
- 王泽孟德华徐沁同张键
- 关键词:巨细胞瘤
- 同种异体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复合β-磷酸三钙支架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以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陶瓷为支架材料复合兔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rabbit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rADSCs)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体外培养的rADSCs接种于β-TCP支架上,构建rADSCs/β-TCP骨组织工程复合体,并进行体外培养。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双侧桡骨中下段造成2cm长度的节段性骨缺损模型,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空白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B组:单β-TCP人工骨对照组;C组:rADSCs/β-TCP复合体实验组。在手术后2周、4周、6周和8周时进行X线检查,然后每组各选2只兔处死后取出标本,对标本进行大体观察以及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骨修复情况,并观察是否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结果 rADSCs在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具有成骨细胞分化潜能,复合β-TCP后对其生长分化无影响。X线检查结果发现,A组有稍多的骨组织形成,未见髓腔及正常骨影像学表现;B组虽然骨连接性基本恢复,但骨髓腔尚未完全再通;C组骨连接性完全恢复,骨缺损基本修复,骨髓腔再通。术后4周,C组可观察到骨缺损周围开始形成新生骨,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新生骨量逐渐增多。术后6周,材料逐渐降解,材料孔隙内有新生骨长入。术后8周,C组材料降解明显,材料孔隙基本消失,髓腔已基本再通;B组部分骨髓腔再通,而A组未发现骨髓腔再通。新生骨组织面积比较,各时间点C组的面积最大,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检测未见免疫排斥现象。结论 rADSCs在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具有成骨细胞分化潜能。ADSCs有望成为理想的修复骨缺损、促进骨折愈合的组织工程骨所需要的种子细胞,为大段骨缺损组织工程的修复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案,为临床治疗大段骨缺损提供新的方法。
- 吴子征李受珉王泽李智张键
- 关键词: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大段骨缺损Β-磷酸三钙